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慕容麟的抗魏之道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1:35:27
之前就想談談慕容麟在燕魏戰爭中的表現,結果拖到現在,理由是整理史料後對這位慕容家
洛基的看法有了部分轉變,那麼廢話不多說,以下開始:
*史料引用出自晉書、資治通鑑、魏書
《參合陂之戰的殿後問題》
乃遣麟率騎三萬為後殿,以禦非常。麟以曇猛言為虛,縱騎遊獵。
按史料,參合陂的慘敗原因之一是慕容麟在負退殿後時擺爛。但這就產生一個問題,戰後慕
容垂、慕容寶都沒有對其有任何懲處。
以趙王麟領尚書左僕射。
命遼西王農出屯安喜,軍事動靜,悉以委麟。
慕容寶繼位後不但升遷慕容麟,慕容農晉陽之失後,還將軍權完全委託給慕容麟,這完全不
是一個有前科的人該有的待遇。從慕容寶殺害段元妃的氣量來看,他也不是什麼既往不咎的
仁主。或許,慕容麟在參合陂並非負責殿後,而是將三萬人平安撤回的一軍獨全之將。
以上只是我的猜測,也沒有更多史料佐證,僅作為開場,接下來正式討論,慕容麟在北魏南
下時的作為。
《後燕的軍事會議》
寶引群臣於東堂議之。中山尹苻謨曰:「魏軍強盛,千里轉鬥,乘勝而來,勇氣兼倍,若逸
騎平原,形勢彌盛,殆難為敵,宜度險距之。」中書令眭邃曰「魏軍多騎,師行剽銳,馬
上齎糧,不過旬日。宜令郡縣聚千家為一堡,深溝高壘,清野待之。至無所掠,資食無出,
不過六旬,自然窮退。」尚書封懿曰:「今魏師十萬,天下之勍敵也。百姓雖欲營聚,不足
自固,是則聚糧集兵以資強寇,且動眾心,示之以弱,阻關距戰,計之上也。」慕容麟曰:
「魏今乘勝氣銳,其鋒不可當,宜自完守設備,待其弊而乘之。」於是修城積粟,為持久之
備。
拓跋珪引十萬大軍南下,在晉陽擊敗慕容農,之後東進河北之地,後燕對北魏的入侵展開討
論。眭邃提議讓百姓聚集防守塢堡北魏只是來搶劫,很快就會退走;苻謨和封懿
則認為該據守太行山,百姓風向未定,不能抵擋北魏;慕容麟則整合意見,提出堅壁清野、
死守重鎮的方針。
事後諸葛來看,筆者認為眭邃最脫離現實,拓跋珪以吞併後燕的氣勢做好準備,百姓
面對北魏大軍顯然也沒有抵抗意志。死守太行山看似可行,但山道路線太多,拓跋珪若集中
一處突破,或是效仿慕容垂走特殊路徑,後燕未必能守住,反而有分散主力,被各個擊破的
危險。慕容麟戰略更保守,認為野戰不可勝,不如死守幾座重鎮,支撐到北魏先撐不住。同
時代就有過成功案例,當年前燕慕容皝和前秦苻健,面對大軍壓境都死守主城,撐過去後才
有了基業(雖然也有不少失敗例子)。
《河北地方上的情況》
自常山以東,守宰或走或降,諸郡縣皆附於魏,惟中山、鄴、信都三城為燕守。
慕容寶採用了慕容麟的戰略,地方郡縣面對北魏大軍自然沒什麼抵抗力,或守或降,河北中
心地區只剩三座重鎮。但北魏看似開場大優勢,拿下許多地盤,實則是一堆負資產。
太祖攻中山未克,六軍乏糧,民多匿穀。
根據魏書崔逞傳,後燕郡縣只是迫於壓力而投降,對北魏命令陽奉陰違,並沒有緩解後勤壓
力,反倒要分兵控制。
《中山、鄴、信都攻防戰》
珪命東平公儀將五萬騎攻鄴,冠軍將軍王建、左將軍李栗攻信都。戊午,珪進軍中山;己未
,攻之。燕高陽王隆守南郭,帥眾力戰,自旦至晡,殺傷數千人,魏兵乃退。
魏遼西公賀賴盧帥騎二萬會東平公議攻鄴。
燕范陽王德使南安王青等夜擊魏軍於鄴下,破之,魏軍退屯新城。
德遣桂陽王鎮、南安王青帥騎七千追擊魏軍,大破之。
王建等攻信都,六十餘日不下,士卒多死。
北魏兵分三路攻城,三路皆失利。
魏別部大人沒根有膽勇,魏王珪惡之。沒根懼誅,己丑,將親兵數十人降燕
賀賴盧自以魏王珪之舅,不受東平公儀節度,由是與儀有隙。
燕主寶使左衛將軍慕輿騰攻博陵,殺魏所置守宰。
燕主寶聞魏王珪攻信都,出屯深澤,遣趙王麟攻楊城,殺守兵三百。
北魏軍中出現叛變和內鬥,後燕開始能主動出擊地方魏軍。
《柏肆慘敗,後燕失去希望》
