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西方角度看晚明遼餉效能 [5]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8-02-25 13:22:49
晚明的火力瓶頸(續)
明軍的對手是善用弓矢又能衝鋒陷陣的滿蒙精銳,車營武器卻是佛朗機、三眼銃、滅虜炮
,無怪乎長山之戰中雖「巋然不動、從容應戰,齊發槍炮」,仍以大敗收場。在同一時期
的東歐,車兵的標誌性武器是能發射三、四盎司(85~113g)子彈的重型鉤銃,百米外即可
貫穿四毫米厚的鐵甲或十公分厚的木材,後金的楯車和鎧甲都難以抵禦。[1]
明清鼎革之際流傳於東亞的單兵火銃,威力最強者或為斑鳩銃與交銃。考慮到清軍入關後
最嚴重的慘敗就是在桂林、衡陽吃了交銃的虧,關外明軍之所以奮勇應戰仍一敗塗地,軍
械無力應是一大因素。前段所提的鉤銃,其槍管與交銃、斑鳩銃長度相仿,只是口徑更大
、槍身更重、威力和後座力也更驚人,因而必須安在車上或牆上來使用。
早期的明軍鳥銃槍管長三尺(90cm)、子彈重三錢(11g),在一百公尺外僅可射穿一毫米厚
的鐵甲,對於能抵禦箭矢的滿州鐵甲而言效果有限,也因此後來加長槍管和威力;槍管不
足兩尺的三眼銃就更不待言。孫承宗編練的步兵每車有六人用三眼銃,對滿州的鐵甲與戰
車無法造成明顯威脅,徒然浪費人力物力,徐光啟就曾建議完全汰除三眼銃。[1][2]
孫承宗規劃編制的車營重武器中,佛朗機在近距離或能撂倒敵人,但是有效射程受到後膛
工藝問題限制;滅虜炮炮管較短,發射霰彈的威力恐怕不足。[3]
步兵與車營的合理武裝
隨著車兵在崇禎年間逐漸顯示出無法與滿人抗衡的弱點,明軍試圖加強騎兵戰力,然而在
蒙古各部落陸續被皇太極攻略後戰馬始終不足。明軍的問題出在應具備強大防禦力的車營
始終無法展示出阻擊能力,又存有部署緩慢的弱點,不但在長山之戰以大敗收場,松錦之
戰中更是先在前哨戰受重創,而後被包圍殲滅。[4]
在不用戰車的步兵方面,盧象昇的編制雖然一個兩千人的營有百數十門炮,又有為數不少
的銃手,火器裝備比例仍顯偏低。同時期的西歐步兵編制,銃手編制接近三分之二,實際
上往往達到七、八成;盧的編制中銃炮手僅約五成,更別提所用銃炮多為舊式。[1][5]
茅元儀曾計畫每個六千人的車營(步騎合營)裝備四門紅夷炮、十二門大銃,但是面臨炮少
營多的窘境;實際上天啟年間明朝就已取得三、四十門紅夷炮,只是過半部署在關內,並
未悉數投入關外與後金交鋒。[6]
雖然前文提過孫元化希望十五營各四千人、十六門西洋大炮有些困難,他建議的鷹銃一百
、鳥銃一千兩百其實與同時期的鄂圖曼步兵不無相似之處。當時的土軍習慣在戰車上施放
火炮和重型火銃,部分步兵則持輕銃(即明朝的嚕密銃)在車後成數列輪流起立開火,也有
部分步兵使用弓箭。土軍也裝備一些數十到一、兩百公斤重的小炮,不過十七世紀時已顯
過時,新鑄的輕炮多在五百公斤上下(約八百斤),彈重約3~4磅;較重的新鑄火炮則以
1200公斤左右最多(約兩千斤),發射約8磅的炮彈。值得注意的是鄂圖曼陸軍17世紀的火
炮比例中,輕型火炮的比例比西歐更高,或可視為東歐、西亞的車營作戰標準。[7]
茅元儀估計紅夷大炮每門需要50人,次一級的大炮則每門需25人,包含裝備火銃或弓箭的
護衛士兵;戚繼光和孫承宗都編制戰車可裝備佛朗機兩門,一門需要三人操作。
崇禎年間,明軍關內外各營多在兩千人之數,頗合歐洲旅級步兵。如果裝備徐光啟說的八
門大銃,即為200人;孫元化說的1200挺鳥銃、100挺鷹銃,合計1300人;剩下的五百人持
冷兵器,則火器裝備比例約75%。
萬曆年間戚繼光的薊鎮編制中,輜重營約兩千人、裝備約八十輛車。假使車營是重裝部隊
,或可裝備茅預期的四門紅夷炮、十二門大銃,合計五百人、16輛車。剩下的約64輛戰車
如果分別裝備兩門佛朗機,則需炮手近兩百人。剩下約1300人與前段火銃數字相符。
營數與火炮數估計
步騎合營 X 6:步兵六千,騎兵一萬兩千
騎兵營 X 4:騎兵四千
步兵營 X10:步兵兩萬
車營 X 3:步兵六千(崇禎年間關外維持三個車營)
總和 :騎兵一萬六千,步兵三萬兩千,和之前計算的目標差不多。
野戰軍重炮數量(假如騎兵沒有重炮):火營60+車營48=108門
前面估計關外共需兩百門重炮,則關外八城平均可分配到11門重炮(史實的寧遠)。
