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引擎的部分二戰就是三巨頭在排
》液冷:英>美>德
》風冷:美>英>德
》噴射:英國>德>美(美國後期接受很多英國
》指導,進步神速不見得輸德國)
這個部分,不太認為是這樣的區分。
在液冷上,英國第一,這沒問題。第二應該是德國,畢竟歐洲國家都比較專注在液冷的研
發上。而且,增壓器和汽油的部分要分開。
氣冷上,英國比較沒有那麼重視這一塊,所以,和德國之間的差距很小。
噴射,德國是直接走軸流,英國是離心,美國是英國給的藍圖和成品,以技術層面來說,
軸流比較困難,以成品來說,英國的比較穩定,假如是以技術為主要評量,德國比英國好
。
不過,德國是以國家力量在研發,英國是小工作室的規模在跑,也是兩者不同的地方。
後掠翼的確是在1935年,由德國在義大利的航空年會上,首度發表數學模型論文,但是,
Me 262的後掠翼的確是以配平為出發點,因為最初是垂直機翼,後來改成發動機到機身之
間水平,發動機以外後掠,在重心問題無法有效解決時,就將發動機到機身部分也後掠。
Me 262的機身設計上,並未針對高速作最佳化,也算是間接說明,後掠翼不是著眼於高速
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