魏王珪自攻信都。壬戌夜,燕宜都王鳳逾城奔中山。癸亥,信都降魏。
經過兩個多月的攻防,拓跋珪集中兵力拿下了信都,但更重要的中山、鄴城仍然沒有苗頭。
二月,己巳朔,珪還屯楊城。沒根兄子丑提為并州監軍,聞其叔父降燕,懼誅,帥所部兵還
國作亂。珪欲北還,遣其國相涉延求和於燕,且請以其弟為質。
因為長時間的在外作戰,後方發生內亂,拓跋珪見中山也遲遲未能攻下,主動議和,只要魏
軍一撤走,這些日子的戰果都只能吐回去,可以說慕容麟的戰略在這一刻,已經完成一半。
寶聞魏有內難,不許,使冗從僕射蘭真責珪負恩,悉發其眾步卒十二萬、騎三萬七千屯於曲
陽之柏肆,營於滹沲水北以邀之。
但慕容寶不允許乖乖放魏軍回家,散財國庫大擴軍,截擊拓跋珪。史料沒說慕容麟對這決定
的反應,按他一直避免和魏軍野戰的想法,可能反對過但無效,也可能覺得有勝算而默許。
寶懼,棄大軍,帥騎二萬奔還。時大風雪,凍死者相枕。寶恐為魏軍所及,命士卒皆棄袍仗
、兵器數十萬,寸刃不返,燕之朝臣將卒降魏及為魏所繫虜者甚眾。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擴軍造成軍隊素質參差不齊,加上慕容寶的指揮才能,後燕繼參
合陂後迎來第二次慘敗,魏軍擒獲無數輜重、武器和大臣,有了繼續戰下去的勇氣和資本。
魏軍士有自柏肆亡歸者,言大軍敗散,不知王處。道過晉陽,晉陽守將封真因起兵攻并州刺
史曲陽侯素延,素延擊斬之。
南安公順守雲中,聞之,欲自攝國事。幢將代人莫題曰:「此大事,不可輕爾,宜審待後問
;不然,為禍不細。」順乃止。順,什翼犍之孫也。賀蘭部帥附力眷、紇鄰部帥匿物尼、紇
奚部帥叱奴根皆舉兵反,順討之,不克。珪遣安遠將軍庾岳帥萬騎還討三部,皆平之,國人
乃安。
有趣的連鎖效果,柏肆之戰魏軍前期失利,有逃兵跑回後方宣揚魏軍敗了,北魏的晉陽守將
造反被殺,更有宗室想自立但被勸阻,另有三個部落造反,拓跋珪還得派庾岳回去才討平。
可見北魏初期確實很不穩定,如果慕容寶沒那麼自信,或是主防派慕容麟努力勸阻,也許後
燕還有機會。可是隨著柏肆的慘敗,中山不論士氣、糧食還是人力都陷入了危機。
《後燕內亂開始》
魏圍中山既久,城中將士皆思出戰。征北大將軍隆言於寶曰:「涉珪雖屢獲小利,然頓兵經
年,凶勢沮屈,士馬死傷太半,人心思歸,諸部離散,正是可破之時也。加之舉城思奮,若
因我之銳,乘彼之衰,往無不克。如其持重不決,將卒氣喪,日益困逼,事久變生,後雖欲
用之,不可得也!」寶然之。而衛大將軍麟每沮其議,隆成列而罷者,前後數四。
主戰派慕容隆堅持出戰,慕容麟始終制止。其實這裡我也不好說誰對誰錯,慕容隆的軍事能
力雖強,但多半也不是拓跋珪對手,何況憑現在殘破的燕軍?但中山現在的狀況似乎也很難
繼續堅守,拼死一搏也是種出路。
是夜,麟以兵劫左衛將軍北地王精,使帥禁兵弒寶。精以義拒之,麟怒,殺精,出奔西山,
依丁零餘眾。
也不知道慕容麟是不是覺得後燕(慕容寶)沒救了,開始了他的傳統藝能,兵變奪權,但被忠
臣拒絕,憤而殺人逃離中山。
寶不知麟所之,以清河王會軍在近,恐麟奪會軍,先據龍城,乃召隆及驃騎大將軍農,謀去
中山,走保龍城。
慕容寶害怕慕容麟去東北的老家龍城自立,到時自己處境危險,不顧城中軍民勸阻,決定放
棄中山,自己去龍城,主要也是不想在和魏軍僵持下去。
寶與太子策、遼西王農、高陽王隆、長樂王盛等萬餘騎出赴會軍。
中山城中無主,百姓惶惑,東門不閉。魏王珪欲夜入城,冠軍將軍王建志在虜掠,乃言恐士
卒盜府庫物,請俟明旦,珪乃止。燕開封公詳從寶不及,城中立以為主,閉門拒守。珪盡眾
攻之,連日不拔。
最終慕容寶帶萬餘人離開中山,北魏以為勢在必得,就不急著入城。但中山軍民害怕參合陂
的殺俘慘況,不願降魏,擁立走太慢的宗室慕容詳,繼續自守(中山軍民可能會後悔,因為
慕容詳比魏軍更恐怖)。
燕庫辱官驥入中山,與開封公詳相攻。詳殺驥,盡滅庫辱官氏;又殺中山尹苻謨,夷其族。
中山城無定主,民恐魏兵乘之,男女結盟,人自為戰。
