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英美遠征軍的一戰洗禮 [20]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10-01 18:46:11
美軍第二師的血淚教訓
1918年六月七日、八日,美軍繼續向貝勒森林的南面攻擊,雖然美軍步兵逐漸學會多運用
機槍和小火炮,由於炮兵一直沒有提供計劃性的高強度火力支援,這些攻擊都沒有太大進
展,美軍官方教導的「步兵獨力戰鬥」顯然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針。
德軍在貝勒森林的岩石地形和樹叢間靈巧的部署了許多據點,如果沒有用炮兵發射彈幕掩
護步兵前進逐步清除這些防禦工事,只靠步兵挺著步槍和刺刀往前衝,實在很難取得有效
的戰果。
由於蒂耶里堡和貝勒森林有美軍防衛和反擊,德軍向蒙迪迪耶─努瓦永方向(突出部最西
北側)的攻擊遭到延遲,結果在九日推進六英里之後被法軍反擊而失敗。美軍在戰術上雖
然表現不佳,在戰略上仍有些許貢獻,德軍在美軍面前的單位損失也不輕,以至於德軍派
出增援來替換。
六月八日,美軍第二師在已經付出三天的血淚教訓之後終於受不了,該師的炮兵旅旅長向
師長要求不但要限制每次攻擊的規模,還要提供更高強度且有計畫性的火力支援──這正
是英、法陸軍推薦的戰術。
九日開始,美軍第二師和法軍借調給該師的炮兵開始提高射擊的頻率,並且開始設計提供
步兵掩護的炮擊計畫。
十日凌晨三點半,美軍第二師創造了該師的許多第一次,第一次發動整整一小時的高強度
準備炮擊,第一次使用了徐進彈幕來掩護攻擊、每兩分鐘提高一百米,也是第一次派機槍
連(12挺)來提供步兵前進時的彈幕掩護。此處指的用機槍提供掩護是指部署機槍到比較趨
前的側翼位置,向敵方陣地進行縱射,和炮兵實施的盒狀彈幕一樣,可以用來阻止敵軍增
援。
這次的營級攻擊因為火力較為充分而相對成功,第二師在攻擊結束前的二十四小時內發射
了28,000發75mm炮彈、6,000發155mm炮彈和12,000發榴彈炮炮彈,此使美軍在該次攻擊只
陣亡八人、受傷二十四人,卻有著攻擊前兩天都沒能達到的進展。
由於法軍一直想要撤走借調的炮兵,美軍第二師急著在法軍抽手前達成貝勒森林南側的肅
清,於是在六月十一日發動了又一次攻擊來解決側翼的德軍陣地,這場攻擊雖然也有炮兵
的掩護,但是實施上比較困難,因為現在美軍已經在森林裡,炮兵需要比較精確的定位才
能避免誤擊。
十一日的攻擊同樣算是比較成功,但仍比前一天更為艱難,美軍這次傷亡了大概兩百人,
很多德軍躲在掩體中而沒有被炮火殺傷,美軍得用迫擊炮和自動步槍來壓制他們。美軍在
這一天打下了貝勒森林的東側,俘虜德軍四百人和三時挺機槍,然而並沒有成功進一步往
北推進,德軍仍掌控著森林北側。值得一提的是,美軍部署的機槍彈幕據說殺死了非常多
的德軍。
美軍第二師的榮耀
「美軍第二師可以被視為一個很好的師,即使還不是一個攻擊師。」
~ 德軍在貝勒森林戰役後的報告
由於過度樂觀,美軍第二師的許多軍官草率的認為德軍已遭嚴重打擊,只要師屬炮兵繼續
提供支援,很快就能攻佔整個貝勒森林,但是他們其實根本就沒有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德
軍手中其實還有大半個森林而不只是一小塊。美軍仍有少數軍官比較準確地蒐集了正確的
情報,可是大多數人不願相信。
十二日開始,美軍繼續向前推進,經過激烈的交戰後逐漸佔領了北部,但直到十五日都沒
有推進到森林的西側,更在艱苦的戰鬥中因為德軍的反擊而有退卻的情形。這四天的攻擊
因為比較分散且缺乏統整,炮兵的支援也不太充分,美軍的傷亡又再次提高。
十五日傍晚,美軍第三師的第七旅開始增援和替換海陸第四旅,此時美軍第二師已經承受
了七千人的傷亡,而位置偏東的美軍第三師因為只有協助法軍實施有限的攻擊而損失較輕
。由於美軍預期貝勒森林內的德軍傷亡已經頗高,他們預期第七旅部署完畢後很快就能佔
領森林。
然而,第七旅在十九日部署完畢之後很快就發生了和海陸第四旅一樣的慘劇,二十日開始
的攻擊由於炮火的運用不夠充分,僅僅四天內第七旅就有四分之一的人員傷亡,並且進攻
幾乎沒有進展;海陸第四旅則在二十二、二十三日開始重新返回最前線。
海軍陸戰隊在二十三日的攻擊因為缺乏火力支援而徹底失敗,美軍炮兵和觀察戰局的法軍
高層認為美軍必須更加重視炮火,再一次向第二師師長施壓。二十四、二十五日的攻擊中
,美軍第二師回復到以火力為優先考量的計畫性攻擊,法軍167師也提供了師屬炮兵的援
助,最後終於攻佔了貝勒森林。
