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基隆喜迎輕軌
看樣子準備向台東看齊了
台鐵新車要進來了,看樣子基隆是看的到吃不到了。對於便當局來說可以把空間拿去增發
東部
鐵路局能增發東部爽
政客能有業績爽
民眾 喔...幹 我要捷運結果給我輕軌,還要收回原本鐵路
讓路輕軌!台鐵火車確定不進基隆站 基隆人炸鍋了
「台鐵未來不進入基隆服務,基隆端改由輕軌為主要軌道工具」,基隆港務分公司的一紙
招商新聞稿,披露火車不進基隆站,讓許多往來基隆和台北的通勤族聽了都跳腳,憂心以
後無法一車到站,轉乘要花更多時間,想投奔搭客運,或乾脆自己開車算了。
轉乘更花時間 通勤族:乾脆開車、搭客運
據了解,由於交通部將基隆視為台北都會區的一環,基隆輕軌屬於城際之間的交通問題,
不會再用傳統鐵路去做城市之間的運輸,加上基隆輕軌八堵到基隆路廊,路線條件只能允
許一種運具,輕軌完工後火車不會再進入基隆,施工期間交通黑暗期將另採配套疏運。
交通部鐵道局表示,基隆輕軌綜合規畫報告預計9月報交通部,最終路線方案仍在做最後
確認。
2017年3月17日,總統蔡英文到基隆視察,宣布將在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納入
南港至基隆輕軌計畫,政府將投資80餘億元,引進最新的Tram Train系統,串接南港展覽
館與基隆車站,未來這條輕軌將銜接捷運板南線與文湖線,更可銜接南港轉運站。
三年來,「基隆輕軌」每逢選舉就被提出來攻防,在議會更是施政報告、總質詢重頭戲,
但每次市府報告大同小異,進展到哪裡?有何影響?從新聞的點閱、分享數,就能觀察出
民眾的關注度每況愈下。沒想到,港公司的一紙新聞稿,清楚明白點出以後火車不進基隆
站,讓靠火車上下班的通勤族驚呆。
輕軌取代火車 林右昌:這是很久以後的事
基隆港務分公司規畫在基隆港西4到6號碼頭後線土地,打造基隆新地標基隆港旅運複合商
業大樓,投資規模約107.08億元。今年2月港公司在招商新聞稿指出,「基隆南港間通勤
軌道建設計畫」,規畫台鐵未來不進入基隆服務,基隆端改由以輕軌為主要軌道工具,預
估5到6分鐘一班。
基隆市長林右昌指出,這是終極的交通規畫,前提是基隆輕軌的運量和機制非常成熟,且
基隆市已被大台北捷運路網覆蓋,「這是很久以後的事」。
不過,根據鐵道局提出的基隆輕軌可行性報告,共有兩個方案:
方案一/台鐵優化第三軌
就台鐵現有路線資源做有效利用,可避免冗長土地取得之作業時間,及減少施工的量體與
時程。
最大站量體:每小時可容納2040人次
建造費用:74.28億元
預計完工時間:6年
方案二/台鐵四軌化
將台鐵路線再新增一軌,可較方案一增加運能,但要處理的工程課題及用地問題困難度提
升很多。
最大站量體:每小時可容納2650人次
建造費用:104.52億元(基隆-南港展覽館段)
預計完工時間:9年
台鐵再增設一軌 全線19公里共12站
行政院同意以方案二辦理後續綜合規畫,全線約19公里,沿線擬設南港展覽館、樟樹灣、
汐科、汐止、五堵、北五堵、六堵、七堵、八堵、三坑、基隆及延伸至基隆旅運智慧大樓
,共計12站。
交通部更指出,早期曾思考使用Tram-Train列車,它能讓鐵道和輕軌結合,在市區路段行
駛輕軌,城際通行時爬上台鐵軌道,但評估發現成本太高、技術也不成熟、對台鐵干擾很
大,已宣告出局,輕軌完工後火車不會再進入基隆站是確定的事。
基隆人:轉車時間大增 對通勤族不友善
在內湖工作的基隆市民施博文指出,去年他看完基隆輕軌600多頁可行性報告,就知道基
隆到八堵間的軌道有極大可能全部改成輕軌,未來在基隆及三坑站的旅客,如果要往南港
以南,必須在輕軌沿線的車站換車,他比較各運具,輕軌並沒有比較快。
他說,政府興建輕軌並未先統計基隆將近十萬通勤族上班地點為何?單純想說蓋輕軌可和
台北捷運轉乘就了事,殊不知只是徒增通勤族轉車次數與時間,對通勤族並不友善。
基隆市黃姓市民表示,他在板橋上班,原本上班在基隆火車站搭火車,可一車到站,換成
輕軌後,加上轉乘,花的時間更多,已考慮要改搭客運,他對基隆輕軌不期待了。
批輕軌騙選票「糊弄基隆人有捷運了」
另一位也在台北市上班的基隆林姓市民表示,基隆輕軌當初本來就是用來騙選票的,糊弄
基隆人有捷運了;他認為,提高基北之間的台鐵發車率與準點率,並且改善沿線各車站的
接駁交通,才是釜底抽薪之道,也不用花大錢。
立委蔡適應服務處主任林智明說,捷運系統用地取得最難,基隆輕軌用的是台鐵路廊,至
少節省10到15年時間期程。基隆人搭客運走國道1號到台北會塞在內湖,走國三會塞在南
港,軌道運輸最穩定,都不會塞,基隆輕軌提供不同選項給民眾。
基隆市府:把不準點鐵路提升成準點捷運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長李綱表示,有人認為火車以後不進基隆車站,基隆人去台北火車站會
很麻煩?李綱說,這是政治議題,不是技術問題,政府把20分鐘一班又不準點的鐵路系統
,提升到每5分鐘、10分鐘且準點的捷運,不是更好嗎?
聯合
吳淑君、侯俐安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7/473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