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不好意思 在此請益一下
: 清軍不戰而逃的原因到底是為何
: 若是依plamc的書 似乎原因是戰術失利
: 若依宗澤亞的書除了戰術陳腐外 缺少鬥志也是主因
: 又有版友提出清廷已經叫不動軍隊
: 但之前的太平天國或是清法戰爭
: 情形也未像甲午戰爭這麼慘
: 故請益的是 真正的原因到底為何??
: 是因為之前戰敗士氣低落
: 還是本身精神戰力已經不高
: 或是清朝體制在當時已經指揮不動軍隊??
: (或是兼有之)
: 感恩^^
我翻了一下書,發現戚其章在《走近甲午》一書中也認為清軍還能打,
並且認為清軍在戰爭過程中開始摸索陣地戰以外的策略,
還認為如果甲午戰爭繼續打下去清軍有可能會佔上風。
然而戚其章的一些論述讓人不知所措,比如他提及宋慶等清朝將領的部隊有擴編,
但是卻沒有去分析擴編的狀況、單位的來源是什麼,就直接說是兵力大增;
關於清日兩軍的士氣也只用少許論據去做貿然的推斷。
宗澤亞在書中則比較仔細的分析了不同的因素,
可以看出清軍在後勤補給、情報、軍紀、醫療、宣傳等各方面都存在缺陷,
隨著戰爭的進展,清軍和日軍在各方面的差距愈來愈大,已難以扭轉。
回到你問的問題,從很多案例都可以看出清軍士氣低落、欠缺紀律和訓練,
原因包含既有部隊體系的腐敗,以及戰爭後期大量徵募訓練不足的新兵,
這兩者都是在甲午戰爭前就惡化的問題。
註:甲午戰爭前夕清廷防軍練軍共計約34萬,戰爭期間徵募約61萬新兵。
舉例來說,宗澤亞在〈兵站體系〉一節提及曾國藩創制的長夫制時,稱之為典範,
但隨後又描述清軍在鎮壓太平天國後的陸軍改革時輕忽後勤的重要性,
使得各省的部隊沒有統一且良善的管理方法。
也就是說,清朝在太平天國之戰結束後、甲午戰爭爆發之前,
又開始出現許多弊病(或者說進步不足),因此逐漸遜於日軍,並在戰爭中顯露出疲態。
清軍在指揮上的混亂與派閥有關,但是應該還沒到完全叫不動,
畢竟戰爭後期增調的援軍不少來自南方或內陸,
不過在調度的過程中確實出現很多交通、補給或決策上的困難。
: ps:附上plamc的見解:
: http://plamc.pixnet.net/blog/post/27343774
: 可以發現,清軍除了旅順以外,基本損失並不大,這是因為旅順以外的每場會戰都並非潰
: 滅,而是主動徹退居多。事實上,大多數會戰中,若清軍死撐,日方會傷亡慘重。
清軍前線十多萬兵力,陣亡約一萬人、被俘數千,確實仍有相當兵力。
然而,清朝全國火炮總計約1700門,戰爭過程中已被俘超過500門(前膛炮不計),
在戰爭尾聲的田莊台戰役中,清軍砲兵更在一小時內被擊敗、丟失全部四十門火砲,
在春天冰雪融化後已經難以阻止大規模的進攻了。
註:日軍在開戰前有大約300門火砲。
: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時的清軍不習慣迂迴穿插的戰術,一被迂迴就主動徹退(同樣的狀
: 況也出現在韓戰時的美軍,初與解放軍接觸時,戰線一處被穿插就全線後徹「拉平戰線」
: ,導致不戰自退,一口氣退了老遠)此外,中方存有利用「冬將軍」的戰略,在平壤失守
: 後,有意引日軍深入,讓其受凍,只是清軍對「冬將軍」的威力高估,入冬的確遲滯了日
: 方作戰,但並未完全阻止日軍的行動,使日軍一路挺進。
不太對,日軍在冬季確實難以在遼東進攻,山縣有朋還因為作戰失利被叫回國內,
但是日軍轉攻山東、在威海衛殲滅北洋艦隊,從而使清朝的戰略局勢急遽惡化;
日軍在遼東的僵局也在進入春天之後得以重新有所進展。
: 自海城之後,清軍開始發動數次反攻,到牛莊時抵抗激烈,顯示並非畏戰。清軍將領有利
: 用地型使日方受困於半凍河流因而傷亡三百多人的作戰行動等, 顯示中方作戰指揮官仍
: 有相當臨場反應能力 並非「顢頇」。
清軍的部分軍官確實作戰英勇頑強,有時候也能有不錯的表現,但整體來說還是不足,
而且海城和牛莊都不是清軍表現良好的案例,清軍五次反攻海城都以失敗收場,
牛莊戰役的清軍則是在無處可逃的情況下於巷戰中殺傷不少日軍,但最後仍是慘敗收場。
大抵來說清軍在小規模戰鬥中時有優秀表現,但是在大兵團作戰時多被擊敗,
結果就是日軍每每在苦戰後仍能突破清軍陣線。
==
附帶一提,宗澤亞在書中有提到說日軍計畫在直隸作戰中投入的兵力是
步兵80個大隊(X560人)、騎兵14個中隊(X159人)、野戰砲兵40個中隊(X111人)、
工兵13個中隊(X126人),(加起來有五萬多人、火炮80門,不含軍伕)
日軍預期要在平津地區對抗清軍約20萬人。
戰爭末期在直隸的清軍大概有13萬人(399營4哨),有一些部隊還在路上(2~3萬?),
加起來應該沒辦法達到20萬,除非清朝能緊急另外調兵。
我蠻好奇如果真的打下去,直隸會戰到底會有什麼發展的。
附註:
我上一篇說清軍無力再戰可能有點誇大了,單看這兵力應該還是能抵擋一陣子,
只是確實很難扭轉劣勢,除非日軍登陸直隸之後在平津地區被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