慕容詳自謂能卻魏兵,威德已振,乃即皇帝位,改元建始,置百官。
慕容詳只是臨時上位,位置並不穩,就開始了他的大清洗;軍民則團結戰鬥,暫時守住了中
山。但慕容詳卻以為中山能守住,是靠自己英明神武,就乾脆稱帝了。
慕容詳殺可足渾潭。詳嗜酒奢浮,不恤士民,刑殺無度,所誅王公以下五百餘人,群下離心
。城中饑窘,詳不聽民出采穭,死者相枕,舉城皆謀迎趙王麟。
慕容詳可說是十足的昏暴之君,哪怕危急時刻都不忘享樂濫殺。最終中山城還是缺糧了,他
禁止百姓出城採食,餓死無數人(其時魏軍也已解圍去覓食,讓百姓出城沒這麼危險),大夥
忍無可忍,決定去迎接慕容麟。
《慕容麟最後的戰鬥》
詳遣輔國將軍麟自丁零入驤軍,潛襲中山,城門不閉,執詳,斬之。麟遂稱尊號,聽人四出
采穭。人既飽,求與魏戰。麟不從,稍復窮餒。
有了民意,慕容麟輕鬆入城,殺慕容詳,讓大夥四處覓食,大夥吃飽後建議打魏軍,但慕容
麟還是拒絕,過了一段時間食物又不夠了。
魏王珪軍魯口,遣長孫肥帥騎七千襲中山,入其郛;麟進至泒水,為魏所敗而還。
遣肥帥七千騎襲中山,入其郛而還。賀隣以步騎四千追肥至泒水,肥自魏昌擊之,獲鎧騎二
百。肥中流矢,瘡重,乃還。
拓跋珪派手下最能打的長孫肥進攻中山,但很快又撤走,不好說是被慕容麟打退還是誘敵之
計。之後慕容麟追擊,在半路被長孫肥反殺,但長孫肥也受了重傷,暫時脫離前線。
魏王珪徙軍常山之九門。軍中大疫,人畜多死,將士皆思歸。珪問疫於諸將,對曰:「在者
才什四、五。」珪曰:「此固天命,將若之何?四海之民,皆可為國,在吾所以御之耳,何
患無民!」群臣乃不敢言。
中山城內狀況很差,但魏軍也不好受,因為缺糧、瘟疫以及戰損,軍力只剩一半。將士都想
回家,但拓跋珪不愧北朝第一帝,知道距離成功近在咫尺,不能功虧一簣,眼光放天下,不
打下河北不罷休。
中山饑甚,慕容麟帥二萬餘人出據新市。甲子晦,魏王珪進軍攻之。太史令晁崇曰:「不吉
。昔紂以甲子亡,謂之疾日,兵家忌之。」珪曰:「紂以甲子亡,周武不以甲子興乎?」崇
無以對。冬,十月,丙寅,麟退阻泒水。甲戌,珪與麟戰於義台,大破之,斬首九千餘級。
麟與數十騎馳取妻子入西山,遂奔鄴。
中山還是餓到撐不下去,慕容麟也徹底醒悟了,帶著最後尚能戰的兩萬人,和拓跋珪進行他
一直避免的決戰。結果當然不必說,魏軍雖然損失也重,但還是勝過此時的燕軍,何況拓跋
珪親自帶領?慕容麟慘敗,戰死九千人,投奔鄴城的慕容德。
子題,少以雄武知名,賜爵襄城公。從征中山,受詔徇下諸郡,撫慰新城,皆安化樂業。進
爵為王。擊慕容驎於義臺,中流矢薨。
題外話,襄城王拓跋題是北魏初最早封王的幾位,但於此戰中重傷而死。在整個燕魏戰爭,
是燕軍幹掉的魏軍中最高級別的人物。
《後日談和一些想法》
慕容麟戰敗後,中山徹底失陷,北魏宣告拿下河北。之後殘存的後燕內鬥擴大,開始了互相
殘殺,慕容寶、慕容麟、慕容隆等人都死於非命,但這些政爭已經不是本篇想談的內容,最
後來聊聊慕容麟。
綜觀慕容麟的戰略,保守甚至有點死板,但可能也最適合此時的後燕,拓跋珪自出道以來,
沒有輸掉任何一場野戰,哪怕一時失利也能贏回來。慕容諸王雖然不缺良將,但除了已逝去
的慕容垂,似乎也沒人能和他同台較量。而堅守中山的方針,也確實一度引爆了魏軍內部的
危機,但最終在慕容寶的助攻下功虧一簣,之後慕容麟再回中山,繼續實行那套方針,但哪
怕和長孫肥兩敗俱傷,哪怕在義台擊殺拓跋題,也只是苟延殘喘,有種敗中求勝的悲涼。
以前我認為後燕方的豬隊友是慕容麟,但細細看了史料覺得他在戰爭中已經算是比較穩健。
而慕容寶越看越豬,慕容農、慕容隆有能力但太愚忠,慕容麟有能力有野心,某種意義上
可能是最像慕容垂的兒子,但終究還是缺少了他爸「韜光養晦」的特質。
僅以此篇說說最後才放棄後燕首都的慕容垂兒子。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4-05-31 11:45:00
