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loryan ( MorningGlory )》之銘言:
: 如果有任何一個離岸風電的產業分析只看風機本身 那可以不用看了
: 引用美國NREL國家實驗室報告 把離岸風電成本結構整理如下:
: NREL: 2015 Cost of Wind Energy Review
推g大這篇~~
幫補原始資料:https://www.nrel.gov/docs/fy17osti/66861.pdf
(第37頁)
先說結論:
總結現有資料,離岸風電相較於傳統火力的優勢在於:
1.每度發電成本優於火力平均價格,且成本還在下降
2.相較於傳統能源,電價成本大部分最終是付給外國人(電廠,燃料)
離岸風電成本支付給本國人比重大幅提高(見g大文與開頭報告)
對國內經濟有非常大的助益.
3.短期來看,國內製造商,在硬體的成本部分,可分一杯羹(類似國產車那樣)
4.未來數量達到30G以上,能源自主比重大增,抵抗輸入性通膨的能力將大增
劣勢:
1.目前儲能系統尚不成熟,風力無法當基載,
只能像水力那樣負擔降低"總成本&成本波動"的任務.
2.颱風??
3.政府貪汙??(火力跟核電不是也貪?)
想不到了,討厭風電的幫忙補完吧XD~~
: 假設看20年整個運轉生命週期
: CAPEX期初投入成本占55% (包含風機、支援設備、財務成本等)
: OPEX運轉維護成本占45%
: 把CAPEX的55%這部分再細切:
: 風機本身31.8%
: 開發規劃1.4%
: 工程管理1.6%
: 水下結構14.7%
: 港口支援0.5%
: 電氣設施(含海纜)8.6%
: 組裝與架設19.3%
: 電廠商轉0.8%
: 電廠除役5.1%
: 緊急應變6.4%
: 建設財務8.7%
: 保險1%
: 一般來說風機本身成本包含三大部分,結構大概如下:
: (參考Crone Esteat: A Guide to an Offshore Wind Farm)
: 機箱:50%
: 葉片系統:30%
: 塔架20%
: 前文講到機箱裡面的東西 就算全部無法國產化其實也只占不到10%
: 不管是塔架、葉片或水下結構 國外進口划算嗎?
: 更不用說後續的運轉維護 廠商會叫整團外國人留這這邊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