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anLi (IanLi)》之銘言:
: 這是我被問到的蠻開放性問題,細部想想也有不少討論空間,
: 與其私下回覆一人受益,不如把問題丟到板面上讓大家思考
: 討論,集眾人之思考讓思緒更完整。
: 某選股邏輯如下:
: 1.先篩選突破105MA(股票要漲一定會突破突破再突破)
以技術面選股首重形態 若單看一條均線可能會有很大的盲點
看到105天均線 大約是中期的操作週期 應該還要考慮之後大盤的多空走向
: 2.再篩選本益比12以下(之前看Q3台股均本益比約12,且本益比低還可以騙自己是長投)
純看本益比應該是太過簡化
: 3.選股價50元以下,股本15億以上(本金少,便宜的才可以分批買進)
本金少的話 又想要分批建立部位以控制風險 是OK的
: 4.有突破就買進一點
沒意見。
: 5.跌破最近的關卡就賣,來不及賣的就當做長期投資囉....囧...
問題就在這....XD
: 可以請問:
: 1.這樣子的選股或是操作方式,會有很明顯的差錯嗎?
如果說這種方式是結合技術與基本面的操作方法也很怪
沒有技術面上重要的停損點從基本面上又只看EPS
如果之後跌破先前高點呢?會來不及賣除非是連續跌停鎖死巴
雖然我對基本面很不熟目前還在學習當中 要用這種方法說服自已是長投
就長期下來 賠錢是必然的。
: 2.我依此方式選了志超(8213),這支還ok嗎?
8213從今年初開始漲 營收 獲利也從今年開始暴增
那股價的上漲或許就是市場上看好他還能這樣成長下去
要小心之後是否能再這樣下去。
: 3.有不需要很強的基本面跟技術面就可以 24% per year 的方法嗎...XD
: 我先不作答,這些問題可能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問題,以上討論
: 討論。
24%要看本金大小巴 巴非特可能10%就嚇死人了 像我這種小散戶100%也沒什麼感覺= =
單獨強一樣長期下來還能賺到錢 兩種都不強除非運氣好 不然還是賠錢機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