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羌道跟漢朝的關係
不外乎4種,即為漢的領地-正常繳稅服役、為漢的領地-優待繳稅服役、
不為漢的領地-正常或優待繳稅服役、不為漢的領地-不繳稅服役
第3種不合理,基本先一步排除
我們知道漢文帝遵從晁錯以"復其家"的方式,減免邊境百姓的賦稅
這表示在那之前,即便有蠻夷的"道"為漢領地,仍照正常繳稅服役,如此則第2種亦可排除
但由《後漢書西羌傳》可知漢景帝之前並無歸化羌人,既然這群蠻夷未歸順漢朝
又何必繳稅服役?於是變成第3種情況而排除
所以結論是只有羌道不為漢的領地-不繳稅服役,方為可行的兩者關係
二、史料對隴西塞的描述
關於隴西"塞"究竟較適合關塞 or 邊境,請看《漢書匈奴傳下》:"..設塞徼,置屯戍,
非獨為匈奴而已,亦為諸屬國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舊逃亡,四也。近西羌保塞,
與漢人交通,吏民貪利,侵盜其畜產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世世不絕。今罷乘塞,
則生嫚易分爭之漸,五也..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急何!
』然時有七出塞者,七也..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
谿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遠,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終始,
欲以壹切省繇戍,十年之外,百歲之內,卒有它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絕,
當更發屯繕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復,九也"
重點在築塞那幾句,不難看出這一整段的塞都是在講關塞
三、考古 & 地形氣候的觀點
居延漢簡22.70載:..移張掖居延都尉,今為都尉以下各如差。司馬、千人、候、倉長、
丞、塞尉職閑..
要知道隴西不比中原,耕種環境十分受到限制,所以晁錯主張"嘗其水泉之味,
審其土地之宜,觀其魇木之饒,然後營邑立城"(漢書晁錯傳)
含塞尉在內的一群職官系統,把隴西"塞"視為關塞,而挑選距離關塞不遠、
耕種條件又適合的環境,集中式的重點戍守
遠比把隴西"塞"視為邊境,而在漫長的這一大段距離分散防守,來得符合常理多了
居延漢簡所見,戍守邊境的士卒除屯田外,還須負責運糧,合理外推到隴西這邊亦然
正因為有利於屯田的區域有限,故運來離屯兵地不遠的各處糧草,以囤積糧倉
再由屯聚在一起的兵團看守,也比兵力分散開以後再大老遠跑去取糧,更加有效率
四、天災時的罪己詔
查找《漢書》所載的山崩,在有蠻夷居住的"道"發生山崩時,沒有出現罪己詔
例如呂后時的武都道、羌道就屬這類
相對的,一般郡縣因山崩而有傷亡,當時在位的帝王都會有罪己詔之類的文書出現
倒是漢成帝時的益州3起山崩,照文字敘述的災情都不大,因此沒罪己詔不意外
呂后那次的武都道山崩,死了760人,相較於犍為那次的13人,算多了@@
故竊以為羌道在呂后時並非為漢朝所屬地
五、"寇"、"亂"
境內羌人反叛,就變成外敵啦,所以不會用亂而用寇,《後漢書西羌列傳》:
"至元和三年,迷吾復與弟號吾諸雜種反叛。秋,號吾先輕入寇隴西界"
"迷唐因而反叛,遂與諸種共生屠裂汜等,以血盟詛,復寇金城塞"
"十二年,遂復背叛,乃脅將湟中諸胡,寇鈔而去"
"先零別種滇零與鍾羌諸種大為寇掠,斷隴道。時羌歸附既久,無復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
代戈矛..校尉侯霸坐眾羌反叛徵免.."
"五年夏,且凍、傅難種羌等遂反叛,攻金城,與西塞及湟中雜種羌胡大寇三輔,殺害長吏"
因為叛了就變成外敵,而以寇取而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