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秋季:運動中尋求決戰
經過錢斯勒斯維爾戰役的慘勝之後,李將軍召回隆史崔特將軍的第一軍,並試圖再次北伐
,是為著名的蓋茨堡作戰。在作戰啟動後,雙方隨即爆發了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騎兵戰鬥─
─布蘭迪車站戰役,戰略上無決定性但預見了北軍騎兵的崛起。
在進行機動追逐後,雙方的一部都於蓋茨堡周邊遭遇並試圖搶佔戰場上的關鍵地理優勢,
主力部隊陸續投入而形成拉鋸戰。在西部戰場上,維克斯堡於蓋茨堡戰役同時間被攻克,
兩個月後則有坎伯蘭兵團在佔領查塔努加後冒進,被南軍於戰略上重點集結而擊退的奇卡
莫加戰役。
蓋茨堡戰役和奇卡莫加戰役都延續並發展了上一季的作戰潮流,利用運動戰尋求與敵方進
行決戰,並於開始接戰後部署防禦工事強化陣地。一旦雙方設置較完善的陣地,攻防戰就
容易陷入僵持與拉鋸,只有迂迴包抄或重點突破才能打破現狀。
到了此一階段,騎兵的重要性因此有所提升,除了偵查與傳令,乃至於非正規的游擊戰之
外,也必須正視快速打擊的任務。
北軍騎兵的崛起
布蘭迪車站戰役是南北戰爭中最著稱的騎兵戰,北軍騎兵雖然仍未取得勝利,他們在東部
戰場的劣勢在此役開始被扳平。
在戰爭初期,北軍騎兵以欠缺有效的領導和戰術概念,表現普遍劣於南軍同行,半島戰役
中,南軍驍將史都華輕裝快馬疾馳環繞北軍主力一圈,美軍騎兵教範的作者庫克上校──
他也是史都華的岳父──領導北軍騎兵截擊無方而被調職,是最具象徵性的其中一次作戰
。
北軍因應騎兵劣勢,逐漸修正自身的組織與訓練。在西部戰場上,較早的成功案例為坎伯
蘭兵團在石河會戰前夕的改組;東部戰場的波多馬克兵團則先是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作戰前
夕進行騎兵師的編制,接著又於錢斯勒斯維爾作戰時完成騎兵軍組織,惟其高司指揮表現
甚是平庸,仍有改進空間。
到了蓋茨堡作戰時,波多馬克兵團的騎兵軍已經在持續的磨練中有一定進展,布蘭迪車站
戰役中幾乎突襲得手,只因軍指部的保守心態與南軍反應迅速而陷入僵局,北軍最終無法
達成驅散南軍騎兵、確認敵方主力位置的目標。此役雙方接連不斷的互相衝鋒接敵,也部
署下馬步行的散兵來提供掩護與陣地攻防。
類似的局面在蓋茨堡會戰第三日,於戰場東側的騎兵戰再現,此次戰鬥則是南軍騎兵在反
覆拉鋸中未能達成突破任務,北軍騎兵在激鬥後成功死守住防線,不容對方切入己方的後
路。
至此,北軍騎兵已經擁有和南軍同行正面交鋒的能力,只在威力偵查與游擊戰方面仍略遜
一籌──同年十月布里斯托作戰期間,北軍又再次於師級的運動戰中遇伏受挫,類似的情
景在西部戰場的喬治亞也屢次重演,直到威爾森將軍完成北軍最強騎兵軍的編練之後,才
於戰爭尾聲證明北軍騎兵的極限。
機動過程中的重點攻擊
在蓋茨堡和奇卡莫加兩場會戰中,南軍都試圖集中兵力向特定地段衝擊。在蓋茨堡,知名
的皮克特衝鋒成為一場慘案,然而到了奇卡莫加,隆史崔特的縱隊攻擊則成功突破了北軍
在指揮失敗下的戰線弱點。
隨著南北戰爭的發展,雙方的將領都已經意識到只有部隊能站穩陣腳,善用地形並構築簡
單的工事,或者能投入預備隊來填補缺口,則戰役必將陷入泥淖與僵局。為了突破此一瓶
頸,局部戰場上的密集衝鋒就成為一個可能性,透過堆砌多層次的步兵線列而形成龐大的
縱隊並快速搶攻,攻擊方有機會在衝破防線後擴大優勢。
在奇卡莫加會戰中,南軍的勝利可以歸功於北軍抽調過多右翼兵力和指揮混亂,以及北軍
右翼在持續集結過程中未及構築工事。相較之下,蓋茨堡會戰的皮克特衝鋒是對著北軍不
眠不休趕工兩日而成的防線,也未能優先消除北軍的側翼交叉火力,失敗是可以預期的。
對既設陣地的人海攻擊卻還遠遠沒有走到盡頭。格蘭特將在史波特斯凡尼亞會戰的「血腥
轉角」將採用試驗性的密集衝鋒戰術,而證實任何改進都難以克服守方的戰術優勢;南軍
方面則有胡德將軍強攻田納西的法蘭克林,浪擲南軍珍貴的人力。
衝擊高嶺防線
在蓋茨堡戰役中,南軍炮手的前置炮擊效果不佳,致使皮克特衝鋒淪為欠缺可能性的失敗
攻擊。南北戰爭的炮兵大致來說都是更適合作為防守用途,蓋當時的野戰火炮對厚實的土
壘效果太差,但是戰爭中期雙方步兵的工事構築能力進展神速,結果導致步兵只要能有兩
個時辰的時間,就能修成易守難攻的陣線。
奇卡莫加會戰後,北軍坎伯蘭兵團退守剛佔領不久的查塔努加,格蘭特在攻佔維克斯堡後
被晉升為戰區司令並大舉馳援,先確保守軍補給,隨後再向佔據周邊山嶺的南軍進行攻堅
。
就理論上而言,格蘭特的攻擊注定要失敗,薛曼指揮的左翼也確實陷入苦戰,然而北軍最
終竟於中央和右翼大破南軍,歸根究柢是南軍未能釐清戰術稜線的位置。
南軍此役普遍將主防線設置於山脊上,視野與射界因坡度變化而未能涵蓋山腳,呈現盲點
。北軍在一連串的攻擊中數次闖入守軍的視野死角,並且再從山腳躍進攻擊,南軍在部署
失策和霧氣導致的目視距離受限之下,於激戰後竟被從山頂趕下。
查塔努加作戰雖然是格蘭特的又一場勝利,但是他並沒有在這場作戰中學到攻堅困難的教
訓,即是謹慎的薛曼也可能因此略為低估了攻山的難度,才會在亞特蘭大作戰中選擇對肯
尼索山嶺防線進行試探性的攻擊。
無論如何,南北戰爭進入1864年之後,一般認為南北軍都形塑為第一流的軍事機器,足以
和歐洲列強的陸軍一較高下。至於與清軍的比較,尤其是騎兵的部分,留待下回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