慕容寶很廢呀!! 否則他兒子庶民天王智商很高,就是因為慕容寶很廢,所以才會變成疑心病太重,最後被刺殺!!!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39:00
眭邃應該是認為北魏軍隨身攜帶的糧食撐不過60天吧是說堅守三城和叫百姓入塢堡好像也不衝突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44:00
兩個都搞資源分配會衝突修城積粟的人力和物力也是要從地方上收集然後他的說法是旬日,應該是預估十幾天,眭邃可能還是把北魏當成一般外族來搶劫的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47:00
我是覺得從地方上搜刮財物守城,民怨會比較大「不過六旬,自然窮退」,他底線好像是60天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49:00
只是結果上魏軍待的時間遠遠超過六十天民怨這事看力度怎麼搞吧,畢竟百姓也不代表會比較喜歡北魏後面北魏已經佔據河北,慕容寶從龍城和鄴城來回跑,穿過這些名義上的北魏郡縣,沒一個人去堵他,還有幾座城挽留慕容寶的記載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1:00
守塢堡感覺比較像在保護自己,把糧食送進城中,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1:00
北魏畢竟算以小搏大,對這些新領地的控制度很差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2:00
感覺是給城中慕容皇族爽當然這也是兩難,堅壁清野力度大一點,搞不好北魏就撐不過60天。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5:00
另外塢堡勢力太看風向,當年慕容皝和苻健還沒搞堅壁清野前,郡縣投降敵人也超快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5:00
但是把百姓的糧全都搬到城中,可想而知民怨一定很大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6:00
應該是沒到那程度,崔逞都說百姓把糧藏起來不供給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4:56:00
多留糧食給百姓,又變成北魏的軍糧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4:57:00
不過慕容麟應該也不是單純賭北魏的後勤壓力,他去草原和拓跋珪共事過幾次,對於草原狀況還是比較了解拓跋珪的草原統一是短短幾年用軍事就完成的,還有後燕幫忙,整個內部還是比較不穩,拖久了對北魏不是好事柏肆之前,因為後方亂+缺糧又打不下城的壓力讓拓跋珪一度放棄慕容寶不想和談打柏肆算是能理解,如果能聚殲魏軍就一勞永逸還能洗掉參合陂的失態,只是他還是高估了自己...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5:06:00
慕容寶不要自己帶兵,叫慕容農或慕容隆去追擊北魏軍搞不好會贏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07:00
慕容農晉陽之失部曲死傷慘重,比較不可能給他帶全軍了慕容隆有機會,但第一波奇襲沒打死自己先亂給了拓跋珪機會魏整眾而至,與燕相持,燕軍奪氣。寶引還中山,魏兵隨而擊之,燕兵屢敗。這裡農隆麟都在,但還是沒辦法挽回劣勢我感覺慕容諸王除了慕容隆外的幾位都患了恐珪症,慕容鳳守了兩個月還把王建扁得很慘,結果拓跋珪一來守都不守就跑來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5:21:00
