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1940:法國陷落》相同,本篇心得也是源自於戰史版的產物。幾年前在戰史版有
篇討論納粹主義的文章,後來陸續也有閱讀或參與到一些版上關於二戰時期納粹暴行
的文。而那些文章助長了我對這段歷史時期的興趣,也間接讓我閱讀到了這本出色的
原文書。是以,在寫完這本書的書評後,便也同步將拙作回饋到戰史版上來。
這篇文章談的主題可能比較特別些,與戰史的關聯或許也不若《法國陷落》般那麼的
直截了當。不過既然希特勒和史達林兩位先生都是戰史版上的常客(?),且在這本
書的主題當中,也擁有許多與戰役後方(有時候根本就在戰役之中)發生的事情相關
,參與者亦往往混雜了武裝部隊與半武裝部隊,是以我覺得還可以算得上是與戰史相
關。如果有違反版規之處,也煩請告知刪除。
◎含插圖的原文將刊載於「說書│Speaking of Books」,轉載煩請註明出處
※網頁好讀版:https://goo.gl/Gvj68M
──────────────────────────────────────
原標題:
行過東歐的死蔭幽谷,讀《血色之地: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歐洲》
(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
加害者:納粹與蘇聯在「血色之地」上的屠殺性政策
一九三零年代初,由史達林所領導的蘇聯為了促成俄羅斯的工業化與「現代化」,而選擇
透過農村集體化勞動的方式,對其治下的烏克蘭(以及其他附庸國)進行自我殖民。然而
,以「五年計畫」為名的農村集體化生產不只沒有增加農村生產量,反而產生了浮濫虛報
與消極怠工的現象,並最終導致糧食嚴重短缺。面對帝國內的糧食不足,史達林選擇了犧
牲烏克蘭人民的政策,決定優先將徵收的糧食運往俄羅斯。收成遭到奪走的地區紛紛在一
九三二、三三年間爆發了大饑荒。僅在烏克蘭一地,便有超過330萬人慘遭餓死。而史達
林的應對之道是,將烏克蘭當地的共產黨當作應負責任的替罪羔羊,予以清洗整肅。
由於大饑荒削弱了蘇聯統治的穩定性,加上擔心會有外國勢力藉此機會入侵蘇聯,史達林
決定從蘇聯內部找出「潛在的敵人」。這樣的「擔憂」遂促成了接下來幾年發生的數波恐
怖大清洗活動。而身為帝國境內少數族裔的烏克蘭人、波蘭人與猶太人,則在這波整肅當
中遭到了嚴厲的清洗。在全蘇聯總計七十萬名的大清洗政治受難者中,有超過三十萬人是
在「血色之地」上被殺害。
為了鞏固元氣大傷的政權並擴大自身在東歐的勢力範圍,史達林很快的就與來自西方的另
一名獨裁者達成了合作。一九三九年,納粹德國與共產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
約的第一個受害者,便是位處兩國正中間的波蘭。波蘭隨後便遭到德、蘇兩國的瓜分。
http://i.imgur.com/Ti1jEiJ.png
國土慘遭納粹德國與共產蘇聯瓜分的波蘭
吞併東波蘭的蘇聯,很快便著手進行將東波蘭改造為蘇維埃附庸國的任務,其首要之務便
是除去波蘭的菁英智識階級。蘇聯祕密警察(NKVD)開始大量進駐東波蘭,逮捕各種「可
疑份子」,通常是政治人物、醫師、教師、受過高知識教育的人,或將他們送往古拉格,
或未經審判就槍決。
最能突顯蘇聯此種斬首意圖的,莫過於其對待波蘭戰俘的方式。蘇聯刻意釋放了其所俘虜
的波軍士兵,僅將受過教育的軍官階層扣押,並將這批人秘密處決。其中規模最大者,即
為卡廷森林大屠殺。有超過兩萬名波蘭菁英在一九四零年春天遇害。
無獨有偶,在山的另一頭瓜分西波蘭的納粹德國,也將毒手伸向了西波蘭的上層菁英分子
,儘管是出於不同的意識形態緣由。在希特勒與納粹的種族秩序觀中,波蘭人只配當作日
耳曼人的勞工與奴隸,而波蘭作為一個國家自然也不該繼續存在。於是乎,特別行動隊(
Einsatzgruppen),也就是納粹德國所組織的特別祕密警察們,便開始大肆搜捕西波蘭的
知識分子。而這些遭到逮捕的人,則和他們東波蘭的同胞一樣,面臨了殘酷的命運。
僅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這段期間,就有二十萬波蘭智識菁英階層死於納粹德國與蘇聯
兩國佔領下的政治迫害。
除了消滅統治階層外,佔領了波蘭的納粹德國,還遇到了另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
猶太人。儘管早在二次大戰爆發以前,希特勒就揚言要解決德國國內的「猶太人問題」,
然而,當時猶太人在德國所佔的人口比其實是十分稀少的。隨著德國的領土逐漸東擴至猶
太人長期居住的波蘭地區,其轄下的猶太人也瞬間從原本的三十萬不到,暴增至兩百餘萬