孫承宗12車營、騎兵八營的火器 =>本文計算結果
三眼銃 27,776挺 =>c. 6,000挺
鳥銃 3,072挺 =>c.23,000挺
滅虜炮 1,344門 => 432門
佛朗機 3,072門 => 384門
戰車 1,536輛 => 240輛
數量推估完之後,接下來要算成本。
[1] Warfare in Eastern Europe, 1500-1800;The Cossack Military System as
Described by the Sieur de Beauplan;Ottomans, Hungarians, and Habsburgs in
Central Europe
[2] Nomic板友有許多文章非常值得參考,另外可參考The Knight and the Blast
Furnace一書的穿甲能力分析。對岸網友曾有相關的討論:
http://dq.tieba.com/p/2369513898
[3] 〈明末薩爾滸之役的潰敗與西洋大砲的引進〉
[4] 《明代戰車研究》
[5] The Later Thirty Years War;Naseby 1645;Dunbar 1650
[6] 〈歐洲沉船與明末傳華的西洋大砲〉;〈吳橋兵變:明清鼎革的一條重要導火線〉
[7] Ottoman Warfare 1500-1700;Ottoman Warfare 1453-1826;Firearms and
Military Adoption: The Ottomans and the European Military Revolution,
1450-1800;Ottoman Artillery and European Military Technology in the
Fif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8-02-25 13:54:00
作者: Swallow43 (絕對領域命者)   2018-02-25 14:05:00
好文好看有推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18-02-25 14:45:00
作者: Sirctal (母豬母豬 夜裡哭哭)   2018-02-25 14:53:00
那我想問 同期的西方可以擋下後金嗎?? 好奇同樣的人數來看的話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2-25 15:10:00
如果沒有運糧問題,後金才不會那麼難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2-25 15:20:00
同樣人數 歐洲屌打後金吧 東亞都是以人數取勝為主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8-02-25 16:01:00
算一下防線的距離多長去比對歐洲幾個帝國應該可以推算補給消耗不過這幾篇比對,明朝的火力已經明顯缺乏了,火力充分的帝國要抗衡還是有比較好的機會
作者: a33356 (Slaanesh's Champion赤卡)   2018-02-25 16:43:00
張飛打岳飛上升到國戰等級就會有一堆變量,設定的情況是1.一支(人數相當的)歐洲遠征軍來到東亞,由明庭負擔後勤和維護運作經費2.一支歐洲遠征軍來到東亞,由母國負擔後勤和維護經費3.後金和遼地整個搬到東歐去
作者: jzbobby   2018-02-25 16:44:00
好文
作者: a33356 (Slaanesh's Champion赤卡)   2018-02-25 16:45:00
4.歐洲某國或整個歐洲搬到東亞來都擠?這四個不同情況結果會差很多啊
作者: FMANT (OE)   2018-02-25 18:13:00
奇怪了 那沒有馬的李自成又怎麼說呢?朱元璋打蒙古人的時候 有靠這些東西嗎?
作者: ilric (雪!!!)   2018-02-25 18:22:00
朱的騎兵不是很強?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8-02-25 18:34:00
李自成的主力是騎兵...
