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勇營的興盛自湘軍而起,湘軍則由文人儒生創建。後人可能很難想像文人建立的湘軍
為何能夠那麼強大,書中列出幾個原因:
基於知識素養之認識,文人原本不清楚軍事,一旦臨時被迫承擔責任,必然得從兵書中尋
找,並往往能夠從中找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基於文人通武事之關鍵首要在於意志血性,要一介文人投筆從戎,肯定得有極為堅定的意
志,而且湘軍領袖都認為他們的勇氣毅力對於統籌戰局、指揮調度有很大的幫助,武藝則
為次等需求。
基於文人之身體力行與自我鍛鍊,湘軍領袖雖然本是文人,領兵之後都會用心學習戰技,
作戰時往往身先士卒,絕非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
基於文人獨創之規制,勇營並非正規軍,沒有普遍的制度,文人可以把部隊塑造成自己偏
好的模樣,也因此往往能夠變成湘軍領袖理想中的形制。
書中說明文人帶兵,通常重視各種規章和制度,特別是湘軍領袖著重於避免綠營的弊病,
因此規劃必然比綠營為佳。
湘軍的訓練注重體能與技術、紀律與精神,比如說跳高(跳上一丈高的屋頂)、跳遠(跳過
一丈寬的壕溝)、拋火球(目標二十丈遠)、腳上綁沙袋跑步,以及各種武器的演練和打靶
。
團體操練的部分,湘軍主要練戚繼光的鴛鴦陣、三才陣,其實就是二路縱隊和一路橫隊,
多個單位還會演練更為複雜的陣法(ex.四面相應陣)。
鴛鴦陣
●●●●●●
●●●●●
三才陣
● ●
●●●●●●●●●●
淮軍繼承了湘軍的訓練特色,後來改練西法之後有一些改變,像是武器改練洋槍火炮、陣
型改練西洋陣法,其他仍大略相同。
各家勇營的訓練和戰法多有不同,但是同一軍系大致相似,且多以曾國藩的規定為基礎。
戰前計畫,王錱會繪製地圖並召集所有營官討論;鮑超則只和幾個親信營官謀劃,其他各
營僅接受命令並執行。這些情況和統領的偏好、軍系的背景有關係,各有自己的理論。
曾國藩訂下的戰術中,以「站牆子」最為著名、最為重要,講求先佔地步,每到一地必先
築營壘、掘壕溝,白天有兩個時段派三成隊站牆子(站崗),晚上派一成隊站牆子,如此以
圖作戰持久、先立於不敗之地。
在曾國藩訂定「站牆子」之前,其他部隊雖然有夜間巡更、派人巡邏的規定,卻沒有站牆
守望的制度。曾國藩另有開仗之法五條、守夜之法三條。
站牆子其實是一種很笨拙粗糙的臨陣備戰方法,但是如此每營各築一壘(叫做壁、土城或
牆子),讓兵勇手持武器在子牆上面戒備,確實能很有效的防備敵軍奇襲。
李鴻章原本在安徽辦團練,並沒有特別研究戰陣,直到投入湘軍才領悟到站牆子等方法的
重要,因此淮軍一系同樣有此規定。
戰術方面,書中只有提到幾個比較特別的部分:
多隆阿「禮軍」的四方陣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略為鬆散的方陣,外圍勇丁都面向自己的方向(e.g.前排向敵、右排
面右),最前排開火後退到最後排、第二排上前補位,輪流射擊。
(老實說我看不太懂書裡面的圖,無法在這裡解釋陣型變化)
禮軍往往會部署成多個四方陣,再以這些四方陣排出更多變化。這個戰術後來被很多湘軍
派系學去用。
鮑超「霆軍」的大一字陣、二字陣
鮑超的霆軍是湘軍一個很大的獨立派系,一營有六哨,一哨百人,出戰時三成留守、七成
出隊:
/\ /\ /\
|| || ||
左哨 前哨 右哨
後哨 親兵哨 中哨
如此排成兩道各有三個哨的大一字陣(鮑超自己稱之為三才陣)。
