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貨幣發行制度

作者: afv (魁羽)   2016-10-16 20:18:51
台灣貨幣發行史可以參照這篇{台灣貨幣與物價長期關係之研究: 1907年至1986年}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TaiwanMP.pdf
時期分為:
1.1897年以前的混亂期
這一時期台灣流通的通貨包含各種貴金屬貨幣及日本領台之後的日本銀行劵,第25頁即描述:
"在日本貨幣尚未在民間建力信心之前,台灣地區形成了兩個貨幣集團,一是日人之間與總
督府機關之間的專用日幣,一是台人之間依然通用過去的秤量貨幣。為了鼓勵日銀券的使
用,總督府於1896年4月指定繳納政府公款時必須使用日本貨幣。但一開始時,因一般民眾尚未習
慣,因此台人一得到日銀券,大多立刻兌換銀幣,以致在台人之間,日銀券不能以其面額價值流
通,日銀券與銀幣之間產生貼水。"
2.1897年到1931年的金本位時期
此時日本本土改行金本位,但台灣在初期仍與中國(使用銀幣)有大量貿易往來,使台灣銀行劵曾保持一段時日的銀本位。
直到1904年因台灣的貿易對象轉為日本,因此開始發行金本位的台灣銀行劵,1909年開始只限用金本位的台灣銀行劵。
此時的台灣銀行劵可依規定去台銀兌換金幣或日本銀行劵(另一個金本位貨幣)。
金本位制的概念在於透過允許民眾持貨幣兌換黃金來驗證所謂的黃金準備,因此台銀這時期維持著鈔劵發行額4成以上的黃金準備以應付可能的提領。
但同一時期,台銀在發行規則中亦可以在日本大藏大臣的允許下發行"限外發行",即在無準備下的發行。
3.1932年至今的管理通貨時期(即信用本位制)
從1931年起日本廢除本土的金本位制,同時禁止朝鮮銀行跟台灣銀行辦理金幣的兌換。台灣地區自此脫離金本位制度, 進入管理通貨制度。
信用本位制在戰後為舊台幣採用。在二戰及戰後初期(1945-1949),統治台灣的政權均有大量發行貨幣以動員物資作戰,惡性通膨即起源自政府持續大量印鈔以融通支出。
新台幣剛建立時有回歸金本位制的狀態,設立黃金儲蓄存款制讓民眾拿新台幣兌換黃金,但到了1950年7月重新出現"限外發行",1950年12月27日取消黃金儲蓄存款制,民眾無法再拿新台幣兌換黃金,因此新台幣又回到信用本位制。
金本位制中的黃金擔保是透過民眾可持貨幣去兌換黃金來檢測,則新台幣目前並非施行金本位制,央行所持黃金外匯與發行新台幣的能力均為進行市場操作的政策工具,以無明定多少黃金外匯來發行一定額之新台幣。
也就是說假如今天政府又遇上大量持續性財政赤字,第一時間可用黃金外匯去付款,但是隨著黃金外匯的消耗,若"無法"以徵稅或發行國債融通赤字,則只能開始大量發行新台幣以應付,那戰後初期的惡性通膨也會重新降臨。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0-16 21:34:00
感謝詳細解惑
作者: williamsky (放慢自己的速度)   2016-10-16 23:26:00
想請問一下,目前線上有資料庫可以查詢1949~1951之間的政府財政支出嗎?我搜尋了檔案管理局的電子檔,不知道是不是關鍵字不對,搜不到相關記錄。謝謝。
作者: afv (魁羽)   2016-10-16 23:50:00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hst/hst.html我前面連結的論文,從後面附的參考文獻應可找到資料不過連結中的財政統計提要是從1950年開始,1949年的只有省級
作者: williamsky (放慢自己的速度)   2016-10-17 00:47:00
太感謝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