作者: MKAngelheart (夏。初雪)   2018-02-25 19:45:00
就算器械精良 戰意不足 交戰紀律不佳還不是一樣全線潰敗...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5 20:52:00
三眼銃,管短威力小只適合威嚇民亂射出後,只能當長柄槌子打人遇到訓練精良不易動搖的後金沒啥用關外城池只配11門紅夷砲後期大概無力寧遠只靠11門敗後金,是對方沒紅夷砲後期清軍在關外能集中數十甚至百門例如錦州城,完全壓倒性火力差距守軍只有10~11門自然士氣低落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8-02-25 21:01:00
後金打松錦的時候紅夷炮才40~50門,入關前夕才破百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8-02-25 21:21:00
器械精良不一定必勝,但對武器和工事有信心,像雅克薩或熱蘭遮城,就可以在壓倒性數量的攻擊下久撐器械不精良往往只是整個指揮/後勤體系都出問題的末端現象。反過來說正常的國防體系不會讓一線野戰軍拿窳劣兵器。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2-25 23:04:00
曹變蛟都被人忘記了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2-25 23:22:00
樓上的意思是?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2-26 01:07:00
不是都在說明軍野戰戰力低落,但曹變蛟領殘軍敗將還差點幹掉皇太極,戰意跟能打的可能實際上沒有那麼差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8-02-26 06:34:00
請問抬槍是不是就是交銃或是鉤銃?我覺得三眼銃適合當騎兵的手槍,反正騎在馬上本來就打不準 不如多打幾槍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09:26:00
曹那種少量自殺性突擊,對戰局沒影響只是清軍過度輕敵,沒料到狗急能跳牆就算戰力低落,大軍湊出少量死士不難但這種跟神風特攻一樣的很難有成就。缺糧時洪主張全軍突襲,但眾將却戰主張回寧遠就食,還不待軍令自行突圍各部人馬混亂自相踐踏之後被擊破,殘兵逃回松山城固守被圍到死,才有曹軍在別無選擇下果敢夜間突襲,就算失敗也少些人吃飯
作者: Nomic ((Nomis))   2018-02-26 10:40:00
大推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18-02-26 11:26:00
大推++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18-02-26 14:10:00
明軍的財政跟補給是否能支應西方式的重炮?又,火力問題擺在眼前,為什麼當時人會反覆犯相同的錯誤?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6 14:37:00
奮勇殺敵只是個案,問問你自己,如果你是明朝軍人你有什麼動力跟誘因去奮勇殺敵?先撇開雙方從小在軍事方面的訓練不說,光戰意就不能比就像台灣人組足球隊能不能踢贏巴西隊?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15:02:00
明朝是一敗再敗,資金都拿去重建軍隊各城火炮並不多,而且重炮雖能守城,但後金大膽從蒙古地盤遶道入塞劫掠。這讓想投資重炮堅城的明軍很尷尬。有點類似馬奇諾防線被繞過....已被清軍用機動性掌握主動權。1629第一次入塞時還算是軍事賭博1630年代多次入塞就是當家常便飯了結果過半軍費投資關寧錦防線只能防守卻不能阻止清軍繞過而劫掠北京郊區整個首都圈像是機動部隊的提款機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8-02-26 16:37:00
經濟力甚強的宋明,軍事機動力和火力卻都輸元清中原或華南國家是不是制度和資源整合上有很大問題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16:49:00
南方有長城與城池可依賴,心態本來就偏守勢,關外民族時時面對各族威脅不夠積極強悍就直接消失掉了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6 17:16:00
先天文化上的問題,但這些民族入關之後爛的也很快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17:46:00
中原舒適圈太廣大,一輩子不用離開,世代舒適且遠離威脅,就滿腦只剩享受即使邊疆外患戰敗,也是遠的要命無感反正周圍都是小邦,打不贏就封王招安甚至送錢糧叫敵人回家,幹嘛打仗。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6 18:16:00
所以解決外患最好的方式就是送錢+貿易但總有憤青覺得一定要打到底
作者: geniusroger (神犬小威)   2018-02-26 19:16:00
外行人請問渾河之戰野戰明軍真的有至少在前期(清軍未拿到明軍守城大砲)擋住清軍的衝鋒嗎?如果有的話又是怎麼做到的呢?粗淺印象至少浙兵也是靠車營火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20:53:00
送錢+貿易其實也沒解決外患因為胃口會越養越大,不給不行。但對於當時政權來說,能拖延就算成功因為即使以後再打也是下一代的事1621渾河明朝川浙軍是少數精銳很有戰意一開始打的不錯,但這種精銳很難練成,用在消耗戰打光就沒了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8-02-25 21:54:00
