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一個小觀察:「咒之環」與「絕島之咒」

作者: belleyyc (belleyyc)   2014-09-11 03:13:46
※ 引述《zoobox (zoobox)》之銘言:
: 各位文友:
: 響應belleyyc大的提案,
: 因為我自己閱讀比較多的是小說,我來提供一個對比來請教大家,
: 不成熟的地方,請大家包含並指教。
真的非常不好意思,本來應該由版主來建議,本人只是隨意提供想法,
也請大家丟出點子來,這樣可能就會有一些好玩的方式說。可能我推文
講得比較簡化,故在此簡單解釋一下。
我原來的想法是,版主可以隨便丟一個主題,例如zoo大之前提到的
「抗爭」(或者可以不要這麼硬的主題),而大家就可能喚起自己記憶中
的作者、作品,分享片段,分析其手法。A起頭某個片段後,提供自己的
心得想法分析等(先鼓勵閱讀、根據所讀的部份能夠分析、思考、回應),
B就可能回應(對話或認同),也可提出另一個作者的片段回應。兩個不同
的抗爭片段,應該有異同點,這些也會是大家可以討論之處,此時就可能
帶出A與B兩人提到的作者背景、時代等。兩人若是同時代,那我們會看到
相似與/或不同的方式,也可透過這樣的分析,多了解作者一些。兩人若是
不同時代,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看到抗爭的「對象」、「方法」、「時代環
境的變遷」等。會想透過議題是因為,大家可能都讀不同作者的作品,而
有些議題是一直都在(篇幅比重大小而已),這樣大家就仍能有共通的討
論基礎、意見交流,同時又可以透過版友的分享,可能多認識一位作家,
或者同一位作家,但看到不同的想法,如此又可進一步分享、討論等。
Anyway,還是謝謝zoo大。zoo大不用被我的點子綁住喔,可以隨意發揮:)
以下就分享一些個人想法,也請大家不吝丟出看法,謝謝。
: 最近原住民小說家Nakao Eki Pacidal小姐出了一本新小說《絕島之咒》 ,
: 書名讓我聯想到李喬老師的《咒之環》,
: 對內容也很有興趣,就買來拜讀,
: 請文友分享兩部小說對「咒」的想法:
: 兩部小說談的是「咒」的內容各是什麼?
: 這些「咒」的對小說中的台灣或主角的影響是?
: 小說家是否對這些「咒」提出「解咒」的可能和方式?
: 謝謝大家。
: PS1.這些「咒」我想談的是文學與社會意義的,不是法術那些的啦!XD
: PS2.「咒之環」上次沒看完,這次要立志好好看到完!
: PS3.以下引文1與2是覺得很讚的地方,不一定和「咒」的主題直接相關,
: 但仔細想想,又不一定那麼不相關XD。
: 「絕島之咒」 文摘:
: 1.P100:「我不否認他們在贖罪。或許放棄了自己原先的名字,改稱......,
: 就是為了讓這個被他們屠盡的民族能夠延續下去的方法。因為最惡的罪行
: 不是殺人,而是讓死者徹底的被遺忘。但是,贖罪能夠用奪取更多人命的
: 方式來達成嗎?」
不好意思先自白,兩本都沒有讀過,但若單看標題,以及引言1,
再加上「咒」的功能(可以是 1. 「咒語」,驅魔用,2. 「詛咒」),
那該書內容可能牽涉到,某群人把某島/某民族/某些人「妖魔化」
(有害該群人/社會)、要被詛咒的,而後名正言順地進行「驅魔」儀式,
屠殺了不少人?
為了躲避追殺,或存活,被妖魔化的族群就必須要改名,而改名無疑
會去除掉,或說讓人逐步忘掉,民族文化的根,是一種民族文化滅亡。
而迫害者因某種因素悔罪,而想要贖罪(?),手法是再把自己的文化
加在受害者身上,意圖將之「納入」自己的社會文化中,這樣的贖罪
方式無疑是另一種加害,或者說「驅魔」儀式的進化版?這也許會跟
引言3接起關係了([為免被迫害而改的]「名字」成了「金箍咒」,
綁住被迫害者)?
: 2.P106:「荒木看了看這四個年輕人:又強調了一次:『科學,是不能迷信它的。』」
這點跟1之間的關係,是否牽涉到「科學/文明」vs. 「不科學/野蠻」
的關係,也就是,以「不科學/野蠻」之名,加以「妖魔化」,除之而後快?
: 3.P111:「『這些日子以來,你們幾人一定談了不少關於詛咒的是吧?』
: 『是的。』
: 『你或許不知道,這世界最直接的咒,不是別的,就是名字。』
: 『什麼?』
: 『名字。名字就是咒。』荒木說,『我今天才第一次見到你,我知道關於你
: 的,我知道關於你的一切,都是聽Ko san講的,他對你有很高的評價。
: 但是今天我看到你,感覺你落在一個相當極端的咒裡,而這樣強大的咒,
: 恐怕就是被你的名字所限定的人生的意義了。你必須從這個咒裡解脫出來。
: 』
: 高洛洛有點困惑地說:『......這、這怎會是一個強大的咒呢?』」
: 4.P158:「那是因為博雅是個心胸寬大的男人。事實上,本身太懂咒的人,
: 並不很適合解咒,那是因為與咒的本質太過接近的關係。
: 咒術師如果情感太豐富,就會被咒控制,那麼,高明的陰陽師如晴明者,
: 則有情感淡漠的傾向,因此不會被咒控制。至於博雅,他的心是單純的,
: 這樣的心才能夠將解放帶給受困的心啊。」
引言4似乎會牽涉到,我們個人對名字,以及該名所承載的家庭、社會文化
價值觀,的認同程度?認同的越深,就越難脫離其影響?若再放回前面引
言的脈絡,也許有些人比較容易脫開迫害者加諸的緊箍咒,因為他們認同
的比較不是這麼深?
: 怕摘錄太多會影響大家閱讀小說的樂趣,就先摘錄到這裡,謝謝大家!
對不起zoo大,看來個人回應,可能變成了根據zoo大提供的引言在解謎(:p)...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09-11 09:10:00
謝謝回應啊!晚上回家後來回文迴響喔,謝謝。
作者: success0409 (貢糖新衣)   2014-09-11 16:21:00
個人是比較取向以板友自行發揮意見為主,板務們以協助為輔,不影響板面的前提可以多發文討論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09-11 23:56:00
謝謝s版主回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