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甲陽軍鑑的史料評價
「湯浅常山の『常山紀談』にも、『甲陽軍鑑』虚妄多き事、と記述されている。」
湯淺常山是什麼人?
https://goo.gl/1XLy9H
生誕 宝永5年3月12日(1708年5月2日)死没 安永10年1月9日(1781年2月1日)
300年前的人都知道甲陽軍鑑的內容不可盡信,真不知哭哭孔明沒有借東風,痛罵三國
演義騙人有什麼意義。
那甲陽軍鑑的價值在哪裡?
根據1990年代酒井憲二的研究:
「軍鑑本来の本文は、息の長い一センテンス文、類語の積み重ねによる重層表現
、新興語、老人語(古語)、俗語、甲斐・信濃の方言や庶民が使用する「げれつ
ことば」など、室町末期の口語り的要素を色濃く残している。このような文章を
、小幡景憲の世代が真似て書くことは出来ない」
軍鑑之本文中有長句的敘述、重複類語的重疊表現、新興語、老人語、俗語、甲信
庶民所使用的「下劣語」等等,保留了濃厚室町末期的口語要素,如此的文章不是
小幡景憲那世代的人可以模仿寫出來的。
如此可以得知雖然甲陽軍鑑的文面記載內容與史實多有出入,固然不可盡信 (300
年前的人已然知道) 但是此書成書於室町末期乃是事實,且保留了當代甲信的口傳
情報,並且記載有當時、當地武家儀典及習俗等,確實有其獨自的價值。謹慎考量
其成書的背景(小幡景憲經手時的原本可能已經不完整)及其記載內容 (保留口傳風
聞) ,仍然是足可利用的史料而不應全面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