作者: Swallow43 (絕對領域命者)   2018-02-25 22:05:00
好文好看有推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18-02-25 22:45:00
作者: Sirctal (母豬母豬 夜裡哭哭)   2018-02-25 22:53:00
那我想問 同期的西方可以擋下後金嗎?? 好奇同樣的人數來看的話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2-25 23:10:00
如果沒有運糧問題,後金才不會那麼難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8-02-25 23:20:00
同樣人數 歐洲屌打後金吧 東亞都是以人數取勝為主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8-02-26 00:01:00
算一下防線的距離多長去比對歐洲幾個帝國應該可以推算補給消耗不過這幾篇比對,明朝的火力已經明顯缺乏了,火力充分的帝國要抗衡還是有比較好的機會
作者: a33356 (Slaanesh's Champion赤卡)   2018-02-26 00:43:00
張飛打岳飛上升到國戰等級就會有一堆變量,設定的情況是1.一支(人數相當的)歐洲遠征軍來到東亞,由明庭負擔後勤和維護運作經費2.一支歐洲遠征軍來到東亞,由母國負擔後勤和維護經費3.後金和遼地整個搬到東歐去
作者: jzbobby   2018-02-26 00:44:00
好文
作者: a33356 (Slaanesh's Champion赤卡)   2018-02-26 00:45:00
4.歐洲某國或整個歐洲搬到東亞來都擠?這四個不同情況結果會差很多啊
作者: FMANT (OE)   2018-02-26 02:13:00
奇怪了 那沒有馬的李自成又怎麼說呢?朱元璋打蒙古人的時候 有靠這些東西嗎?
作者: ilric (雪!!!)   2018-02-26 02:22:00
朱的騎兵不是很強?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8-02-26 02:34:00
李自成的主力是騎兵...
作者: MKAngelheart (夏。初雪)   2018-02-26 03:45:00
就算器械精良 戰意不足 交戰紀律不佳還不是一樣全線潰敗...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04:52:00
三眼銃,管短威力小只適合威嚇民亂射出後,只能當長柄槌子打人遇到訓練精良不易動搖的後金沒啥用關外城池只配11門紅夷砲後期大概無力寧遠只靠11門敗後金,是對方沒紅夷砲後期清軍在關外能集中數十甚至百門例如錦州城,完全壓倒性火力差距守軍只有10~11門自然士氣低落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8-02-26 05:01:00
後金打松錦的時候紅夷炮才40~50門,入關前夕才破百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8-02-26 05:21:00
器械精良不一定必勝,但對武器和工事有信心,像雅克薩或熱蘭遮城,就可以在壓倒性數量的攻擊下久撐器械不精良往往只是整個指揮/後勤體系都出問題的末端現象。反過來說正常的國防體系不會讓一線野戰軍拿窳劣兵器。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2-26 07:04:00
曹變蛟都被人忘記了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2-26 07:22:00
樓上的意思是?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2-26 09:07:00
不是都在說明軍野戰戰力低落,但曹變蛟領殘軍敗將還差點幹掉皇太極,戰意跟能打的可能實際上沒有那麼差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8-02-26 14:34:00
請問抬槍是不是就是交銃或是鉤銃?我覺得三眼銃適合當騎兵的手槍,反正騎在馬上本來就打不準 不如多打幾槍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17:26:00
曹那種少量自殺性突擊,對戰局沒影響只是清軍過度輕敵,沒料到狗急能跳牆就算戰力低落,大軍湊出少量死士不難但這種跟神風特攻一樣的很難有成就。缺糧時洪主張全軍突襲,但眾將却戰主張回寧遠就食,還不待軍令自行突圍各部人馬混亂自相踐踏之後被擊破,殘兵逃回松山城固守被圍到死,才有曹軍在別無選擇下果敢夜間突襲,就算失敗也少些人吃飯
作者: Nomic ((Nomis))   2018-02-26 18:40:00
大推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18-02-26 19:26:00
大推++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18-02-26 22:10:00
明軍的財政跟補給是否能支應西方式的重炮?又,火力問題擺在眼前,為什麼當時人會反覆犯相同的錯誤?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6 22:37:00