。而這在納粹頭目的眼中,自然成了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納粹所想出來的暫時方
法是,把境內的猶太人大量趕到位於波蘭境內的猶太人聚居區(ghetto)裡面做苦工,並
期待有一天能夠擺脫他們。
由於聚居區環境不佳、過度擁擠且過度勞動,在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間有上萬名猶太
人死於營養不良與疾病。
一九四一年夏天,希特勒背叛了史達林。納粹德國為了奪取所謂的「生存空間」而入侵了
蘇聯,開啟了血色之地的下一階段。在希特勒眼中,蘇聯所控制的龐大歐俄領土,正好符
合其對「生存空間」的構想。在這個構想中,用閃電戰迅速地擊倒蘇聯只是實現「生存空
間」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所謂的「飢餓計畫」(Hunger Plan),即是像史達林對待烏克蘭一樣,將東方
領土地糧食物資徵收殆盡後,放任幾百萬人餓死。
第三步則是「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即是把原先控制在聚居區的猶太人再
往東方驅趕,並放任他們自生自滅。
最後,再將該地原本的人餓死或趕走之後,納粹德國還意圖派出境內的日耳曼人到東方進
行殖民墾荒,將這塊生存空間打造為某種納粹版的美國西部,此即為「東方計畫」
(Generalplan Ost)。
孰料事與願違,納粹的狂想曲出了個意料之外的錯誤。閃電戰並未徹底摧毀紅軍的抵抗能
力,蘇聯也遠比納粹所想要的還要堅韌。然而,戰場上的挫敗並未讓納粹打消野心。
儘管未能如預期地在整個烏克蘭大規模實施「飢餓計畫」,但是納粹仍舊準備好用同樣的
方式來對待開戰之初所俘虜的三百萬名紅軍戰俘,以及列寧格勒等幾座久攻不下的城市。
戰事的拖延同樣也替「最終解決方案」帶來麻煩,因為如此一來便難以辦法將境內的猶太
人「遷移」到仍舊是戰場的東方。然而,希特勒與其黨羽仍舊擬出了另一套方案。在有了
東線戰場大規模屠殺(蘇聯統治底下的)猶太人的經驗後,納粹已經準備好要用「更有效
率」的方式屠殺其境內的猶太人。
就這樣,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變成了波蘭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以及猶太人的血色之
地。在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東線戰場裡,有420萬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
人,包括戰俘與平民,遭到德國蓄意的政策餓死。另外540萬猶太人則在這段期間裡,在
納粹的「最終解決方案」下遭到子彈或毒氣殺害。除此之外,面對抵抗越來越激烈的蘇聯
紅軍,以及佔領區內頑強的游擊隊,納粹德國亦時常會對其佔領區的人民採取「報復行動
」。在一九四五年納粹帝國覆亡前,又有七十萬白俄羅斯與波蘭平民因此遭到殺害。算算
從一九三三年的烏克蘭大饑荒迄今,總計已有高達一千四百萬人在血色之地上失去了性命
。
然而,血色之地上人民的苦難並未結束於此,他們仍要接著再次面對捲土重來、同樣是占
領者的蘇聯。許許多多生活在此地人們的苦難故事,還得要等到一九九零年代蘇聯政權垮
台後,才得以重見天日。
*****
http://i.imgur.com/zGM9xFd.jpg
《血色之地》的作者提摩西‧史奈德
長久以來,西方主流史學界對於二戰時的大屠殺研究,仍相對偏重於德國方面的史料。然
而,對精通十一種語言、特別是東歐各語言的史奈德來說,過去的取向儘管可以理解且不
易避免,卻有可能會限縮我們對那些悲劇事件的認識,並讓人無法對納粹與蘇聯政權的暴
力本質,有著更全面的理解。
史奈德在2010年出版的《血色之地》中,將歷史舞台的中心放到了相對冷僻的東歐,試圖
將研究者們所關注的重心向東推移。而這樣子的書寫,除了可以讓大眾對納粹與蘇聯的所
作所為,在規模與本質上有更多的認識之外,其所採取的跨國界、區域式的研究取向,亦
有助於讀者在理解東歐的歷史上,跨越國族的藩籬。
當然,即便將關注的焦點拉往東歐,這仍然不是事情的全貌。史奈德的《血色之地》並不
試圖成為一本詳盡的大屠殺參考書。這本書所記述與反映的,比較多仍是長期研究中東歐
歷史的史奈德,其個人的關懷。誠如一些評論者指出的,這類血腥大屠殺並不是從二十世
紀中葉才開始,且發生在一九三零、四零年代歐洲的血腥屠殺,也不是只有發生在史奈德
所定義的「血色之地」。在當時的南斯拉夫,在高加索地區,乃至於相對來說在暴力程度
上較為「平和」的西歐,都仍有許多可怕的事情在上演著。儘管有著這樣的問題,史奈德
