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恕刪。
我想您也很清楚所謂「張飛立馬銘」本身是站不住腳的。由三國兩晉迄明中晚期
間,連所謂「古碑殘缺不可讀」的嚴顏碑都有人提及了,字樣完整的赫赫萬人敵、
「威名垂萬古,勇力冠當時」的張桓侯手跡,卻居然無人稱頌,本身就是件很可
疑的事。只不過由於數種該碑書藝可喜,又似稍爲名人增彩,因而不忍捨之罷了。
簡單說,用所謂「拓本」來推託,根本是放大絕。反正是訴諸消失,萬無一失。
而且就算假設他有某個「真本」好了,那麼那個「真本」的衍生品怎麼流變這麼
多樣?再說,且不論該真本是否太多版本,這樣的真本
一、行文內容與漢碑多異(看看多數今存漢紀功碑慣例可知);
二、卻又偏偏完整無闕(沒有任何「□」缺字框格);
怎麼想也讓人覺得太怪!
早在宋朝的金石學者處理古碑問題時都已知道疑則闕之,給他放個□框框,怎麼
這個明朝中後期人「發現」的桓侯手跡碑文就是沒半個框卻又內文歧出,讓人不
知何所適從?這不是很怪嗎?
而且如果僅以些微寫法或稍似於漢時者而認爲銘文爲真,則更顯輕率了。陳繼儒
《太平清話》裡也僅僅因為所謂的『壽亭侯印』「制作古雅」就認為這玩意「知
為漢物」,「激進者單憑此點就可推論」,那也真是太激進,那我們必須承認的
古物可太多了!歐陽修面對所謂「孔子題」的「季札墓碑」的態度很值得我們參
考:他認為該碑並非孔子所為,然而純就字樣論則確實是漂亮的古物。這種地方
如果不能採個「一分為二」的態度,那也真是「好傻好天真」了。
(圖)陳眉公認為『壽亭侯印』是真的呢!真是好個書法家式的判斷啊!
http://ppt.cc/4~rB
最後說說吳鎮。元朝的梅花道人大名行世,其作品所見在者亦廣所流布。恕我淺
學,就我所見所查,遍檢《梅花道人遺墨》,就是沒有該詩。自元而明乃至有清
康雍間,甚至張飛能書說早已被好事者所亂傳,這首詩就是沒出現。與其說認為
胡寧教授的推測大膽,不如說硬生生要把這首詩塞給吳仲圭,這才是大膽到誇張
吧?
事實上,也甭說什麼大膽不大膽的,事實俱在,這首〈張益德祠〉是松花道人吳
信辰吳鎮所作。
甘肅狄道人吳鎮,字信辰,生於康熙六十年,卒於嘉慶二年(1721 - 1797)。
他的集子今天有留存,收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第349冊。
他對與前輩梅花道人同名同姓很高興,自號松花道人。
http://ppt.cc/n5d5
而這首「車騎更工書」正是松花道人吳信辰的作品。
http://ppt.cc/0oIj
是他在乾隆四十二年丁酉,自楚解餉赴京後所作。
胡寧教授敏銳的觀察是正確的(不過時序似稍小差池,影響不大)。反而您的指
責「大膽」,未免太大膽了。
teyao兄素為我所佩服。然而我以為您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似乎稍輕易了些。不
過您既然也認同「張飛立馬銘」是個漂亮作品,但難說他是歷史上張益德的作品,
小弟不揣鄙陋,稍提淺見。
※ 引述《teyao (河間獻王翟中虛)》之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