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鄭清澎湖海戰PART III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8-08-13 00:48:19
16日早上,施琅艦隊開往澎湖。鄭軍在媽祖廟附近海灣內布好戰陣後,劉國軒親自率軍出
戰,澎湖第一戰就此拉開帷幕。
關於此戰,雙方的記載各不相同。施琅的《飛報大捷疏》中說:“16日早上,清軍進攻澎
湖,鄭軍嚴陣以待,以藍理為首的清軍官兵率領7隻鳥船率先沖入敵軍陣中;燒毀敵船8艘
,擊沉3艘之後,清軍又有5艘戰船加入戰鬥,再度擊沉鄭軍3艘戰船。”當時南潮正發,
部分前鋒船隻被海流沖到鄭軍炮城附近,鄭軍見狀,齊出包圍,施琅擔心艦船無法撤退,
於是親率坐艦去給前鋒船隻解圍;在部下吳英的配合下,陷入包圍的部分船隻得以解救
,並擊斃鄭軍2000餘人,大小軍官70餘名,其中總兵5名,鄭軍水師總督林昇重傷。戰鬥中,施琅本人
右眼受傷。因為天色已晚,施琅救出被圍船隻後,就把剩餘戰船攏集起來,暫時停在海面


《台灣外記》的記載則更加詳細:“16日早上,施琅率全部艦隊來到澎湖,劉國軒在第一
時間內乘坐快船來到媽祖廟,率領諸將迎敵;鄭軍列陣完畢後,清軍各船爭先出戰,卻
因互相碰撞,導致無法前行,這時候退潮了,風向也不順,施琅船隊被困在原地,邱輝等
人搶先攻擊,但又退了回來,施琅乘機逃走。”
鄭軍主帥林昇見狀,帶領大隊船隻圍追施琅,很快雙方就戰成一團;當時施琅正在坐艦的
尾樓上指揮戰鬥。親兵馮苓看見鄭軍船上火銃指向施琅,連忙示警,施琅回首,發現親兵
已被打死。這時,1顆鄭軍的砲彈從施琅面前掠過,施琅被砲彈餘焰刮倒,右邊臉頰受傷。當時,在施琅身邊的幾個兒子皆大驚。施琅說:“沒有事,只是灼傷罷了。”
然後,依然起身指揮作戰。火銃之所以瞄準的是施琅,打死的卻是親兵的原因很簡單——
當時的火銃準確度太低,實戰中常常依靠排槍傷人,單支火槍瞄準一個人並把此人打死的
情況很少見。
藍理看到施琅被圍攻,便下令調轉船頭來救,同時高呼:“將軍勿憂,藍理在此!”藍理
加入戰團後,接連擊毀鄭軍戰船3艘。鄭軍見狀,稍退。施琅命令大家划船前進。這時,
風起,把船帆轉正後,施琅發砲擊中了鄭軍蔡智的戰船,蔡智坐艦的桅杆被擊斷。蔡智戰
船受傷後,施琅又與藍理一起合力將鄭將姚朝玉的戰船打傷。雖然如此,林昇仍不肯後退,繼續指揮船隻與藍
理死戰。藍理戰正酣,突然被火砲流彈擊中,鎧甲被燒穿,腹破腸流。
鄭軍將領曾遂見藍理中炮,大呼:“藍理死了!”藍理聽到曾遂喊話,掙紮起身,喊到:
“藍理沒死,曾遂死了!”見領導受傷,藍理的部下連忙丟下兵器要為他包紮,藍理搖手
錶示自己沒有大礙,然後命令弟弟督戰速進,不能因為自己一人而誤了戰局。這時,部下
取來了藥給他敷上,並撕下旗幟裹緊傷口。包紮完傷口後,藍理起身整理好盔甲,高呼道
:“今天大家不可怯戰,敵人和我,今天只能有一個活下去。”喊完話,藍理就繼續投入
到戰鬥中去了。
戰勢越發激烈,林昇雖連中三箭,依舊死戰不退。恰好此時,金門千總遊觀光乘風趕到,
發炮襲擊鄭軍,鄭軍死傷頗多,林昇右腿也被藍理艦上的火砲擊傷,終於倒下。
林昇一倒,施琅趁勢衝入敵陣,正好趕上鄭軍邱輝、江勝兩艦會合。於是,施琅和藍理、
遊觀光一起引船退出戰鬥。
這場戰鬥十分慘烈,雙方從中午打到晚上,互有損失。清軍方面:藍理為流炮所傷,腹破
腸流;施琅右眼受槍傷,右臉被燒傷。鄭軍方面:主帥林昇身中箭矢3發,火銃2發,右腿
被火砲打折。關於林昇,清軍記載他左腿被打折,鄭軍記載右腿被打折,兩個相比,想來
還是鄭軍的記載靠譜。清軍認為林昇身受重傷“必死無活”,不過,令他們遺憾的是,林
昇雖然身中3箭、2槍、1炮,但最終還是痊癒了。與之有相同遭遇的清軍將領藍理,腸子
都流出來了,最後也沒死。由此可見,高級將領的醫生就是水平高,要換成小兵,不知道
都死多少回了。藍理為人勇猛善戰,但缺點就是暴躁好殺。這種性格在此次海戰中表現得
淋漓盡致。平定台灣後,藍理曾經擔任福建提督,因為濫殺無辜,最終丟官入獄。天色
已晚,施琅只得宣布鳴金收兵。
見到施琅收兵,劉國軒也下令鳴金,然後開始發出旗語收攏殘餘部隊,邱輝、江勝兩人正
