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Afraid (小子難纏 不得安寧)》之銘言:
: 94呀
: 忘記之前好像有一篇文
: 靠技術分析一生富足的大師
: 結果引來一大堆技術派的狂鞭
: 論財報分析 論價值投資
: 當然股神是指標人物
: 我記得怪老子好像說過
: 他當時要切入投資時 直接拿財經系上課用書來讀
: 認為這樣才是最正規的做法
: 巴菲特也是師從葛拉漢嘛
: 所有價值投資的 不管賣書賣軟體開訂閱的
: 也都強調財報的重要性
認同~
: But!
: 既然財報是這麼Powerful的工具
: 要賺也是那些財經系教授先賺啊
: 怎會是這些懂財報的素人在賺?
: 素人再厲害也沒有教授厲害吧
: 但我好像很少聽到財經系教授
: 靠股票賺三億的
: 是這些教授視金錢如糞土嗎?
不是,只是低調不想被知道而已。其他大學我是不清楚,但至少台大財金教授一堆兼任公
司獨董,跟業界關係良好,有很多「業內消息」……
而縱橫股市,勝率最高、sharp ratio最高的投資方法,就是「業內消息」,哪需要分析
技術面、基本面、籌碼面!?
如果是你,你會出來寫書,說你怎樣得到「遊走法律邊緣」的內線,然後爽賺嗎…?
而「業內消息」,可以是第一種,遊走法律邊緣的公司內部最直接的「內線」,一條內線
直接進場。也可以是第二種,由在業界人脈得到的比方五條比較間接的消息,推測出某個
結果,接著進場,完全合法!
關於第二種的案例,請見尼莫大文章,準確推測出寶成併購寶勝:
<寶勝國際,這次沒錯過> by銀行家尼莫
http://nemochan.statementdog.com/archives/1164
至於比較學術的教授,可能就沒有消息和缺少投資實務經驗了。而就算精通財報分析、技
術分析、籌碼分析,投資還有心理成分,這與財金專業關係不大。如何理性的決策,相信
大家在各投資書籍都有看到。
整體而言,我並不認為財金教授那麼差。業界派教授有「業內消息」撐腰;學術派教授沒
有「業內消息」,就得跟散戶一樣乖乖投資,但人家光財報分析、投資學知識就屌打散戶
。
除了業界派&學術派的區別,投資也是頗吃綜合型的skill set的,知識點滿、但投資心態
不夠強,還是可能在下跌時攤平攤到畢業的。不過,至少當財金教授不用怕上班會賠錢就
是了~
最後,附上一點 supplement,關於「資訊」在投資的重要性,出自
<哈佛商學院最熱門的投資課>,不想看的直接 end吧~
-
-
-
(1) 重大消息=> 是指可能大幅牽動股價的事前消息,比方決算、新商品、合併與收購、
營業許可、醜聞、經營團隊交接...等等的事前消息。
(2) 是否能提前透過多種資訊管道,比方從網路輿情中,用10條線索拼湊出某件重大消息
?
像是,預測企業併購的可能、預測決算。這在擁有許多業界內消息的該業界人士,是真實
存在的現象。可以從比方5~10條資訊,提前拼湊出重大消息,買進或放空。
(3) 盈餘慣性(PEAD)=> 指企業發部決算時(比方每月營收、每季財報公布),如果低於、
或高於企業的原先預測值,上漲or下跌的情況,會持續數周 ~ 數個月才能消化完畢,並
不會立即反映全部的消息。
(4) 星期五效應=> 比PEDA更為強烈,周五發部決算的企業,其較難反映在股價上,因為
投資人在周五反應較散漫
(5) 主流媒體效應 => 適用於所有重大消息,小眾專業媒體的報導,較難以被市場消化;
主流媒體報導後,則會快速反應至股價上。
(6) 不同企業,何時發布決算的差異 =>
同產業的公司,發布決算時間(每月營收、季財報)點前後不一,但可藉由觀察到同產業之
A公司較早發布的利多決算,先去買同產業之B公司股票,因為不會B公司股價,不會立即
反應A公司的利多消息。
同理,適用於上、下游的公司,像是大客戶 & 供應商,可以藉由觀查C公司的重要上下游
夥伴,較C公司提早公布的決算,來預測C公司股價並先行買入。
[舉例時間]
e.g. 01:以大立光預測APPLE
大立光2018年9月初開始下跌,而APPLE直到10月初才下跌。
https://i.imgur.com/ynAuU7W.jpg
https://i.imgur.com/oZikvfh.jpg
e.g. 02:國內上下游廠商的消息,合法內部消息
這是聽到朋友的朋友的親戚的case XD 他在某公司K工作,從某天開始發現訂單變多了、
工作便忙,但礙於法規,他去買了公司K的上下游廠商,賺到爽
e.g. 03 :銀行家尼莫,提前預測出寶成將併購寶勝
尼莫學會計出生的,運用比較外圍的內線(非寶成or寶勝內部人員的消息) & 公開資訊推
測出來併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