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薩爾滸的行軍(一)近代行軍數據[2]

作者: carsen (carsen)   2018-11-03 13:10:46
▌通過時間
「假使十萬人成一個單一的縱隊在一條道路上連續的行軍,則尾部永遠不可能和
 先頭部隊在同一天之內達到其目的地。」--克勞塞維茨《戰爭論》[18]
在現實的物理情況下,人/馬/車都會占用道路空間,因此一支部隊的行軍長距,
會影響行軍經過某地點的通過時間,行軍長距愈長、通過時間也愈久。
假設一支部隊有6萬名步兵,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隊伍,排列為每排4人,每排距離
為1.5公尺,那麼這樣一支假設的隊伍,其行軍長徑即為:
  60,000名步兵 / 每排4人 * 1.5公尺 = 22,500公尺 = 22.5公里
如果這支步兵部隊完全不休息,以每小時5公里的常行軍速度前進,則從頭到尾經過
某地點的通過時間即為:
  隊伍長度22.5公里 / 時速5公里 = 4.5個小時
也就是說,如果這支部隊從上午7點啟程出發,那麼到了上午10點,仍有三分之一的
隊伍在出發地原地等待。
上面的假設是連、營等各單位之間毫無間隔,並且不計火炮、輜重等等其餘部隊,
人馬也無須休息用餐。現實世界的部隊行軍需要考慮這些情況,隊伍會更長、更緩
慢,難以指揮協調,也無法即時抵達目的地。
▌行軍速度與距離
「凡軍行在道,十里齊整休息,三十里會乾糧,六十里食宿。古法三十里為一舍,
 倍道兼行一日再舍,今六十里為食宿,亦量軍士急緩為節。」--《武經總要》[19]
宋代《武經總要》敘述的行軍制度為每10里休息一次、30里用餐、60里紮營,宋、
明、清的一里為180丈,大約為現代的576公尺,每日行軍60里換算大約為34.6公里。
英軍少校George Pomeroy Colley於1873年在軍事刊物發表行軍相關的論文,提到
各國的行軍速度,步兵時速大約4.4~4.8公里(2.75~3英里)、騎兵時速大約
8公里(5英里)。規模越大的單位越慢,一個步兵師會降到4公里(2.5英里)、
一個軍則不到3.2公里(2英里)。每日常行軍距離平均為19~24公里(12~15英里)
,每日行軍距離超過32公里(20英里)應視為強行軍[20]。
普魯士的《各兵種軍官參謀事務手冊》列舉一個步兵營在良好道路上行軍22公里
需6個小時、在普通道路上需8個小時;一個一萬人左右的步兵師在良好道路上行軍
22公里需7個小時、在普通道路上需9個小時[21]。(中國拿破崙論壇的裝甲擲彈熊
網友在「陸軍大部隊行軍速度」討論串翻譯了該表格[22]。)換算起來步兵常行軍
時速大約接近4公里,並且規模較大的部隊走的較慢。
日軍《陣中要務令》條列大部隊在良好條件下行軍,1公里大約要13分鐘,並建議
每小時應略作休息[23]。換算起來常行軍時速大約4.6公里以下。
美軍《參謀官戰場手冊》列舉行軍參考速度,步兵以道路行軍,白天時速為4公里
(2.5英里);每日一個師大約走19~24公里(12~15英里),較小規模的單位
大約走24~32公里(15~20英里)。騎兵以道路行軍,白天時速為9.7公里(6英里)
;每日大約走56公里(35英里)。另外,步兵若強行軍53公里(33英里),則大約
需要22.5個小時(包含一段長達6小時的休息)[24]。
解放軍陸軍軍官手冊的「行軍平均時速參照表」列舉步兵白天時速為4~5公里,
一晝夜行軍距離,常行軍為25~35公里,強行軍可達50公里。騎兵白天時速為
7公里,一晝夜行軍距離,常行軍為50公里,強行軍可達75公里[25]。
 步兵  │每日行軍距離   │強行軍距離   │時速
 ────┼─────────┼────────┼──────
 武經總要│  60里(34.6公里)│        │
 Colley │    19~24公里│ 每日超過32公里│4.4~4.8公里
     │         │        │  (師)4公里
     │         │        │ (軍)3.2公里
 日軍  │         │        │ 4.6公里以下
 美軍  │  (師)19~24公里│ 22.5小時53公里│  白天4公里
     │(小單位)24~32公里│        │
 解放軍 │ 一晝夜25~35公里│一晝夜可達50公里│白天4~5公里
 騎兵  │每日行軍距離   │強行軍距離   │時速
 ────┼─────────┼────────┼──────
 美軍  │      56公里│        │ 白天9.7公里
 解放軍 │   一晝夜50公里│一晝夜可達75公里│  白天7公里
▌參考資料
[1] 約米尼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臺北:麥田,2014),頁222-223。
[2] 《戰爭論》第二卷第五篇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3] Hubert von Boehn, Generalstabsgeschäfte : ein Handbuch für
Offiziere aller Waffen (Potsdam: Döring, 1876), pp. 90-91, 312.