由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貝勒森林戰役的犧牲奉獻極高,並且主要的戰果都由海陸第四旅打
下,這場戰役的榮耀就被歸給了海軍陸戰隊,美國的媒體更宣傳是海軍陸戰隊擊退德軍、
拯救巴黎,但這就使得美國陸軍感到不爽,第二師的第三旅一直在保護海陸的右翼且接管
了更多的戰線,過程中陣亡超過三百人、受傷1,400人,第三師的第七旅也在增援的過程
中傷亡相當慘重。
為了給予美國陸軍同等的榮耀與宣傳,美軍下令第二師延長在前線的時間,並且派第三旅
在七月一日向瓦烏克斯(Vaux)這座位於貝勒森林東南方的小鎮進攻,法軍這次在第二師的
右翼派出法軍第39師同時進攻,第39師是法軍的另一個攻擊師,是為了確保第三旅攻擊順
利而在六月底調來的,替換了原本位於該處的第十殖民地師。法軍還另外提供了軍屬炮兵
支援。
對瓦烏克斯攻擊之前,美法聯軍光是準備炮擊就長達十二小時,徐進彈幕也持續了九十分
鐘,此使美軍在半小時內就攻佔了這座小鎮。美軍此次攻擊投入兩個營,傷亡僅328人(陣
亡47人),被攻擊的德軍卻陣亡254、受傷162、失蹤510(大多數是被俘)。這場行動與六月
六日同樣派出兩個營卻死傷破千相比有非常明顯的進步。
美軍攻擊順利同時也是因為德軍在當天已經開始主動撤離位置太過孤立的瓦烏克斯,反而
是39師投入的一個團雖然從側翼進一步威脅了瓦烏克斯而使美軍的進攻更加順利,本身卻
因為遭到德軍集中兵力反擊,直到七月二日都沒有完全佔領目標的204高地。
攻佔瓦烏克斯在戰術或戰略上沒有太大意義,但是美國陸軍仍能藉由此一行動來證明自己
有能力實施攻擊並擊敗德軍,而且也顯示出美軍有能力從經驗中學會教訓,戰術大有進步

1918年七月四日,法國政府決定特別歡慶美國國慶,並且讓AEF挑出第二師的幾個連到巴
黎參加閱兵,展示這些被宣傳為成功保衛巴黎的美國大兵,提振民間對AEF的評價與信心
。同一天,美軍第二師終於完全被從前線替換下來,防線由美軍第26師接管,不過經歷血
戰後已成勁旅的第二師仍駐紮在接近前線的地方,以防萬一。又,同一天,AEF第一軍軍
指揮部正式開始掌管下轄單位的指揮,這是美軍自南北戰爭結束以後第一次指揮師級以上
的大兵團。
美軍第二師能夠變成AEF最強步兵師不是偶然,他們在六月一日到七月十日這段期間總計
有9,700人的傷亡,期間的補充人員比傷亡少了2,400人,但最終仍得以占領整個貝勒森林
。這樣的高昂代價換來的是該師徹底領悟了現代戰爭的要領,使第二師的素質甚至凌駕於
訓練更久的第一師之上。
雖然美軍的戰術依然不是特別好,但是美軍第二師和第三師在這三十五天內重創了德軍的
四個師,代表著美軍已有能力對德軍造成比較顯著的威脅,這讓德軍頗顯震驚,他們原本
以為美軍要等到更晚才能形成戰力。
得不償失的德軍攻勢
第三次埃納戰役中,法國第六集團軍的英法部隊遭到突破後旋即向後迅速潰退,雖然乍看
之下非常狼狽而危險,實際上卻是德軍取得初步的大勝之後很有效的做法,德軍在過度延
展之後很快就開始又一次陷入後勤的災難,而且法軍在五月三十一日開始構成有組織性的
戰略防禦而不再匆促投入各單位,結果德軍在衝出皇帝會戰最大的進展之後仍停滯下來。
布呂歇爾─約克行動的戰略攻勢到六月四日就差不多結束了,雖然戰術性的攻擊仍持續至
六月六日。這場攻勢雖然看似輝煌,實際上卻是德軍戰略上的大災難,原本只打算推進至
韋勒河的德軍竟一路推進至馬恩河,最前鋒位於蒂耶里堡和多爾芒(Dormans)之間,結果
造成一個始料未及的困境。
貴婦小徑一開始不被當作德軍的主攻方向其來有自,這個區域的公路、鐵路和河運大多是
東西向,不利於德軍往南推進;此地東西向的主要鐵路位於漢斯(Reims)和貢比涅之間,
完全位於法軍手中;南北向的主要鐵路則位於蘇瓦松(Soissons)和拉昂(Laon)之間,但
1917年德軍後撤至齊格飛防線(i.e.興登堡防線)時把沃克賽永隧道炸掉了,這條路於是斷
在一半。
如果德軍真的想要在埃納地區主攻,那他們就應該撥出更多兵力去攻擊漢斯,然而魯登道
夫心繫北方、不願調太多兵力到太南側,直到五月三十日才因為後勤太過困難而決定分兵
攻擊漢斯,但準備不充分而失敗。德軍確實奪下了蘇瓦松─拉昂一線,但是沃克賽永隧道
並沒有辦法迅速修復,而且蘇瓦松位於法軍的火炮射程之內,不斷遭到炮擊,所以這條鐵
路沒什麼用處。
此外,布呂歇爾突出部的西側是一片有很多森林的區域,協約國部隊可以在維萊科特雷
(villers-cotterêts)和貢比涅的林區集結兵力而不被輕易發現,德軍因此時時處於遭到
反擊的威脅之中,必須在這個突出部放置大量兵力才能防禦漫長的防線。
