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文章沒人要看,但是說好要PO的還是不要食言的好
不過還是先廢話一陣
讓我對"保障存款上限"胡扯一下好了
政府保障存款的數字,並沒有保障新台幣的購買力
不過對老百姓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反正我們也做不了什麼應變...
只是台灣太多XXXX銀行,除非是掏空...可從來沒倒過~ 奇蹟吧
金管會細節管了一堆,大型弊案也從來沒少過
這單位啥都管的結果...
台灣最有錢的幾群人家裡都有開銀行,不過買銀行股票的人倒是沒賺到什麼錢
以上純屬抱怨...還是言歸正傳好了
上次說到 擔保債券憑證 Collaterailized Debt Obligations;CDO
這發明對貸款銀行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雖然也只是一種資產證券化
不過CDO讓2.5兆美金的不良債權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消失了
次貸的MBS金額大,可是投資等級低
以前優良貸款的MBS可以輕鬆的就賣給美國的退休基金、保險基金、政府基金
次貸的MBS雖然利率高,可是它的評價連BBB都沒有...
but 聰明的投資銀行想到了方法
銀行裡的專家們用"可能違約的機率"將這些債券再做一次垃圾分類 - 也就是CDO
用所謂的信用風險模型
其中風險最低的取名叫 Senior tranche (約佔8成)
次之的取名叫 Mezzanine (約佔1成)
最慘的取名叫 Equity (約佔1成)
投資銀行拿出了最近幾年的資料與高級的數學模型
把過去違約機率與未來的違約機率用精美的運算結果得到無懈可擊的結果
再加上現實中經濟大好、房地產行情飛漲
於是投資銀行的Senior tranche從信評機構中 快快樂樂的拿到了AAA
再來
投資銀行建立了Special Purpose Legal Vehicle ; SPV
註冊在開曼群島這類地方
用SPV把銀行裡的MBS買下來 然後發行CDO
於是 銀行的MBS有人買了,從資產負債表裡消失
SPV發行的CDO屬於AAA,也可以快快樂樂的轉賣出去
以上這些東西,雷曼兄弟、貝爾斯登、美林、花旗、Wachovia、德意志、美國銀行...
它們幹了非常多
那... Mezzanine 跟 Equity 怎麼辦 ?
投資銀行成立避險基金,然後避險基金用高價把最後剩下來的垃圾買走
幸運(or不幸?)的是,在Fed的利率政策下,信貸市場大好、房價大好
次貸的違約機率遠低於預估
而CDO市場也並不常有交易出現,因此這些CDO缺乏可靠的價格資訊來進行估價
而美國的法規允許這類沒有市價的"資產"能夠用數學模型作為評價
......
so 這種高利率報酬、風險低(?)的東西反而紅了起來
避險基金也很順其自然的,再把CDO資產拿去做抵押貸款
拿到貸款再去跟銀行買更多的"垃圾"、然後再拿去抵押
銀行拿到錢再把錢快樂的貸款出去、作更多的垃圾~ (循環)
不過投資銀行為了取信於投資大眾,手頭上還是會保留一些CDO來做廣告
可是對投資銀行來說,這些CDO只拿來收利息實在太可惜了...
於是這個世界中誕生了信用違約交換 Credit Default Swap ; C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