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標題
七年來Q1首見...實質總薪資 倒退嚕
2.網址連結 (過長網址請縮址)
https://reurl.cc/V4NqnY
3.新聞內文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0)日公布薪資統計結果,1-3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5,286元、年增2.41%
,每月總薪資為70,543元,成長2.36%。但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同期的C
PI年增率為2.6%,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41,596元,年減0.19%,實質總薪資年
減0.23%,雙創近七年同期最大減幅,實質總薪資更是七年來首見同期負成長,顯見薪資被
通膨吃掉的情形愈來愈嚴重。
3月製造業受僱人數及加班工時續減,加班工時自去年7月以來連續九個月減少,反映全球景
氣趨緩。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3月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月減3,000人,近五年的3月對照2月,製造業多
是加人,幅度在1,000-5,000人,但至今年3月,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已連續八個月減少,製
造業3月加班工時也年減0.9小時,連續九個月都呈現減少。陳惠欣坦言,上述相關數據顯示
我國製造業確實開始受全球景氣影響。
陳惠欣指出,今年首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均陷負成長,主要是受到景氣降溫、物
價因素,以及去年高基期的影響,首季經常性薪資、總薪資的年增幅也不及去年同期。
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何時可反轉負成長頹勢?陳惠欣表示,CPI年增率控制在2%以
下,會有機會。
其次還得視總體經濟情勢變化,以往若經常性薪資成長2%算不錯,如果後續經濟情勢改善,
物價平穩,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可望恢復正成長。
相較於製造業的不景氣,隨疫情逐漸穩定,住宿及餐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總薪資較
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1.15%、10.86%,其他服務業亦增7.43%。不動產業、金融及保險業則受
交易量減少影響,總薪資分別年減8.87%、6.64%。
3月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為816.6萬人,較2月增加2,000人,其中營建工程業、專業科學及技術
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均增加2,000人,但製造業減少3,000人。1-3月受僱員
工人數為816.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1萬人。
4.心得 (至少20字)
在那叫什麼
沒炒股賺到錢是你們不努力
沒炒房賺到錢是你們不努力
勤勤懇懇工作是你們不努力
我們炒股都賺100%以上
我們炒房都賺100%以上
才有資格支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