苦於後勤和過度延伸的德軍只有兩個策略可以選擇,第一是撤退,第二是發動更多攻擊來
改善突出部的後勤與地理狀態。魯登道夫選擇了後者。
轉捩點
前面我們曾提到德軍在六月八日向蒙迪迪耶和努瓦永一線進攻,那正是皇帝會戰中魯登道
夫發起的第四波攻勢「格奈森瑙(Gneisenau)」,取名同樣來自於普魯士在拿破崙戰爭時
期的名將。這次行動又被稱為馬茲河(Matz)戰役。
格奈森瑙行動對德軍是另一場災難,不論是戰術或戰略上都是。這次攻勢從一開始就在協
約國的預料之內,因為德軍如果不願撤出突出部,就很可能沿著突出部的側邊攻擊以改善
狀態。早有準備且防禦戰術更為純熟的法軍成功迅速將德軍擋下,德軍並沒有取得任何有
意義的戰果,僅推進了區區數公里。
魯登道夫攻勢的前三波攻勢雖然都沒有讓德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且在戰略上有弊端,但是
格奈森瑙行動是德軍在皇帝會戰中首次發動大規模攻勢而遭遇嚴重挫折。德軍確實稍微擴
展了麥克爾和布呂歇爾的突出部,但是並沒有佔領貢比涅,也沒有解決任何戰略弱點。
此外,魯登道夫在比較南方發動的攻勢原本的用意是把英法聯軍的主力往南拖,但是因為
福煦堅持把部分戰略預備隊留在北方,德軍判斷還不是在北方發動「哈根行動(Hagen)」
以打擊BEF的時候,麥克爾和布呂歇爾行動的戰略意圖落空。
1918年六月是一戰西線轉捩點的前夕,德軍已經在戰略上失敗,但是魯登道夫拒絕承認失
敗並收縮防線以延遲戰敗,他甚至拒絕承認德國在軍事上已經難以取勝,反而下令要往更
南邊發動攻擊,堅持試圖把協約國的戰略預備隊吸引到南方、準備實施他苦心謀劃的哈根
行動來一舉擊敗BEF。
魯登道夫沒有考慮到他的對手是同樣崇尚進攻的斐迪南˙福煦,也沒有靜下心來研究法軍
於六月十一日在貢比涅周邊發動的區域反擊。下一波攻防將是德軍毀滅的開端。
(待續)
作者: poorjoy (牙籤)   2016-10-01 19:00:00
頭推
作者: slightwing (後欽春期的詩)   2016-10-01 20:30:00
法軍終於要反攻了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6-10-01 21:25:00
脖推
作者: gametv (期待著今天)   2016-10-01 22:23:00
感覺美軍打近距離作戰蠻強的?
作者: nickro1990   2016-10-01 22:26:00
推,無腦擴張的要守不住了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10-01 22:55:00
會不會是英法德陣地戰打久了;次刀戰也退化了?假如把1914精銳陣容的BEF穿越到1918;說不定評價更高?
作者: capitalofz   2016-10-01 23:38:00
初生之犢不畏虎躲坑裡對峙三四年真的消磨意志
作者: gundam01 (....￾NN N￾N I
法國士氣在1917年就磨掉了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6-10-02 00:10:00
美軍當時是憑著血勇之氣還處在一股作氣的狀態吧?
作者: molukino (偶不是帥哥QQ)   2016-10-02 01:18:00
怎麼感覺有點萬歲衝鋒的意思..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6-10-02 01:20:00
日軍是死到自己人都受不了還要繼續衝鋒
作者: fetoyeh (小葉)   2016-10-02 03:03:00
跟萬歲衝鋒不太一樣 日本人搞這套搞到變成一種信仰一戰美軍就單純是...太菜了(?)
作者: amurosheu (Oberleutnant Amuro)   2016-10-02 12:49:00
魯登道夫實在是齁....
作者: ImprovingMe (改善自己)   2016-10-02 16:17:00
怎麼感覺不管攻擊還是防守,德軍的交換比都差不多?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6-10-02 19:13:00
就...已經沒士氣也沒幹勁了,wiki有寫皇帝會戰把精銳拉出來組成突擊部隊但其它單位並沒有很好的學習這些突擊技巧,結果打到後面突擊部隊傷亡過大但後頭還有充分部隊的步兵師沒有辦法頂替前面部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