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t money , 預期台幣升值 , 熱錢進入 , 不投資實業 , 只到股市刷一波 ,
獲利了解出場 , 賺台幣差價及股市
幾十年前,40元到25元時期,股市真的是萬人空巷
前個波段也是 , 但是因利差 , 目前看來獲利了結出場了
2. GDP計入企業外國收入 , 但對國內市場幫忙極為有限 , 幾乎沒有新的工作機會
3. 失真的失業率 , 這部份用職訓吸收 , 維持表面 , 失業對政府是很麻煩的事
4. 虛胖的GDP,核四為GDP加項,2850億,但沒任何加乘,沒發一度電,
還反倒浪費了能源,核四這個政策若是40歲以上的人,對於台灣政府會很無言,
想要"分配"也不能這樣弄,國力都被耗盡了 (個人不是核四亦非反核,只針對KMT/DPP
二黨反覆與不負責的政策)
5. 虛胖的GDP,退休軍公教的退撫支出,這部份占了歲出近10%,真是誇張到不行,
但沒有提供任何服務,
有些錢轉到房市,是有爽到建商,但工地工人也只有吃屑屑吧,
分配到下面的人太少,反倒影響到其他人的的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