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udents (無敵風火輪)》之銘言:
: (這幾年的職場心得分享)
: 「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寫一段傳奇,但如果都在工作,那還真他媽沒什麼好寫的。」
: 工作要做得有價值,好像很難。
: 要有錢賺,更難。
: 因為發現身邊的七、八年級生,很大部分的人都面臨兩個觀念問題,所以想拿出來分享討
: 論一下。
: 1.潛意識中認為時間不值錢。
應該說是沒認真看待有限時間的價值
這價值不只是金錢 還包含其他無形價值
: 2.認為努力比選擇重要。
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
先選擇方向 再去努力學習和實踐
: —
: 1.潛意識中認為時間不值錢。
: 你應該有發現。
: 我們都默默地把「時間」這項最寶貴的個人資產,廉價的賣給了企業。
: 大部分人的「黃金時間」都被一個小時低於200元的大量採購。
: 而偏偏被採購的人,把這個認為是一種穩定的收入。
: 即便換了工作,採購價從200元變成230元,但生活仍然一樣苦。
: 因為每個人可以被採購的時間額度,就是8小時(如果你有加班,你還搭贈)
: 所以,
: 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連凶宅都買不起。
: 連求婚都拿不出一顆像樣的鑽戒。
: 出國旅遊一次都要存好久。
: *因為我們沒有把「黃金時間」妥善運用。
: 什麼是黃金時間呢?
: 就是從你畢業到30歲這幾年,更正確的來說是每天8:00~19:00這段時光。
: 除非你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時間,創造價值。
: 在你還無法創造價值的時候,就是「學習」,「瘋狂的學習」。
: 而不是單純的被廉價採購,你才會越來越好。
其實人的學習能力從6歲到25歲是很重要的時期
(6歲以前也有很多基礎的能力發展 不過學齡前教育比較不一樣 得另外討論)
大學修過心理學 裡面有討論到發展心理學
很多重要的基礎能力 如果適當訓練 在孩童到青年期間能快速發展
雖然並不是說這些能力過了25歲就無法發展
但以效果和訓練效率來看 在這段期間是最好的
而且有些能力錯過了某些階段 後面要補強其實很困難
像是語言能力 如果7歲以前 沒有接觸外語口說和聽力的練習機會
之後學習要達到母語使用者的口說程度 得花很多倍的時間和努力
(通常會有口音 當然也有人真的很努力克服或是本身在語言上有天賦)
抽像推理 空間推理 音感 韻律感 嗅味覺 柔軟度 基礎體能 平衡感 協調性...
這些能力如果在25歲後才開始訓練 雖然也能提升
但比起在黃金時期時訓練 效果會差很多
(40歲可能花3小時還扺不過15歲花1小時的學習效果)
比較極端的例子 有些職業超過25歲就不太可能從零基礎 轉職
像是體操選手 職業音樂演奏家 數學家 理論物理學家 職業棋士.....
當然多數人不會從小把某樣能力練到頂尖
但如果能好好把握這段保貴的時間 選擇方向去努力
應該會有不錯的學習成效
不過觀察現在的情況 很多人以為人的壽命變長 未來的時間還很多
所以年輕時虛度光陰的人好像也變多了
壽命變長 不等於學習黃金期變長 壽命變長只是老年時期變長而已.....
另外補充 還有少數能力是過青少年時期後比較容易加速成長
像是 進階社交能力 克制衝動的能力
還有很多職業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 所以職業巔峰會比較晚
現在台灣社會比30年前更慘的地方在於
社會價值觀和升學制度很容易讓一些年輕人浪費學習時機
以前的制度會讓很多人被迫提前出社會工作
讓很多人在這黃金時期期間 從實務工作中摸索 學習 (雖然是迫於現實)
但現在的制度和社會氣氛 很容易讓年輕人在還沒慎重決定好未來發展的目標
就一路升學到研究所 結果畢業前後才決定要找到自己真的興趣或專長.....
但這時候通常也都24歲後了....
: 2.認為努力比選擇重要。
: 沒錯,剛剛畢業的人,我們需要第一份工作經驗,熟悉職場生態以及業界的技能。
: 然後家長會建議你,進入一個大企業好好幹,努力升遷,有年資就有經濟也有地位。
: 這就是現在大部分家長的心態。
: (但年輕人已經不吃這套)
看哪類型公司 如果能進google 杜邦 奇異 麥肯錫 台積電 擔任專業職務
相信很多年輕人還是願意 (當然這些公司也不是有意願就能進去的)
而且發展性也不差
: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建議。
: 人生不是這樣子堆積的。
: (以前可以,現在時光背景不同了)
: 與其如此,你倒不如選擇把一項技能練到1萬小時。
: 或是到各家企業看看,每間企業的領域生態以及可取之處。
: 但這些關鍵都在於「學習」,而非「上班」&「升遷」。
: 既然我們讓別人用200元/小時購買
: 你必須用最短的時間,學習之後你足以獨當一面的技能與知識。
: 學習那些ūN算沒有公司,也足以讓你立於不敗之地的東西。
: 這才是我們這一代進入企業「上班」真正該面對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