http://reader.digitale-sammlungen.de/en/fs1/object/display/
bsb11337861_00330.html
[4] Edward S. Farrow, Farrow's Military Encyclopedia, vol III
(New York, 1885), p. 587.
https://archive.org/stream/farrowsmilitarye03farr#page/586/mode/2up
法軍資料引述自《Conférence sur la marche d'un corps d'armée》
(軍行軍討論)頁40、119,原文估算的長度為54,133公尺。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5526603x/f106.item
[5] Edward Bruce Hamley, The Operations of War (Edinburgh: Blackwood,
1886), pp. 473-475.
https://archive.org/stream/operationsofware00hamlrich#page/474
本書1866年初版尚無附錄;清末上海製造局曾將1869年第二版譯為《行軍指要》。
http://bit.ly/2JbsnYr
[6] 杜佑,《通典》(乾隆摛澡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卷157〈兵十〉,頁7-8。
https://archive.org/stream/06077850.cn#page/n116
[7] 戚繼光,《紀效新書》(明萬曆甲辰三十二年孫成泰刊本),卷8〈行營〉,
頁5-7。(系統頁231-234)。
http://bit.ly/2OFoBML
[8] War Department, Field Service Pocket Book, United States Army, 1917
(Washington, D.C. : The Dept. , 1918), p. 33.
https://archive.org/stream/fieldservicepoc00deptgoog#page/n43/mode/1up
[9] War Department, FM 101-10 Staff Officer's Field Manual:
Organization, Technical, and Logistical Data, 1941 (Washington, D.C. :
The Dept. , 1941), p. 79.
https://archive.org/stream/FM101-10#page/n83/mode/2up
[10] War Office, Field Service Regulations (Felddienst Ordnung, 1908)
of the German army, 1908 (London: The Dept. , 1909), p. 189.
https://archive.org/stream/fieldserviceregu00prusrich#page/189/mode/1up
[11] レーネルト著;荒井宗道譯,《軍隊指揮官之手簿》(東京:偕行社,1889)
,頁10-14。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42977/11
民間出版的《新式兵棋詳解》收錄了一組「行軍長徑計算基準數」,參見研究會編,
《新式兵棋詳解》(東京:兵事雜誌社,1911),頁190-191。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44096/110
[12] 陸軍省編,《陣中要務令》(陸軍省,1914),附錄第4。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906611/194
依據JACAR Ref.C12121285500,該表為戰時編制。
部隊編制表參考JACAR Ref.C12121240100、C121212402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121212855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121212401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12121240200
[13] 廣東陸軍速成學校編,《宣統二年改訂戰術學筆記三卷》
(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第358冊,頁387。
[14] 奕劻、袁世凱等編,《奏定陸軍營制餉章》,清代兵事典籍檔冊匯覽 v.84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頁283-287。《奏定陸軍營制餉章》規定步隊營制
為官兵659名,配備4輛隨營車與騾,行軍時隨營車、騾、駕車兵、喂養夫加兩倍,
為官兵675名。步兵標的指揮部編制為27名官兵,每標為三個步兵營。
[15] 許乃章編,《戰術作業之參考》四版(南京:許乃章,1937),頁7-17。
[16] 戴堅編,《中美合璧兵學研究綱要》(上海:同仇學社發行,1947),
頁21(III)。
http://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UL-9900013509
[17]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軍事運輸部,《汽車運輸手冊》(北京:中國人民
解放軍戰士出版社,1973),頁204,「計算行軍縱隊長徑有關數據表」。
[18] 克勞塞維茨著;鈕先鍾譯,《戰爭論》(臺北:軍事譯粹社,1980),頁493。
[19] 曾公亮、丁度,《武經總要前集》(明萬曆己亥二十七年金陵富春堂刻本),
卷5〈軍行次第〉,頁11。(系統頁第2冊頁25)。
http://www.library.yonezawa.yamagata.jp/dg/AA040_view.html
[20] G. Pomeroy Colley, "March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17 (1874), pp. 49-50.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kZ0EAAAAQAAJ&pg=PA49
[21] Generalstabsgeschäfte, p. 311.
https://reader.digitale-sammlungen.de/en/fs1/object/display/
bsb11337861_00329.html
[22] http://bbs.napol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288
[23] 《陣中要務令》,頁157、168。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906611/90
[24] FM 101-10 Staff Officer's Field Manual, p. 82-84.
https://archive.org/stream/FM101-10#page/n85/mode/2up
[25] 向旭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手冊(陸軍分冊)》(青島:青島出版社,
1991),頁821。
作者: warchado (warchado)   2018-11-04 00:30:00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18-11-05 11:28:00
不大推不行,版主認真
作者: gogogygy (開心過日子)   2018-11-05 16:5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