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12:11:37※ 引述《TonyQ (自立而後立人)》之銘言:
: ※ 引述《ticks (ticks)》之銘言:
: : 推太多行不如回一篇(洗文章的機會豈可放過xD)
: 完全歡迎 XD
: : 若要說區域的限制造成的先天條件優勢/劣勢
: : 與其說是市場或使用者基數大小的差異性,不如說是開發者基數大小的影響更大,
: : 對軟體產業而言這點尤其顯著。
: : 以美國而言,若公司地點不在那幾個聚落,例如灣區,西雅圖或幾個著名
: : 理工大學學院的附近,找人、挖人的"貨源"的品質及數量都有顯著的差異。
: : 這造成的劣勢長期而言,即使都是同是美國公司,影響還是不小。
: : 即使紐約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華盛頓特區離白宮最近,
: : 仍然不見得是科技公司創業的首選。
: : 但造成這種聚落效應的因素卻不是市場、供應鏈,而是人才。
: 我覺得不是區域的限制,應該說網路無國界,有的是文化的限制。
: 文化會限制我們的想像跟脈絡,很多想打入美國市場的產品,
: 作的第一件事情都會是去台灣化,這點可以仔細觀察看看。
: 但很多台灣公司好像沒意識到這件事情,把國際化的方像想錯了。
: 目標給誰用,就會決定不同的文化。
: 美國軟體、網站,常常來就是會跟台製的軟體有很大的不同,
: 對岸的軟體、網站也跟我們有非常明確的區隔。
講到這個就要吐槽一下,
台灣的許多網站,尤其是政府,銀行,證券公司的網站,
那真的是濃濃的九零年代風啊。好一點的有兩千年初期風
我寧願他們用純HTML然後把CSS跟圖片全部拿掉,可能看起來還比較專業一點
IE限定這個我想前人都已經吐到不想再吐了。
與其說是文化,不如說是技術落差。UX/UI的設計也是技術的一種
隨著時代不斷地在演進著。
不管多大的公司,首頁就是門面,第一個給外人感受專業度的窗口,
不說別的,大家應該都有發現許多國外的大站,以前用Flash/Java才能做到的功能
都被改寫成HTML5。當我發現,都會不禁爽了一下
"可以動的東西,要砍掉重練!?","使用者還不一定感受得到!?"
我想是台灣許多老闆難以突破的心魔吧。
作者:
bndan (seed)
2014-07-20 14:32:00對這種頭家來說技術只是個客戶看的tag 所以當然能動就好何必換呢? 技術債是什麼可以吃嗎XD?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
2014-07-20 14:35:00缺乏利用各種技術優勢賺錢的人。當技術不重要當然就不用管技術債了。
哪有可 單單因為iPad上Flash不能動就一堆案子要改HTML5了
作者:
f124 (....)
2014-07-20 16:15:00因為台灣老闆只會開IE 然後問你怎麼不能動(煙
作者:
TonyQ (自立而後立人。)
2014-07-20 17:29:00政府網站是客戶跟廠商聯合搞鬼的結果,也是我覺得最丟技術人臉的一環我覺得政府網站已經是特例了,現在很多網站平台技術都不差啊。我之前公司的產品還外銷歐美,是都蠻有趣的。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17:55:00希望良幣能逐劣幣囉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14-07-20 20:29:00功能性的入口網站花俏特效一點也不重要, 反而會讓user找不到\他想按的功能在哪. 所以會做的比較樸素尤其像金融保險這種必須提供很多資訊的行業
作者:
ticks (ticks)
2014-07-20 21:12:00這裡講的跟是否花俏有特效一點關係也沒有
作者:
abola921 (南港金城武)
2014-07-21 00:43:00台灣絕多的公司不是靠網路吃飯的,如果更新網站會幫公司賺錢,那樂得每季換一次,特殊節日還辦個特別版型出來換的問題多的很,特別說金融產業,說明會、專員、客服還寫了無數的FAQ,終於教會一戶中實戶操作系統網頁更新,一個舊的功能換個位置,馬上客戶找不到,爆怒看行業看客群,我認為大部份情況能動就是最好的了特別是IE6到目前為止都還有一堆人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