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iverSki (Think big)
2024-11-28 18:45:10分享一下我自己經歷過的幾間公司:
1. 職涯最初期,事後回想把 scrum 跑得最好的公司
是一間新創公司,Product owner(PO)就是老闆本人,
如所有的老闆一般,所有他想要的東西都想要最快速度拿到,
而這位PO的優點是,他知道不能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
所以在給他他最想要的東西的同時,他能夠接受其他事情延期,
並不會講出:
我是成熟的大人,我兩個都要。
這種屁話。
此外,所謂「他要的東西」,通常是真真正正的 MVP,
PO 決定方向、優先順序,但怎麼驗證 MVP,是整個公司一起決定(沒多少人),
大家都找到最小的成本去驗證這個功能是否被需要。
在這間公司工作三年,基本上,開發超過兩週的功能都是最後有持續在使用的,
我在的期間開發出來的功能,只有最後被更好的版本迭代掉,
沒有花了大筆資源(人力)開發,結果卻是進垃圾桶這回事。
結論:
曾經與一個前輩討論過,當一個團隊很少開發出不必要的功能的時候,
就是把敏捷的精神做得很好的象徵。
我可以說,這間公司是我待過最敏捷的公司,
有趣的是,這間公司在我離開前幾個月才開始跑所謂的 scrum。
因此,有沒有 scrum、sprint、retro、standup ,
對於是否敏捷,一點關係也沒有,這些工具名詞,
甚至我可以說,這些名詞與行為本身,其實不會幫助你更敏捷,
他還是會讓你保持原樣。
敏捷的團隊還是敏捷、導入了 scrum 之後,可以讓團隊更透明;
瀑布的團隊還是瀑布、導入了 scrum 以後依舊是老樣子。
2. 掛著 scrum 皮、骨子卻是瀑布
大約十個工程師的開發團隊、維護一個公司的重要產品,
100% 把瀑布做成 scrum 的團隊,每天有著 scrum 的皮、但在做瀑布的骨。
為什麼我這麼說?
Scrum 為了敏捷而生、敏捷的用意在於,在「改變中的需求、不確定的需求」的環境下,
保有工程師的產出能力。
我待的這間公司有這樣的需求嗎?
沒有。
敏捷強調儘早驗證儘早確定資源是否投入、適時的調整人力資源在產品最需要的方向上。
如果沒有這樣的需求,
Scrum 就是瀑布,因為你早期驗證做完也沒人給你 feedback,
那幹嘛不直接往最終目標瀑布下去就好了?
這公司,有看板有 scrum 有 standup 有 retro,
但 retro 都在聊大家的心情、誰狗怎麼樣、關心一下少數族群(我),
有在跑 scrum ,但最後變成了大家互相關心對方心情的「交談」,
產品方向上有問題嗎?我們下個 sprint 重心是什麼?有沒有什麼要砍、要加的?
沒人在乎。
3. 瀑布與敏捷混合的公司
最後一間公司就比較有意思,
平常的時候很瀑布,但部分的專案可以跑得很敏捷,
這也是我待過最舒服也最有成就感的公司。
絕大多數的時候把 scrum 跑得很瀑布,
隕石砸下來可以、那瀑布就拉長一點,瀑布不想變長也可以,那就砍功能。
而有全新專案、提高盈利項目的時候,
團隊也能跑得很敏捷,盡快做出 MVP、盡快驗證、投資人力在最重要的地方。
必須說,從個人生活的角度,瀑布絕對是比敏捷舒服的方式,
因為你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事情,隕石掉下來就加時間或砍功能,
而敏捷是隨時都在想要怎麼用最小的資源來驗證假說,
假說成立以後,該把資源放哪裡可以效益最大化。
如果可以,我會想要瀑布敏捷兩個交替,
想認真搞產品的時候做敏捷、想讓心力休息的話做瀑布(專注在coding即可),
是我最理想的環境。
作者:
Suleika (Suleika)
2024-11-28 19:26:00大師返璞歸真惹
作者:
Csongs (西歌)
2024-11-28 19:38:00要有feedback才是重點
作者:
yuinami (yuinami)
2024-11-28 19:44:00推
作者:
Arbin (路人_Lv菜逼八)
2024-11-28 19:46:00推
作者:
Ekmund (是一隻小叔)
2024-11-28 19:55:00推這篇
作者:
jackflu (jackflu)
2024-11-28 20:08:00好文推推 感謝分享
作者:
wusbetz (我是白癡)
2024-11-28 20:42:00要敏捷不就為了可以在人才徵召上寫「我們公司跑敏捷我們很潮喔」嗎
作者: andytung444 (龍御天) 2024-11-28 21:46:00
推
作者:
imhaha (嘿嘿)
2024-11-28 23:08:00推
作者:
holebro (穴弟弟)
2024-11-28 23:20:00推推
作者:
APTON (瑋瑋)
2024-11-28 23:29:00推
作者:
dmeiki (熊麻吉)
2024-11-29 00:28:00推
作者: justaID (快樂崇拜) 2024-11-29 01:54:00
推 這篇的心路歷程體會滿棒的
作者: OwOptt (一個轉彎大家都不見了) 2024-11-29 03:07:00
推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4-11-29 06:51:00敏捷或瀑布不是重點,員工有WLB比較重要。臺灣有太多公司只知道毫無意義的瞎卷而已…
作者: umidaisuki 2024-11-29 07:04:00
推
作者:
Lhmstu (lhmstu)
2024-11-29 09:27:00推
作者: gn00672312 (GN) 2024-11-29 09:49:00
推
作者:
koyosky (深呼吸)
2024-11-29 09:50:00推,我覺得你可以巡迴演講了
作者:
aquablue (LostStars)
2024-11-29 10:06:00推
作者:
molopo (mmm)
2024-11-29 10:10:00推
那如果專案owner被主管意見綁架怎辦? 我比如為了滿足各事業體許願而做出來的功能
作者: MelLynce 2024-11-29 13:27:00
推
作者:
APTON (瑋瑋)
2024-11-29 15:14:00如果許願不用付出代價,那遲早變成隕石
作者:
flowerbb (life is a joke)
2024-11-29 17:36:00推
作者:
kyukyu (QQ)
2024-11-29 18:00:00推
作者: Dommgifer (Dommgifer) 2024-11-30 06:10:00
11樓正確
作者: wkwrd 2024-11-30 08:59:00
你已經成為敏捷大師了
很多團隊,大老闆其實才是實質上的PO他會花錢找大師來教團隊敏捷開發跟scrum,但是自己不聽也不參與scrum lol
作者:
sumsum (simon)
2024-11-30 23:38:00推這篇!
作者:
lytt 2024-12-01 13:35:00推
遇過聘請外國Scrum大師進來導入敏捷專案執行一段時間後, 就高歌離席了。留下了一堆手足無措的開發人員,與專案經理。(已將畢生所學傳授給你們,剩下就看個人造化)
作者:
apley (佛渡有緣人)
2024-12-02 01:37:00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適合就是好的
作者:
prag222 (prag)
2024-12-02 11:43:00掛名還是得收個過路費的,哈
作者: GooglePixel (谷哥批索) 2024-12-02 16:32:00
對的 到最後最欠教育的還是PO
作者:
l42857 (~.~)
2024-12-03 10:55:00講的真好
作者:
single4565 (leekdumpling韭菜水餃)
2024-12-04 00:27:00推
作者: vipri 2024-12-04 22:49:00
推
作者:
umii (umii)
2024-12-05 13:39:00推
作者:
Eide (艾德)
2024-12-05 18:54: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