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弄到了一些資料,就順手寫一篇吧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制定了"臨時船舶管理法",政府可以介入商船的建造及運用
在對美戰爭可能性越來越濃厚的1938年,又制定了"國家總動員法",視為開始準備長期戰事
1939年3月,海軍開始研究戰時標準船的設計方案,要求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簡化設計
在開戰前的1941年,海軍艦政本部制定了"第1次型戰時標準設計船"的規範
將戰時型商船分成10類,其中雜貨6型、礦石1型、油料3型不同大小的船隻做為統一規範
建造完的船隻交由各商船會社營運,但由軍方統一調度
1次型戰時標準船基本規格,之後2次型規格跟1次型一樣,但引擎出力和船速都下降
排水量 滿載時 主機出力 最高船速 主機種類
雜貨用 A型 6400 9300 3500HP 15 蒸氣往復/渦輪
B型 4500 6800 2400HP 14 蒸氣往復
C型 2700 4300 1800HP 14 蒸氣往復
D型 1900 2800 1100HP 12.5 蒸氣往復
E型 830 1265 750HP 12 蒸氣往復
F型 490 700 550HP 12 蒸氣往復
礦石用 K型 5300 7900 2100HP 12 蒸氣往復
油料用 TL型 10000 15200 9500HP 18.5 蒸氣渦輪
TM型 5200 7000 3600HP 18.5 蒸氣渦輪
TS型 1010 1250 1050HP 12 蒸氣往復
1次型戰時標準船在設計上比一般商船來說只是略為簡化
包括舷側線調從曲線改為直線、通風管簡化、船體裝備簡化而已
不過就算簡化了,商船的建造速度一直沒達到軍方的要求
開戰前原本計劃要在一年內造出107萬噸,但到1942年10月才作出66萬噸
在建造速度無法滿足軍方要求的情形下,於是海軍開始進行了惡名昭彰的2次型戰標船計劃
1A雜貨船,外觀還是維持傳統線條和佈局
http://imgur.com/t1OvE3J.jpg
開戰一年後的1942年10月,日本商船隊的損失已達115萬噸
這個數字是開戰時總噸位的18%,商船損失率已超乎海軍所想像的範圍
更何況這個時間點,南太平洋戰線對於運補需求吃緊
為了加速商船建造數量,海軍提出了第2階段戰時標準船建造計劃
進行非常規手段的設計方案
生產方針為:
1.廢除二重底、船身線條平直化、船型一致化以方便量產
2.減少船身鋼板厚度以增加載重噸數
3.大量使用電焊作業以提高建造速度
4.不考慮船身耐用度,只能使用1~2年也沒關係
5.主機盡可能高速量產化,用低出力主機也沒關係
其中爭議最大的為第1點的廢止二重底方案
商船業者都對海軍這個顛覆造船業界的方案表達極大的不滿,擺明就是要船員去死
如果船在航行中座礁,甚至是受到近彈攻擊,下場只有沉船一條路
而船型一致化是將戰標船統一改為船尾樓構型,主機一律放在艦尾以騰出載貨空間
這個造型一般都是油料船在用的,在2次型的雜貨船也改用這個構型
只不過後移的只有主機和煙囪,艦橋仍設在艦舯部位(A.B型)
C型以後的都跟油輪一樣是後置艦橋(但仍有例外船隻)
2A雜貨船,可以看到線條簡化很多,輪機也放在船尾以騰出載貨空間
http://imgur.com/PcTm9FS
由2A雜貨船改成油料船的2AT油料船
http://imgur.com/7Lg1xKf
2TL油料船
http://imgur.com/CR7qavF
2MT油料船
http://imgur.com/2CfcG3c
另外為了增加建造速度,2次型採用了模組化建造法
將船身切成幾個大區塊,分別施工後再運到組裝廠用電焊進行最後的焊接工作
以美國的自由輪為例,從起工到下水平均在2個月左右,如用傳統造船法的話需要7~8個月
但日本因工業能力不足,全艦只有1/3~1/2是用模組建造,大部分還是傳統造船法
2次型粗糙的造船方式也讓船員抱怨連連
因電焊技術及鋼材品質不良,加上省略了水密試驗
在航行中吃水線下的船壁滲水是家常便飯
船員一律都是打地鋪....應該是說睡在鋼板上,下雨時還會有雨水滴進來
2次型為商船造艦計劃的重點,為此也對於各民間造船廠進行工作分配
有大型艦建造經驗的三菱長崎、川崎神戶、川南香燒島三家負責2A型及2TL型的建造工作