又,霆軍的射擊隊型變化也和湘軍各系不同,前排開火之後不移動,讓第二排走到更前面
開火,接下來再由第三排上前開火,如此持續挺進。
(附註:到底哪裡特別了…….歐洲這方法都用幾百年了
可以看下面這個網址,有互動圖解:
http://syler.com/drillDemo/CombinedArms/MsktrRanksFireByIntro.html )
順便提一下,霆軍可能是太平天國戰爭後期湘軍最強的野戰軍了,鮑超經常直接向太平軍
猛攻並得手。當然霆軍如果要防守也是非常優秀,但是就連防守的策略都偏向以攻為守,
可見其傾向。
至於淮軍,雖然剛建軍的時候只是湘軍翻版(還是弱化版本),短短幾年內就憑藉地理優勢
(上海、江蘇)引進西洋兵器,更在光緒初年開始引進後膛槍、德製鋼炮,使用德式操練,
變得和湘軍完全不同。
平捻時期的淮軍有三次慘敗、死了好幾個大將,但是隨著歷練漸多,淮軍骨幹的戰力已非
諸軍能夠相比,特別是在湘軍沒落的情況下。
盛軍全軍野戰布式:
(盛軍是淮軍精銳之一,書中說盛軍後來成為淮軍訓練最好的部隊)
/\ /\ /\ /\ /\ /\ /\ /\ /\ /\
|| || || || || || || || || ||
左營 前營 右營
中軍炮隊 中軍炮隊 中軍炮隊
左營 右營 左營 右營
左軍 左軍 右軍 右軍
左營 右營
馬隊 後營 中營 馬隊
中軍 右軍
前營 中營
馬隊 馬隊
馬步 左營 右營 馬步 後營
小隊 中軍正營 中軍正營 小隊 馬隊
淮軍接受西洋操練的方式有幾種,早期英國、法國的遠東軍曾要求代為訓練,後來李鴻章
覺得洋人這樣是越俎代庖、侵犯主權,不再答應這種要求,而是自行招募西洋軍人來淮軍
裡面當教官,其中不少曾在常勝軍之中任職。
淮軍在接受西洋操練的時候遇到不少困難,因為口令和方式都和傳統的中式操法大相逕庭
,而李鴻章也沒有才能去融合中西操練,不過時間久了淮軍也就習慣了新的方法。
淮軍也曾派遣一些在役軍官留學歐洲,學成回國者會被任命為教官或精銳部隊的指揮官,
對於淮軍的訓練和革新有相當幫助。
書中舉的例子是淮軍剛成立新式炮隊(Krupp鋼炮)的時候,一方面在1875年雇用一名德國
軍官來華教學三年,一方面在1876年派七名軍官去德國留學三年,是中國在役軍官留學的
最早紀錄。
這七人中,兩個提早回國,一個身體虛弱而中途改學製造和海軍,一個剛學完就病死,三
個學成回國。改學製造和海軍那個因為成績很好,繼續深造到1881年才回來,被李鴻章任
命為親兵營統領。
(不覺得很奇怪嗎…..改學製造和海軍,回來還是在陸軍…)
1885年,李鴻章又設立了天津武備學堂,又稱北洋武備學堂,用來教導優秀軍官比較新的
軍事知識和相關技術,並且讓老一輩的淮軍幹將了解新穎的西洋戰陣,課程為期一年。就
讀學堂的學員並不限於淮軍,但以淮軍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淮軍從1873年就因為使用德國火炮而漸趨德式操練,所以北洋武備學堂的
外國教官也多為德國人。
1890年,葉志超(甲午戰爭被打爛那位)在山海觀設立北洋武備學堂的分部,可見當時淮軍
學習西洋軍事技術的渴望。
另外,湘軍、練軍後來也受到淮軍的影響而有西化的情形,直隸練軍更在李鴻章接管後接
受淮軍人員的訓練。
湘軍之中,左宗棠接受西洋和淮軍影響較大,曾國藩則直到晚年才接受淮軍的理念,這是
因為湘軍理念和淮軍不大相同。湘軍是從中國古代兵書中找尋用兵方法,要把中國古代的
兵學推上新的高峰,淮軍則崇尚西洋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