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原本分段沒分清楚讓FW誤會了
並不是在說大和=鐵烏龜
而是在於 大和的定位較偏向鐵烏龜的定位 偏向決戰 即是處於相對低速的位置
想像一下如果大和削減防禦 並把航速拉到30節 是否可以採取更多樣的使用方式?
儘管在二戰新造艦中 戰巡/戰艦的分法在名詞上漸不存在
然而實際定位上還是有這種狀況的
美國的Iowa/蒙大拿組合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儘管都是"戰列艦"
而文內所提的其他幾艘船
北卡南達的航速來源有些意思
北卡設計時主要預想敵其實跟當時的金剛有關係-第一次大改後的金剛 航速26節
所以北卡也是有一些偏向對抗敵人前衛艦隊的定位
而南達科他起先則是的以決戰為定位核心
結果起先的設計是16inch "23節" 因為他們的假想敵航速是22節
之後發現長門的航速可以到25節 才拉高航速...
(這些內容請參閱N.Friedman U.S. Battleship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位於285頁的內容
https://imgur.com/J4yGMtb
所以你就知道北卡/南達儘管結果看起來不像是前衛決戰組合 航速太接近
但是原先其實是類似Iowa/蒙大拿組合的
原因出在金剛一改後降速 結果誰知道後來又二改增速 北卡就囧了...
而南達設計到一半 才發現對對手判斷有誤...
至於KGV..我的看法是因為英國佬的BB需要填補 另外噸位上也有限制 所以才選了這樣一個
比較中間的航速方案
看後來的獅和前衛都是能上30節
還有QE這玩意不是同期生拉XDDD
而且當年QE這玩意其實把費舍爾氣得半死 因為他覺得那航速真的不夠用
也很尷尬 高不成低不就 不過日德蘭海戰到是起碼有所幫助
畢竟也是靠其航速才能好不容易追上貝蒂...總比其他的好
另外講到大和 其實可以說說藤本超大和 有很多人相信這東西是費舍爾理想中的形式
超重砲 高航速 放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