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透過買到樂桃名古屋紅眼含稅來回5開頭的特價票
加上來回選位與單程行李總計還在8K有找的情況下
用過多的特休給自己一個能深入體會私鐵魅力的機會
7天時間主要是透過近鐵5日pass+FB社團買的改版前KTP
中間再穿插一日使用ぷらっとこだま爽搭N700S綠車赴靜岡新幹線X富士山的名點位拍攝行程
再輔以西瓜卡與各地方小私鐵一日券完成這整趟行程
設備是Nikon Z50配50250及1650兩顆Kid鏡組
比較不好用相機的地方是用Pixel8Pro
預算有限社畜的乞丐拍法
本質上是乗り鉄 撮り鉄的成分比較少 照片就隨便看看囉
MM722約在早上6點抵達中部國際機場
為了10點開門的FLIGHT OF DREAMS先到臨空常滑跟機場停車場拍了幾張名鐵醒醒腦
必須說NGO的觀景台真的不錯
整個空側一覽無遺
比起已經被ATR一統天下的台灣國內線
國際線聊勝於無的NGO仍有豐富的日本國內線機型可看
星悅你台北-北九州什麼時候才要復航呢?
全日空旗下IBEX的CRJ-702
老朋友DHC-8
看完FLIGHT OF DREAMS的787後就搭u-SKY進城
畢竟普悠瑪兄弟車 開起來也差不多晃
效率典範名鐵名古屋站
再來是利用JR東海的IC卡乘車規則
完成
金山-(中央本線)-多宇見-(太多線)-美濃太田-(高山線)-岐阜-(東海道本線)-名古屋
的名古屋近郊區間的大回乘車
中央本線普通車已經是315系的天下了
扣除掉長條椅這點,315系其實滿舒適的
後繼車385發布後來日無多的383系
中間被キハ75跟キハ25輪番催眠下在非電化區間睡了個爽...
老朋友681系擔當的しらさぎ
西日本你是打算就這樣放著爛嗎?這漆面跟PP有的比
東海道本線段用買好的特急券體驗最新的HC85系
(當下已經累到忘記要顧水平了...)
老實說油電混合確實比原先的キハ安靜很多
但柴油發電機的震動與噪音其實還是頗大的
隔天用ぷらっとこだま買到的綠車車票體驗N700S的綠車
電動的坐臥兩用椅確實滿舒服的
但必須說SmartEX的對外國人操作十分麻煩
可以看我寫的教學
#1c6funOu
而且不管是用QR Code或綁IC卡進站都還會在自動驗票機再跳一張座位券出來
無紙化做一半欸
那麼空難怪こだま要降價賣
至於要不要花真金白銀買綠車?我覺得還好
再來搭靜岡315系投入後大概就會掰掰的211系到吉原轉岳南電車
岳南鐵道線標榜每一站月台都看的到富士山
是說原本以為這種地方鐵道只能收現金
但吉原站的自動售票機信用卡跟Palpay都收
原京王3000系爆改的7000型電車
出國前看天氣預報是陰天
都做好變成地方私鐵體驗的心理準備了
結果是個大晴天
沿路上都看的到富士山
搭到須津站走個十幾分鐘後就能到著名的大景
新幹線X富士山
沿著田間小路可以嘗試不同的拍攝方式
N700S現在已經氾濫成災了
要拍到N700a反而不容易
當天只是普通的禮拜二
Dr.yellow也已經有消息禮拜六才會出來
當地仍有數組人馬做火力展示
後來看X似乎當地也好幾天沒那麼好的視野了
除了富士山外 當地的開放空間也很適合拍其他風格