率艦追擊施琅,聽到鳴金後,調轉船頭,在媽祖廟前港灣下錨停船。停好船後,兩人乘坐
舢板來見劉國軒,問道:“正準備乘勢追擊,都督為什麼急著鳴金呢?”劉國軒答道:“
施琅船隻眾多,害怕你二人貪功冒進,萬一對方還有後援,豈不弄巧成拙。”邱輝說:“
清軍今日撤退,軍心必然不穩,我和江勝今夜帶領10只戰船,攻打貓嶼等地,清軍陣腳
一亂,就只能選擇退兵。”劉國軒答道:“今天已經挫敗了敵軍銳氣,不必追趕,只需
嚴密防守,以逸待勞即可。清軍船隻眾多,貓嶼三地沒有大港,一旦風起,必然不戰而潰
。”邱輝又說:“清軍立營未定,正該乘勢追擊,如果任其離去,萬一今日無風,清軍整
頓完畢後合眾與我死戰怎麼辦?”劉國軒認為邱輝多慮了,說道:“據我經驗,今日必然
有風,你們只需養精蓄銳,扼守關隘,靜觀其敗便可。”隨後,劉國軒下令派蔡明率船載
林昇回台灣療傷,順便報捷。邱輝二人只得怏怏退下。
鄭軍雖然獲勝,但己方損失也很大——損失戰船16艘,官兵2000餘人,其中軍官70餘人
。劉國軒可能是害怕進行追擊後清軍翻盤,才採取保守戰術,這樣至少可以保住現有戰果
。但是,當時施琅已經受傷,如果鄭軍趁勢追擊,未必不能重創清軍。不過,據現有資料
來看,劉國軒當時應該不知道施琅受傷,因此不做追趕也是可以理解的。此戰中,清軍形
勢其實很凶險——如果施琅當時被打死,清軍就只能集體回福建休息了。“運氣”這個東
西,還是很重要的。鄭軍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就此喪失。
兩岸的文獻中都沒有記載清軍的具體損失,只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內部信件中有所涉及,
但也沒有詳細數字,只寫了清軍此役損失戰船若干。清軍初次進攻失敗後,當晚就停泊在
西嶼南面的外海上。施琅下令不得卸甲,弓上弦,火砲填裝好砲彈,各位軍官率領各自的
船隻防守各處要口,以防劉國軒夜間趁潮突擊。從施琅的佈置上看,他其實還是很忌憚鄭
軍襲擾的。因此,如果劉國軒採納邱輝江勝的建議,夜襲清軍船隊,未必不能取勝。清軍
擔心鄭軍夜襲,而劉國軒卻始終未有動作,這不能不說是個失誤。
1 7日,清軍艦隊駛往八罩水安澳灣停泊後,施琅宣布論功行賞——藍理獲賞銀2000兩,
遊觀光獲賞1000兩,其餘有功、有傷者,按其戰功大小、傷勢輕重分賞不等賞銀;另有12
名軍官臨陣退縮,原應斬首示眾,因諸將求情,施琅允許戴罪立功。
此時吳英獻上計策,認為劉國軒所依仗的不過是數艘砲船。但清軍可用的船隻頗多,可以
擺五梅花陣,以五攻一,餘下的船隻作為機動兵力,相時而動,這樣既可以避免船隻相撞
,又可以各盡其能。
從吳英的建議中我們可以看到,鄭軍的船隊雖然紙面數字上跟清軍相仿,但實際戰鬥力卻
大不同。同樣是200多條船,清軍能夠以五攻一,只有兩個可能:要么清軍戰術協同比鄭
軍做得好,可以在局部戰場形成優勢;要么就是鄭軍雖然船多,但可戰之船並不多,因為
吳英的原話就是“彼船少,我船多”。施琅接受了吳英的建議,然後命令各將回營候令,
一旦時機成熟,便再度出征澎湖。
清軍移師八罩島,虎井嶼是必經之地,虎井嶼水流湍急,航行困難,如果鄭軍趁此機會偷
襲,清軍必然陣腳大亂。但劉國軒並沒有這麼做,他隻眼睜睜地看著清軍行事。施琅也深
知虎井嶼的重要性,於是在18日率軍攻下了虎井嶼、桶盤嶼。至此,明鄭的前哨被拔除,
無法再探知清軍動向了。劉國軒一向重視情報,此時卻沒有採取任何反制措施,連加派哨
船巡邏都沒有。
19日,施琅親乘小船打探鄭軍虛實。 20日和21日,施琅派兩股船隊假攻東西二嶼,分散
劉國軒的兵力。而劉國軒從16日晚到21日,都沒有任何動作。此時的清軍逐步從外圍島嶼
向澎湖本島逼進,已呈合圍之勢。劉國軒得知清軍移師八罩島後,再次嘲笑施琅不知天文
地理,不了解澎湖多風、缺淡水的客觀情況。他認為,在颶風和缺水的雙重夾擊之下,施
琅必然退兵。但老天幫了施琅的大忙。 《閩海紀要》中提到,台灣已經旱荒三年,但卻
在5月20日突降大雨,直到6月6日才轉為晴天;連續半個月的大雨使河流漲水,原本淡水
資源匱乏的八罩島頓時不缺水喝。 19日,天氣轉陰,因為民間俗語說“六月一雷止九台
