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過「血統」說的 我不知道是太年輕還是怎樣
反正不管聽過與否
只要是曾說過「哪個學校的怎會教成這樣子?」
或是心裡有在擔心某些學校畢業的以後工作要怎麼辦的
心中就是有個血統派別之分
這麼說好了 拉幫結派、分門別類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就像是出外工作交流總會或多或少問一下同事哪裡畢業的
通常也就是想打好關係、拉近距離
但回歸到台灣社會工作建制化的歷程
本來就不單只是想友好問一下對方哪個學校的
而是透過不斷的分化、切割和排除
來決定誰才是「有資格」的社工
從最早期被鄙棄的神學院社工
到學分班社工 乃至於科大社工或公私立之分
哪個不是高教體系想方設法
以鞏固「專業品質」之名 行「排除異己」之實
更別說光高教體系內
誰是正老牌社工、誰名稱冠上其他不是純社會工作學系等旁門的區別
早在二三十年前就一直在那吵來吵去
吵完之後? 第一線還是在做第一線
好社工、好同事依舊是看個人而不光是學校訓練
可是這結構改變了什麼?
而這過程裡
卻有多少出身和主流體系不同的社工同伴們
需要先歷經一番自我或他人質疑之後才能穩固自己的專業自信
再者 如果討論到後來都回歸到個人的特質和努力
國立一樣會有很混的教授 私立一樣有很認真的教授
怎麼就沒人會去個別化國立或私立的師資
就算是私立資源較少的系所招聘的師資
很多也是師出名門不是嗎?
一個喜歡釣魚的 無意之間釣出的回應 不正反映出「血統」說的弔詭
反映出台灣社工專業發展歷經這麼多年
還無法有一套標準可以作為基本門檻或基本能力的標準
多數討論還在那裡國立私立什麼
然後真的要講每個學校的特色 還真就沒辦法有什麼具體可以講的
這樣是要談什麼社工多元面向?
如果把社會工作依照意識形態或社會位置
例如新自由主義底下強調個人責任的工作哲學、反結構壓迫與激進、
團結合作經濟的實作模式、民族自決的多元實作模式、
政府主導或民間自主的取向、
甚至是最近引進誤導專業的金融社工等等來做分門別類
我還覺得台灣社工專業還有點有趣又深入的進展
不過看樣子好像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