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oelovej (QC)》之銘言:
: 手機排版格式較亂,還請見諒。
: 讀書時的紀錄,找到某國小整理出的日治時代畢業生
: 名單時發現其中有許多台籍生的姓名會加上「氏」,
: 例如:陳氏春花、張氏美惠子
: 詢問該校老師時,老師表示當時是以這種「氏」
: 來代表女生。
: 但在光復後(民國38年)的紀錄就不曾出現這種標示,
: 想詢問大家,用「氏」來區別性別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 又,台灣是從何時開始有這種使用習慣?
: 之後又是是國民政府來台後禁止了嗎?
: 謝謝大家!
: 用「氏」來區別性別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半對半錯
女性姓名中加入"氏"字 一開始目的不是為了區別性別
真正的理由是傳統漢文化男尊女卑
所以女性沒資格正式取名 (不討論皇族或縉紳階級的話) 更沒資格列入族譜
只配用陳氏王氏來稱呼
譬如 你看明代張居正的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張居正
張居正的女兒 只說是張氏
他兒子們的妻子 只說是高氏賀氏等
也有稍微好聽點的解釋是
因為古代中國不喜歡女子拋頭露面 認為外人沒資格知道家中寶貴女眷的名,
所以只有張式高氏賀氏這些面目模糊的稱呼法流傳下來
不管哪種 在今日男女平等 男孩女孩一樣好 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
這些叫法都是守舊的 甚至可說是錯誤的
當然民俗很難立即徹底禁止或改變
所以中間自然會出現一段時間 是女性名字保留了"氏"字,然後再出現真正的名
這個習慣到今天 仍常見於受漢文化頗大影響的越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潘氏金福
嚴格說來 老一輩的中國人也還有這習慣
中國早期著名明星 白光 (藝名 真名史永芬)
https://goo.gl/Jo6qPe
注意看她墓碑 她本人姓名寫成 史氏永芬。對照她丈夫直書 顏良龍
所以你問的日治時期
我認為並非有意地用"氏"來區分男女 只是剛好這習慣可以拿來區分男女而已
: 又,台灣是從何時開始有這種使用習慣?
剛說了 這是中國漢文化鄙視女性的遺緒
因此漢人何時開始移民台灣 (or 原住民何時開始漢化)
就何時開始有這習慣
日本政府來台後 開始近代化的戶口編輯工作
台灣女性的姓名依照當時台灣原有習慣 寫入了戶口名簿
你可以看一下當年的戶口名簿照片
http://blog.xuite.net/chensirtw275/twblog/124310085-日本時代的戶口謄本
只要是女性 後面都多了一個"氏"字
依照現代的感覺 其實超有越南風的 笑
: 之後又是國民政府來台後禁止了嗎?
嗯 我個人認為這習慣不是國民政府來台禁止的
應該只是隨著社會風氣開放 女性地位越來越提升
自然而然消失的
如果 假設 真是國民政府來台後禁止的
倒是國民政府難得的正確決定
: 謝謝大家!
我也謝謝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