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html
哲學系是不是只剩倫理學能打了 ???!!!
一個典型的證據是:「科學的哲學」至今出版品堆積如山,但是它們對於推動(或矯正)
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任何的貢獻,也沒有任何出色的科學家曾因為讀過哪一本「科學的
哲學」的經典名著而在研究工作上獲得啟發。因此,「科學的哲學」至今對科學界的貢獻
等於零。同樣地,沒有任何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或建築師曾經從哲學界的「美
學」著作獲得任何重大的啟發,因而「美學」至今對文學與藝術的貢獻等於零。
另一方面,哲學界企圖分析科學的能力極限,為科學劃下不可跨越的疆界;然而至
今沒有哪一條哲學界思辨出來的「鐵律」可以範限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根本問題在哪裡?在於:哲學家不肯認認真真地研究藝術,明明對藝術的了解(深
度與廣度)遠不如藝術家,卻硬是去分析自己腦袋裡貧乏(甚至粗糙、庸俗)的美感經驗
,然後就想要根據這些分析去評量藝術或「美」。這樣的評論,只能迷惑無知的讀者,對
真正有深度與原創力的藝術家根本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同樣地,哲學界談「科學的哲學」時,通常是對科學的認識在深度與廣度上都遠不
如頂尖的科學家,卻硬是去分析自己腦袋裡貧乏(甚至充滿謬誤)的科學知識和概念,然
後就想要根據這些分析去對科學指指點點,當然就顯得極端地不自量力。歷史的事實反而
是: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顛覆了我們對絕對空間、絕對時間與空間連續性的概念——是科學
顛覆了哲學,而不是哲學顛覆科學。
這些案例所凸顯的事實並非「哲學一無是處」,而是:因為社會的高度分工,人類
的每一種心智活動領域都已經發展出專屬的批判性思考與概念分析,其深度、細膩度與嚴
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