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也就是因此﹐變成自古有認為孫子兵法的作者其實是曹操(甚至有認為就是孟德新書﹐
: 這種說法認為晉朝不喜歡太宣揚曹操﹐因此將孟德新書附會古人稱為孫子兵法。)
: 就是因為曹操之前有孫子八十二篇並失傳﹐曹操之後有孫子十三篇並傳世。
: 這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兩部不同的書(其實也確實有不同。XD)
: 認為作者是孫臏的說法也是這樣﹐即認為孫武的孫子兵法是八十二篇﹐然後失傳了﹐
: 傳世的十三篇是孫臏的孫子兵法。所以認為作者是孫臏。
: 而認為作者是孫武的﹐就認為八十二篇和十三篇作者都是孫武﹐
: 十三篇不過是曹操刪改出來的簡略本。
: 最終銀雀山漢墓竹簡的出土﹐才最終証明認為作者是孫武的觀點﹐才是對的。
順便補充一下﹕關於"孫子兵法十三篇"(以下簡稱"孫子")作者的爭議﹐
在中國歷史上持續了一千多年﹐在宋、明時代﹐甚至認為作者不是孫武的更為主流。
他們有幾個有趣的論點﹐當然今天來看﹐一些論點未必還能成立了﹐
(所以以下列出項﹐為古人觀點﹐與我無關。XD)
不過還是蠻有意思的﹐而且不得不承認﹐在千年中說服力很強﹐
列出部分以供一看﹕
一﹐"史記"雖有記載孫武幫吳王闔閭伐楚﹐但"左傳"中沒有提到孫武﹐
故認為是民間傳說把後世孫臏神仙化到春秋時期幫助伍子胥﹐
然後司馬遷寫史時﹐誤以為有兩個孫子、兩部兵書。
二﹐"孫子"中有"矢弩"之稱﹐但弩被認為是到戰國時代才發明的。
(現代西方也認為弩是戰國時代發明的﹐但現代也有人反認為孫子兵法有提到﹐
所以弩必定是商周就發明了。)
三﹐"孫子"中提到的"謁者"、"門者"、"舍人"這些官職﹐是戰國時代及之後才出現的。
四﹐春秋時代的大戰不過幾百乘戰車﹐戰國之後才會出現"孫子"中所說的
"馳車千駟"、"帶甲十萬"這些情況。
五﹐吳、越相攻﹐是到了吳王闔閭稱霸之後﹐闔閭、夫差兩代﹐與越王勾踐之間﹐
(勾踐元年﹐闔閭伐越﹐勾踐以勇士自刎陣前﹐吳兵大奇﹐越遂破吳﹐闔閭傷重而死)
但在"孫子"中卻提到吳越相攻伐(虛實篇"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
六﹐春秋時﹐文武官員尚未嚴格分工成將、相﹐卿大夫都是出將入相不分。
而且常常是主君親征。不存在說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這句話的背景。
七﹐戰國之後﹐"君"、"主"才通用﹐此前"君"主要是臣子稱呼國君﹐
"主"主要是下屬稱呼主人(適用於卿大夫家的家臣稱呼卿大夫)﹐
而在"孫子"中﹐就常用主而非君﹐如"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