”。因此,清軍上下都期待著雷電的降臨,施琅為此還特地進行祈禱,結果,老天沒有辜
負施琅的期望,不久便雷電大作。
古人認為雷電可以趕走颱風,但其實颱風與雷電是可以並存的,只是在刮颱風的時候,雷
電一般出現在高空,古人用肉眼觀察不到,才會誤認為只有颱風沒有雷電。根據現代台灣
地區的氣象研究,如果午後有雷雨,則不會起颱風;如果連續性的雷雨天氣突然中止,颱
風則很可能會來。無論科學與否,事實是無法改變的,那天颱風確實沒來。此外順便說一
句,關於淡水的問題,雖然當時有施琅鑿井成功的記載,但八罩島如今仍然十分缺水,因
此,這個記載未必屬實。
劉國軒素有“名將”之稱,但在澎湖海戰中,給大家的感覺卻是,他始終在等著颱風把清
軍刮走,別的什麼都不干。如此表現,似乎對不起“名將”這個稱號。但我們同時也要注
意,鄭清雙方艦隊的紙面數字雖然比較接近,但施琅的部隊訓練時間很久,且船都是新造
;劉國軒的戰船和士兵都是臨時召集,雙方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鄭軍船隻年久失修,雖
然看起來船大砲堅,但實際戰力不如清軍。劉國軒部下士兵沒有經過整編,都是烏合之眾
,打順風仗可以,如果打硬仗,難免不會臨陣潰逃。劉對自己部下的水準應該是很清楚的
,因此才選擇對士兵勇氣要求不高的防禦戰。此外,他也有可能是為了節約兵力,畢竟決
戰還沒有到來。
那麼等待颱風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施琅攻台是在公曆7月,根據台灣氣象局統計,1897年
至1976年間,發生在7月的颱風共有68次,等於每年7月台灣會刮颱風的概率是85%,施琅
攻台一共用了8天,他遭受颱風襲擊的概率其實還不到30%。
作者: ja23072008   2018-08-18 01:23:00
十七世紀小冰期的全球氣候波動不會影響颱風?人類史上有較精確的氣象紀錄才一兩百年,用這點資料就能回溯過往,真佩服你論證的勇氣。颱風後續影響的西南氣流也會持續數天,是沒經歷過颱風,才以為颱風影響只有在經過的那幾天啊?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8-13 05:14:00
最後那種對"當時"颱風發生機率的估算,對於"當時"的人沒有任何意義。這種估算明顯是基於後是已知的資料所做,不是當時的人能夠與會做做的估算,從而對評估當時人在當下所作決策的優劣並無意義。
作者: hsinhanchu (hsinhanchu)   2018-08-13 08:38:00
颱風襲擊機率能這樣算嗎,颱風又不是火車,沒有固定的路徑
作者: swpoker (swpoker)   2018-08-13 14:39:00
似乎太多主觀意識了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8-08-13 16:23:00
我會這樣寫,是因為劉國軒三句話不離颱風,康熙21年的北南風之爭,姚啟聖反對的原因也是台風,大家就是賭。台風加外圍環流,整個台灣海峽基本中招,這不只是不要撞上暴風圈就沒事的問題
作者: totenkopf001 (骷髏)   2018-08-13 18:48:00
劉國軒太愛等 是因為 沒資本可以揮霍??不然整個戰場主動全都是在對方手上
作者: dragonclwd   2018-08-13 19:39:00
大氣環境差了一兩百年不能類比,要用現代已知的資訊推理古代未知的情況而不是直接套用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8-13 19:45:00
不管這樣寫的目的是怎樣,都不改這樣寫是錯誤推論的事實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8-08-16 22:53:00
大氣變化沒你想像的變化這樣大,講的好像17世紀的台灣,夏季不會吹台風似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