在《血色之地》所做的嘗試仍舊是重要的一步。[2]
不可諱言的,即便是二十世紀中葉發生在西歐的悲劇歷史,對於今日生活在臺灣的我們來
說,往往都已足夠生疏遙遠。那就更不用說在語言與文化上,有著更深隔閡的東歐歷史了
。《血色之地》帶我們行過了東歐的死蔭幽谷,讓我們有這個機會,跟隨史奈德優美感人
的筆觸與怵目驚心的文字,去認識上個世紀中,發生在這塊土地上,血色斑斑的悲慘過去
。
http://i.imgur.com/a6wzgd5.jpg
戰爭結束之後,人們急著想要忘記過去的慘痛回憶,以展開新的生活。圖為一九四五年的
波蘭首都華沙
著名歐洲史學家,同時也是史奈德良師兼益友的東尼‧賈德(Tony Judt),曾在其鉅作
《戰後歐洲六十年》裡,這麼描寫歐洲人在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時的心態:「有許多後來
將以令人不安的方式重現人們腦海的東西,在那時遭刻意遺忘。」對那些生活在這塊血色
之地上而仍能倖存到戰後的人們,這句話或許十足貼切。
或許,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此時此刻正在閱讀《血色之地》的讀者。或許,在翻過一頁又
一頁的血染的書頁後,讀者難免逐漸變得麻木。畢竟生活在承平時代的我們,並不容易捕
捉作家筆下的那份實感。或許,當我們闔上書本、閉上雙眼時,腦海中只能依稀記得有一
千四百萬人就這麼死了。我們遺忘了那些令人不安的情境,只記得最後所「產生」的數字
。
然而,史奈德再次提醒我們,這樣做並不夠。有些事情不該被遺忘。
那名幻想著食物的男孩叫做約瑟夫‧索伯列夫斯基(Jozef Sobolewski),約瑟夫一家有
六個人都死於烏克蘭大飢荒,而其中一名倖存的兄長則死於隨後到來的恐怖大清洗;那位
想著妻子的年輕人也有個名字,叫做史丹尼斯‧維根諾夫斯基(Stanishlaw Wyganowski
),他和他的妻子瑪麗亞(Maria)因為波蘭族裔的身分而在恐怖大清洗中受到牽連;亞
當‧索爾斯基(Adam Solski)則是那名被迫交出婚戒的波蘭軍官,日後他的日記會伴隨
著數萬名冰凍的遺體在卡廷森林被發現;住在列寧格勒的俄羅斯女孩名字叫做坦尼亞‧薩
維切娃(Tania Savicheva),令人遺憾的是,她未能如同她在日記中所寫下的那樣,熬
過二次大戰;寫信給父親道別的女孩,珍妮塔‧維西妮亞史嘉雅(Junita Vishniatskaia
),則和母親一起死在明斯克郊區的溝壑間。
在這趟考驗人性的閱讀之旅接近尾聲時,史奈德重新檢視了其在篇首所提到的那些受害者
們。不同的是,這一回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受害者會留下弔念者,殺人者卻只會留下數字。」史奈德寫道。他拒絕將血色之地的受
難者化約成一個簡單好記的「死亡人數」,或者是各國國族記憶裡的「烈士」,因為那樣
只會「犧牲每一個人的獨特性」,更是在「把人命化約為數字」,而這正是納粹和蘇聯政
權在幹的事。「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只是個統計數字。」雖然史達林並未說過這
句時常被錯誤引述的話,但是他所領導的蘇聯政權與希特勒的納粹政權所做過的事情卻與
這句話本身相去無幾,都是在把活生生的人變成冷冰冰的數字。史奈德嚴厲拒斥這樣的觀
念,一如他譴責將東歐變成血色之地的納粹與蘇聯政權。
史奈德希望他的讀者都能夠記得這些受害者。不是記得那龐大但卻空洞的數字,而是記得
約瑟夫、史丹尼斯、亞當、坦尼亞與珍妮塔,以及每一個與他們一樣,曾經活過但卻被人
以暴力奪去的生命。末了,史奈德以充滿人性光輝的筆觸,擲地有聲地呼籲:
「了解這些數字背後的來龍去脈,以及將它們還原成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是我
們每一位學者與人本主義者所無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我們做不到,那麼希特勒與
史達林就不只是影響了我們的世界,還左右了我們的人性。」
──────────────────────────────────────
註:
[2] Jacques Sémelin, “Timothy Snyder and his Critics” 此文整理了提摩西‧史
奈德的《血色之地》在史學界所引起的幾個爭辯議題
http://www.booksandideas.net/Timothy-Snyder-and-his-Criti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