當天唯一拍到的小a
心滿意足後移動到前一站岳南富士岡
也是岳南鐵道的維修工廠所在
當地還有展示幾輛原本用於貨運的電力機車
出站後走十分鐘到花手橋拍一下
回到東海道線
到草薙轉靜岡鐵道到御門台站走個幾分鐘就是能拍到富士山的小路
預計6月底要退光的1000型,應該是最後一拍了
搭起來像小號E233的A3000型(綜合車輛所製)
可惜此時富士山已經有點薄霧
這站直接把出入口蓋在平交道中間
空間利用大師
回程用金券行買的回數票
順手拍幾張東海道新幹線結束這回合
馬的怎麼拍都是N700S
第三天開始用近鐵5日Pass
兌換是到近鐵名古屋的特急券售票口
再來就是體驗日本最龐大的私鐵特急路網
第一班是伊勢志摩Liner23000系
特意選先頭的6車到展望室看看
到伊勢中川轉大阪線到伊勢石橋
近鐵大阪線名點之一 石橋の潜水橋
明明光線很糟也有兩三組人在攝影
ビスタEX
走這橋其實滿好玩的
取代鮮魚列車的伊勢志摩お魚図鑑
不知道裡面臭不臭
再來回到伊勢中川搭ビスタEX+ACE的異種連結特急到四日市
因為月台上的特急券售票機是不能選位的
所以被劃到後連的ACE
那個起步很明顯為了配合前面老人家
頓挫感頗不舒服
說到四日市當然要體驗原近鐵內部.八王子線第三部門化後的四日市あすなろう鉄道
與相隔不遠的三岐鐵道北勢線為少數的762mm電器化通勤鐵道
但這條的名聲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大?
至於搭起來呢...
畢竟762mm舒適度就算了,至少比糖鐵用甘蔗車爆改的好滿多
阿里山號還沒搭過所以沒辦法比較
日永站內的軌距展示
第三部門化時更新過的內裝
隔天要往大阪移動
為了追求最大化車輛體驗
選擇伊勢中川轉程的班次
前段是ひのとり投入後加入伊勢志摩運用的Urban Liner
剛好遇到只有兩個編組的後期增備車Urban Liner Next 21020系
這椅距真的舒服
不要在靠北日本人搭車脫鞋子了
他們是真的要脫
然後各位不要跟我一樣白目
想要離8車展望室近(結果只有下車前看一下)又想坐3車樓上坐位
伊勢中川一分鐘轉車時間就算只在對側月台也不夠扛行李箱跑5節車廂的距離
結果就變成在ビスタEX裡面爬登高賽了
雙層+單門 上下車速度悲劇
到大阪後就沿著近鐵到處晃晃
ひのとり80000系
此次無緣的Urban Liner plus21000系
陡到不行的奈良線生駒山段(35.7‰)
似乎有討論要改線的平城宮跡段
安倍殞命之地大和西大寺
下次再來體驗志摩之風しまかぜ50000系(雖然拼法一樣但不是島風)
接下來兩天用KTP在京阪間移動到處晃
阪急梅田站
大阪單軌萬博紀念公園
鳥飼基地
京阪電鐵X吹響吧!上低音號
當天看到Dr.Yellow有跑のぞみ檢測
考慮所在位置就選在京都站買月台票
算了一下月台占用時間應該能在12號線拍到13號線進站的Dr.Yellow全編成
而且剛好會在12號線發車後抵達
然後就大中計 提早2分鐘到發
變成這樣...
人多到需要保全來維持秩序
只有我在隔壁傻眼
然後這幾天有N700 X32編組被塗成黃色的照片出現
不會我唯一一次拍到923型是大中計+大逆光吧...
