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ovehan (尋找初衷...)
2015-12-08 01:33:48【肉票惇】
在夏侯惇傳的第一段
原文如下: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
是以烈氣聞。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為司馬,別屯白馬
,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太祖征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
惇輕軍往赴,適與布會,交戰。布退還,遂入濮陽,襲得惇軍輜重。遣將偽降,共執持惇
,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惇將韓浩乃勒兵屯惇營門,召軍吏諸將,皆案甲當部不得動,
諸營乃定。遂詣惇所,叱持質者曰:「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欲望生邪!且吾受
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因涕泣謂惇曰:「當柰國法何!」促召兵擊持
質者。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浩數責,皆斬之。惇旣免,太祖聞之
,謂浩曰:「卿此可為萬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後有持質者,皆當并擊,勿顧質。由是
劫質者遂絕。
【注】
孫盛曰:案光武紀,建武九年,盜劫陰貴人母弟,吏以不得拘質迫盜,盜遂殺之也。然則
合擊者,乃古制也。自安、順已降,政教陵遲,劫質不避王公,而有司莫能遵奉國憲者,
浩始復斬之,故魏武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