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ack01 (jack) 2016-06-12 00:49:00
敝人之見 並未成功 是台灣之普通話與中文教育在日據時被抑制造成的錯覺吧!各台語教會崇拜時司會者之發音普遍慘不忍睹 儘管講道者好很多...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6-12 08:45:00廈門地方出了許多名牧師,如鼓浪嶼的唐崇榮後來到南洋講道.從印尼又又紅到台灣來.台灣也接受了許多牧師,他們用廈門腔調說話,台灣人接受度高.信眾聽得懂,但是有些詞不會像牧師那樣講.若不接受神學院基礎教育,就無法講得那樣標準.現在國語教會挾著強勢語文優勢,逐漸取代了台語教會.在南洋華人地區也有這趨勢.因為華文教育成功.閩南語畢竟難以超越之,對於原住民客家人來說是外來語言.能夠資源統一提高宣教效果的強勢語文就大行其道.在美國華裔地區教會,有新來的中國移民移工,或ABC們,他們也需要有標準聖經本和語文搭配.那時候也許英文就是一種教會語言.信徒比較在意的是信仰本身.對語文並不會堅持用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