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fenser (☆機械式天秤☆)》之銘言:
其實這篇文章滿有趣的
以一篇想挑戰幾乎是公認二戰蘇軍朱可夫以下第一人,科涅夫元帥的文章來說
似乎是拿著傳統蘇聯宣傳卻想翻案科涅夫元帥的軍事才能
有些有趣的細節反倒證明科涅夫元帥的軍事才能是超過羅柯索夫斯基元帥的
: 以二戰蘇聯三位參與攻佔德國的紅軍元帥(朱可夫、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來說,
您似乎忽略了當時還算是德國本土的東普魯士與奧地利?
從勳章看來,維也納與柯尼斯堡,在當時的大本營來看是是與進軍今日的德國本土同級的
: 朱可夫身為副最高統帥,指揮莫斯科防衛戰勝利奠定他紅軍將領第一的地位。
: 從莫斯科防衛戰後,朱可夫一直是擔任大本營代表、而非直接指揮方面軍的司令員。
: 史達林格勒會戰勝利時,朱可夫因功升上元帥,但實際上當時他正在北線列寧格勒,
: 南線大本營代表的工作大多是華西列夫斯基在做。
想翻案史達林格勒朱可夫的貢獻,這些證據是不足的
42/8 朱可夫就提出在史達林格勒周圍反擊的計畫 並且得到史達林的同意
最早提出天王星概念的人,總該給他一定的功勞吧
同時,朱可夫並非只在北線。當南線天王星反擊時,中線也正在火星反擊
(恩,正好負責指揮之一是等下的主角科涅夫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