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y大我重開一個在這邊回。
或許跟原原原……po的疑問已經相差許多,可是我是想述說一下近代的狀況(我三年前高
中畢業)
「城鄉差距」是因為「投資」跑去「城」。為了利益回到「鄉」的「擁有資源的人」對「
鄉」的學生怎會有幫助呢?
我也沒說中產這樣不行(我自己就是出生中產),因為我上面也有說制度往往會被利用。
他們會回「鄉」最主要的緣故是即使去「城」拼死拼活地站上同年齡的頂端,最後還是有
很多的劣勢(學測的個人申請),像是面試的一些內容、備審的完整度等。
如果中產階級慢慢地瞭解這件事,加上指考名額的大幅縮減,「繁星反而可能會變成中產
的戰場。」
為什麼有人會說聯考跟指考好?因為它簡單明瞭。
可是存活到現在的指考(類聯考)卻不是現代的趨勢。它太精細,精細到其實高中生還沒
對未來有概念就先被它定論了。所以才有跟它相輔相成的學測。
但學測就複雜多了。考一個試但成績卻能用在繁星,也能應用於個人申請。
本來資源豐富的或頂尖的家庭自然有能力去瞭解這些制度;而我前面也有說過,中產跟資
源不足的家庭光是念好就幾乎竭盡全力了(成績是第一個門檻,是門票),要他們去瞭解
比繁星更複雜、更需要資源的個人申請(錄取)?
打死他們算了。
打個比方,將家庭給予的資源多寡由多到少分為A、B、C。
台灣的A可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制度(學測)。然後也有網友說C仍然佔繁星的大多數(
確實)。
好,那剩下的B怎麼辦?
指考名額大幅減少,但制度端出來的牛肉最後到自己面前變成豬肉?那B自然也只能另謀
出路了(繁星)。
那到最後B、C呢?先說不說互相的傾軋,光是A在這段時間的發展就讓B、C連車尾燈都看
不到了。這是當初學測跟繁星的本意嗎?我不這麼認為。
個人想法供參考,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