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說到東部標準軌相關的案子
最常出現的理由大多是車廂寬度與軌距寬度
車子多好買之類的
給個概念(歪理?)
400系 E3 E6 E8這種窄車身
其實才是歐系高鐵車的規格
日本國鐵的標準新幹線車
其實在車身寬度上反而比較接近美俄的超大尺碼
為什麼歐洲車都超窄(歐星又更誇張)
因為他們完全為了在既有車站營業才搞出來的
新幹線在建設的時候因為是完全獨立的系統
所以車身就直接加大而不需考慮舊有車站設施
所以用台鐵搞雙軌距其實對買車的影響不大
日本人其實在其他獨立系統的路線也偏愛標準軌
例如滿洲
當然標準軌的轉向架對轉向架內的設備
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例如大功率馬達
所以標準軌的車好買 效率也好 這倒是不假
但是車身規格就沒什麼了
反正沒有一個國家車身尺碼是一樣的 頂多接近而已
北宜要搞高鐵很顯然規劃者腦袋還是有的
眾鐵道迷則是視標準軌化如洪水猛獸
這點我倒是不意外
反正對這些人來說
高鐵就是整個要新幹線的形狀
台鐵最好車子跟在來線一樣
這樣他們才能去日本拍甲種
鐵道迷很愛吹北北線160
嗯 任何一個1000/1067系統跑130up的營業
要不是北北線那種鬼畜規格
要不是北北線那種鬼畜規格
那個什麼電鍋山之類的
那個什麼電鍋山之類的
要不然就是大陸型國家有腹地可以玩
澳洲的窄軌 根本是在沙漠裡
沒有人跟你搶路廊
要多直多平都有
英國車身夠窄了吧
說他是糖鐵我都信
多彎 標準軌人家可以搞HST APT
(雖然失敗了 變成菲亞特潘朵莉諾)
然後坡度問題 這可以拿德鐵的ICE3的例子來說
(當然北陸新幹線也差不多)
陡坡剩下來的建設費
來去造車都還省得多
在歐洲3% 3.5%到處都是
就你台鐵要1.5%
真的是要被人笑盤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