昨日為淡水線停駛30周年,事實上真正的最後列車是在7月16日才開出的,
可以說台北捷運淡水線帶動了台鐵捷運化的發展,雖說淡水線改為不同系統,
但台鐵也受到北捷影響很多,例如從700開始的區間車座位內裝很多都參考北捷,
唯一的台鐵瘤問題就是雖增加車站,但班次仍然不構密集,實際上捷運化只做半套。
如果真的要跟捷運差不多的班次密集度,板上大家討論很多了,主要就是閉塞區間長度
要縮短,還有就是控制行車更有效率,搭過捷運就知道,捷運離站就馬上開始加速,也因
為多數都是電腦自動控制,減少過早減速低速滑行浪費的時間,以台鐵目前都有atp設備
了,有條件可以引進ato了嗎?
透過atp感應子提供速限、與前車距離、與下一站距離等訊息給
列車,這樣列車就有自動控制速度的依據,頂多想辦法增設控制馬達出力速度的東西,這
樣應該就能達到ato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