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因為要推動「2030雙語國家」,新加坡又成為被借鑑的對象,然而這種「新加坡自助
餐」出現在台灣的公共討論中,到底要借鑑新加坡的什麼,每次都不是很清楚。究竟台灣
人學英語,跟新加坡人學英語,能夠相提並論嗎?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770
吳慶瑞要解決的是,既有的教育制度沒有「因材施教」。在1979年,新加坡政府引入了教
育分流系統。分流系統就是要將學生根據他們的學業成就分流,用不同的課程方針來教他
們。
學生在9歲的時候,會進行分流,成績在前60%的學生會進到正常的雙語組,接受他們接下
來六年的中等教育,接下來20%的學生也會一樣進到雙語組,不過是一個需要再讀八年書
的雙語組,而學業成績最末的20%,則進到單語組,專注用一種語言學習。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770/page2
新加坡的狀況是:英語(教育系統中強勢語)、方言(原有家庭用語)、華語(政府提議
的新家庭用語);華語因為升學考試以英語應考,進入家庭失敗,方言因為不具任何競爭
優勢,轉向英語
台灣的狀況會是:英語(教育系統中強勢語)、華語(原有家庭用語)、本土語言(政府
提議的新家庭用語);我們可以預測的是,儘管台灣應該不會發生華語大量轉向英語的事
情發生,但是在英語成為新的教育系統強勢語的前提上,如果家用語言會轉,也不會轉向
本土語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770/p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