來日無多205系
京津線X妙光寺
京都定番 伏見街道跨線橋
回程搭京阪8000系的premium car
必須說 假日的日本人真的吵死了
整節車廂吵到不行完全沒辦法休息 多付錢的我跟盤子一樣 氣死
隔天雖然下雨但也要繼續拍
京阪X大阪城
大阪環狀線X大阪城
阪堺電車X阿倍野HARUKAS
當天人身事故大延誤的南海
瑞士MOB鐵道Xラピート
唯一準時運行的汐見橋線
大阪Metro御堂筋線
我的BVE愛車
論在來線特急還必須是非貫通的流線頭吧
287系X紀伊太空港
月臺端一堆人等著的大阪Metro太空船400型
其實大阪Metro有車走行位置能參考
但所有的Logo都是400型對拍車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巨人色的阪神電車
剛好遇到キヤ141系
最後一天就是期待很久的HINOTORI了
當然是要搭Premium car的展望席吧
其實近鐵的特急券網路預約系統非常好操作
不加入會員只要有信用卡號跟E-Mail就可以預訂跟選位了
若已經付款的話也不用領票直接買乘車券進站搭車就行
但我為了紀念還是到窗口用拿領取書的方式出示付款的信用卡拿到實體特急券
先拍拍前面的志摩之風
近鐵的招牌特急80000系ひのとり
上面那排暖色LED燈條只有他進站時才會亮
就是這麼尊爵不凡
我選的是雙人側靠窗的C位
其實單人的A或中間的B位比較好
因為C看出去是這樣
前方展望有一點偏誰坐展望席會看側邊窗戶對吧
水平視線還會被燈號基座擋住
這班車旁邊的B位是位拿手機錄影的鐵道迷
在重要區間像是新青山隧道,中川短路線等等就會拿出來錄影
A位是位拿著紙本時刻表跟運行圖的大叔
反正第一排已經被鐵道迷佔據了
坐位是皮椅
全電動控制+加熱功能
非常的舒服
至於缺點呢?
就是展望席雖然很舒服但完全沒辦法休息
誰會坐這個位置還有心情睡覺?
最大的聲音來源是GPS Train Navi
近鐵研發的駕駛支援系統
任何速限,通過站,停車位置等等都會有聲音及影像通知駕駛
JR西日本都買了台鐵要不要考慮一下
再來就是ATS警示聲
像這次津後換上來的老師傅就是加速到速限再惰行派
所以沒幾分鐘就會加速到120觸發ATS警示聲再收電門
必須說對坐展望席的鐵道迷而言看這些操作跟景象非常的舒服
舒適度畢竟標準軌沒什麼好挑剔的
近鐵大阪線有非常多30‰以上的坡度
加上為了減少坡度的彎道
搭ビスタEX上層時其實我有點暈車的現象(可能是太累啦)
但ひのとり完全不會非常的舒服
加上前排的風景這趟旅行是個享受
標準軌雙線電化的近鐵名古屋線跟旁邊單線非電化的關西本線
都搞不清楚誰才是前國鐵了
總之 如果有機會需要名阪間移動
新幹線確實時間上有優勢
但要體驗旅行而言 非常推薦搭乘近鐵特急
不論是觀光特化的志摩之風,招牌的火鳥
比較舊的伊勢志摩Liner,URBAN LINER
甚至是老人家ビスタEX都非常有特色
有機會一定要體驗看看
而且這次搭乘的班次上坐率都不錯
近鐵特急這個口碑似乎做得不錯
回程還有時間
先去金山看庵野秀明展
資料很多而且除了影片之外也都能拍照
到名古屋附近拍拍再搭u-Sky去機場
神宮前名鐵常滑線的大彎
中部機場有景觀溫泉可以泡,雖然我到現在都覺得那只是熱水
然後收我1500???
晚上十點國際線只剩MM727一班飛機
安檢+移民官+免稅店+走到登機門時間還沒排報到久
但免稅店東西很少
伴手禮建議還是在進管制區前先買好
這趟獨自旅行搭了
近鐵
名鐵
JR東海
JR西日本
青波線
岳南鐵道
靜岡鐵道
四日市あすなろう鉄道
阪急電鐵
京阪電鐵
大阪單軌
名古屋地下鐵
京都地下鐵
大阪Metro
阪堺電車
南海電鐵
阪神電鐵
共18間鐵路公司
算是非常充實的一趟旅行
在工作中還能提醒一下 自己是個鐵道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