要不然給沒根多點兵,說不定有機會殺死拓拔珪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22:00
沒根也可能,從經驗來看拓跋珪弱夜襲,雖然他每次驚醒都跑很快w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4-05-31 15:23:00
是說為什麼拓拔珪發動進攻的時候,北魏軍數量幾乎都在後燕之上?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24:00
魏書兵力吹水嚴重,當時北魏人口沒這麼多,南下兵力應該在十萬左右後燕參合陂死了六萬生力軍,但國力還在,全國兵力應該還是比魏軍多很多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31 15:26:00
16國春秋直接認定慕容麟該揹鍋:"魏攻圍中山,麟屢撓戰計,以致覆師,後寶襲擊魏軍,大敗而還" 感覺也沒啥面目再建議寶哥直到夜襲魏失利 勸還中山的排首位是慕容農 慕容麟趁勢附和?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5:27:00
但參合陂+晉陽死的很多都是當年打天下主力,這時後燕人雖多,但素質參差不齊,而且分散各城難以集中,結果造成容易被掌握主動權的魏軍集中攻擊吧慕容麟不阻撓的結果就是柏肆啊w至於農麟勸還中山很正常,就算繼續留下,夜襲已經失敗,燕軍這邊一堆臨時招邊的素質,看起來人多,但根本不經打當初參合陂的軍源素質遠比柏肆優秀,都輸成那樣領導層還都是同一批,我是看不出打贏拓跋珪那數萬鐵騎的希望...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31 16:00:00
慕容麟主張待其弊而乘之 寶聞魏有內難 麟應亦聞之而不反對?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5-31 16:09:00
這我有提到,可能慕容麟也認為有勝算默許
作者: time3Q (緣分落地)   2024-05-31 21:27:00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6-01 12:49:00
16國春秋1.作者北魏人非燕人 2.北史批它"多有違謬" 搞不好把圍中山 慕容麟"每沮其議" 提前誤植到前面 變成"屢撓戰計"
作者: sunny16 (陽光哥)   2024-06-01 14:08:00
推話說晉陽被拓跋珪攻下後,後燕是不是喪失的精銳比想像的還要多?柏肆開打時後燕旗下的軍隊帳面勝過北魏,結果劫營成功反而被反擊喪失戰果第二天還沒開打就人人想溜最終慘敗跟平城之戰時才沒多久不大相信後燕軍隊素質一夕暴跌,能想到的好像就在并州嚴重損兵折將這個可能了當然不排除遠遠低估將帥無能的影響
作者: s386644187 (痕風幻滅)   2024-06-01 14:36:00
晉陽損失慘重的是慕容農部曲,算是當年復國的主力之一不過參合陂就非常痛了,直接影響首都兵源慕容垂突襲平城前先調了龍城兵來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這時後燕最完整的主力軍就是龍城兵,但管轄的慕容會和慕容寶有矛盾,對於勤王這事沒什麼動力順便慕容隆是前一任龍城兵主帥,他來中山就帶了不少,所以魏燕戰爭他表現也比較好而慕容農失晉陽部曲又損失慘重,話語權降到麟、隆之下,比較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