奮勇殺敵只是個案,問問你自己,如果你是明朝軍人你有什麼動力跟誘因去奮勇殺敵?先撇開雙方從小在軍事方面的訓練不說,光戰意就不能比就像台灣人組足球隊能不能踢贏巴西隊?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6 23:02:00
明朝是一敗再敗,資金都拿去重建軍隊各城火炮並不多,而且重炮雖能守城,但後金大膽從蒙古地盤遶道入塞劫掠。這讓想投資重炮堅城的明軍很尷尬。有點類似馬奇諾防線被繞過....已被清軍用機動性掌握主動權。1629第一次入塞時還算是軍事賭博1630年代多次入塞就是當家常便飯了結果過半軍費投資關寧錦防線只能防守卻不能阻止清軍繞過而劫掠北京郊區整個首都圈像是機動部隊的提款機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8-02-27 00:37:00
經濟力甚強的宋明,軍事機動力和火力卻都輸元清中原或華南國家是不是制度和資源整合上有很大問題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7 00:49:00
南方有長城與城池可依賴,心態本來就偏守勢,關外民族時時面對各族威脅不夠積極強悍就直接消失掉了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7 01:16:00
先天文化上的問題,但這些民族入關之後爛的也很快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7 01:46:00
中原舒適圈太廣大,一輩子不用離開,世代舒適且遠離威脅,就滿腦只剩享受即使邊疆外患戰敗,也是遠的要命無感反正周圍都是小邦,打不贏就封王招安甚至送錢糧叫敵人回家,幹嘛打仗。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7 02:16:00
所以解決外患最好的方式就是送錢+貿易但總有憤青覺得一定要打到底
作者: geniusroger (神犬小威)   2018-02-27 03:16:00
外行人請問渾河之戰野戰明軍真的有至少在前期(清軍未拿到明軍守城大砲)擋住清軍的衝鋒嗎?如果有的話又是怎麼做到的呢?粗淺印象至少浙兵也是靠車營火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7 04:53:00
送錢+貿易其實也沒解決外患因為胃口會越養越大,不給不行。但對於當時政權來說,能拖延就算成功因為即使以後再打也是下一代的事1621渾河明朝川浙軍是少數精銳很有戰意一開始打的不錯,但這種精銳很難練成,用在消耗戰打光就沒了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7 17:11:00
胃口養大代表軍事貴族也爛光了遼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俺答也沒再打了躺著可以拿錢的時候,誰要刻苦練功?只要拖過能打的這一代,下一代通常就是爛光光像八旗這種以軍事為主的組織能維持多久?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7 17:34:00
遼國是因為強悍的女真興起,兩面作戰。不然其實宋金聯盟時,遼還是比宋能打。而且付錢這招遇到更貪心,只想通吃的,沒救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7 18:10:00
遼到後期就不能打了,比宋能打不代表什麼出兵是要成本的,你可以試試叫你部下去死看看早期沒錢大家像土匪一樣搶一搶分贓有了土地,有了家族以後考量的範圍就不一樣遼國搞南北院也是因應不同的生產方式跟管理該說的也說得差不多,再討論下去也不會有交集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7 21:03:00
這像被霸凌掏錢的,說流氓被我養肥它戰力下滑被另一個流氓取代。繼續壓榨我,都是我策略高明...就避戰而言是有效,但很阿Q.....這樣心態只會繼續衰弱,直到碰上更貪心的大流氓,最後被搶劫清空付錢應該只能當成短期方案。例如同時有內亂外患,避免兩面作戰。當成永續發展的戰略,就糟糕了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7 09:11:00
胃口養大代表軍事貴族也爛光了遼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俺答也沒再打了躺著可以拿錢的時候,誰要刻苦練功?只要拖過能打的這一代,下一代通常就是爛光光像八旗這種以軍事為主的組織能維持多久?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7 09:34:00
遼國是因為強悍的女真興起,兩面作戰。不然其實宋金聯盟時,遼還是比宋能打。而且付錢這招遇到更貪心,只想通吃的,沒救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8-02-27 10:10:00
遼到後期就不能打了,比宋能打不代表什麼出兵是要成本的,你可以試試叫你部下去死看看早期沒錢大家像土匪一樣搶一搶分贓有了土地,有了家族以後考量的範圍就不一樣遼國搞南北院也是因應不同的生產方式跟管理該說的也說得差不多,再討論下去也不會有交集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2-27 13:03:00
這像被霸凌掏錢的,說流氓被我養肥它戰力下滑被另一個流氓取代。繼續壓榨我,都是我策略高明...就避戰而言是有效,但很阿Q.....這樣心態只會繼續衰弱,直到碰上更貪心的大流氓,最後被搶劫清空付錢應該只能當成短期方案。例如同時有內亂外患,避免兩面作戰。當成永續發展的戰略,就糟糕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