石川島、三菱玉野、三菱下關負責2B型及2TM兩種中型戰標船
雨館船渠及名村造船負責2D型戰標船,剩下的就交由其他小型造船廠負責
同時也在1943~1944期間另外開設6個新的造船所
最高峰時有39家公司63個造船所,共有149個船台可以建造1000噸級以上的戰標船
可年產323萬噸,扣掉海軍建造和維修自家艦艇之後,大約還剩下220萬噸的生產力
在戰爭其間共生產了936艘2次型,其中E型就占了592艘,是所有型號中最多的
這樣看起來是很多,但是美國的的自由輪在大戰期間就生產了2300萬噸,3100多艘
有著平均一年就可以產出460萬噸的恐怖生產力
由於2次型船速和結構上的缺陷
1944年6月起針對A.B.TL三型船艦進行主機及船身更新工程
主要是更換較高出力主機,讓船速增加2~3節,增設防水隔倉,增加船隻生存性
經過改造的被稱為3次型,但在戰況吃緊的情形下僅僅只有30艘完成
而在1944年12月起,另有換裝驅逐艦用主機的4次型改良計劃
對象為2次型的E.F兩種小型戰標船,目標是讓船速達到18~19節,但是完工數量極少
1941/12~1945/8的商船建造量(一般商船及戰標船)
建造數 建造噸(千噸)
1941 25 72
1942 133 423
1943 433 1124
1944 660 1583
1945 52 166
合計 1303 3368
1~3次型戰標船建造數(4次型資料過少不列入)
1次型 2次型 3次型
建造數 建造數 建造數
雜貨用 A型 3 165 8
B型 16 0 3
C型 34 0 0
D型 22 103 14
E型 14 592 0
F型 21 0 0
礦石用 K型 20 0 0
油料用 TL型 23 33 5
TM型 26 43 0
TS型 5 0 0
合計 184 936 30
732418噸 2291420噸 165493噸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在戰爭中期,海軍對戰標船是比較重視1000噸級的E型戰標船
主要用來進行短距離人員和物資輸送,這也反映在1943~1944的南太平洋戰線上
由於戰爭末期缺少油料船之故,性能算不錯的1K.2A型有幾艘被改裝成油料船
前往新加坡.婆羅洲等地搶運石油回日本
這些搶運用船隻有些把主機改裝成蒸氣渦輪或是柴油機以增加船速
型式也會加上"T"作為識別,如1KT/2AT型
另外戰標船還有特殊用途的幾個型號
如鐵路運輸用的W型、空母用特TL型、陸軍用的M及ES型,以及克難型的水泥戰標船
W型是因應津輕海峽的物資運輸而特別建造的
原本鐵道部就曾經因鐵道輸送船數量不足而向海軍請求給予4艘的配額
但海軍以鐵道用船非標準型船隻為由拒絕鐵道部的請求,表示最多就只能給D型戰標船
但D型戰標船的運送能力僅僅只有正規鐵道船的一半不到,也回絕了海軍的提案
直到中途島一役之後,為了讓北海道的煤礦加速運回本州,海軍終於同意鐵道部的提案
自1942年12月開始建造鐵道用W型戰標船,船名為第五~十五青函丸
但因終戰之故,實際上只建造到第十二青函丸而已,都交由浦賀船渠建造
http://i.imgur.com/kegaotP.jpg 第九青函丸
特TL型為海軍為了海上護衛作戰而應急用的護衛空母
由1TL/2TL兩型戰標油料船修改而來,搭載機依配屬軍種不同而有差異
特1TL型的しまね丸和大滝山丸配備海軍九三式練習機充當反潛機(後者未完工)
特2TL型的山汐丸和千種丸則是搭載了陸軍的三式指揮連絡機充當反潛機(後者未完工)
http://i.imgur.com/tJNJUYA.jpg しまね丸
陸軍用M型則是兩棲登陸艦あきつ丸的後繼艦,僅有熊野丸一艘
ES型是陸軍用的登陸機動艇,類似LST的艦種
http://i.imgur.com/V72xfRV.jpg 熊野丸
水泥戰標船是鋼材不足下所產生的應急船隻,由舞賀工廠提出構想後交由民間建造
規格比照E型戰標船,由大阪武智造船所建造5艘,船名為第一~五武智丸(實際只造4艘)
當中只有第三武智丸在1945年觸雷沉沒,其他三艘都到戰後被做為防波堤使用
http://i.imgur.com/GAKc0Qy.jpg 第二武智丸
相關的船隻照片和經歷,個人是推薦這邊
http://homepage3.nifty.com/jp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