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原之戰完食
上次看司馬遼太郎的原作,已經是數年前的事了,電影採用倒敘法從石田三成在戰前一天
視察戰場的時間點拉回到石田三成出仕豐臣秀吉那天的三杯茶,然後一步步鋪陳到秀吉的
死亡,完善了故事的背景,敘事節奏穩健且清楚勾勒出石田三成及德川家康這兩個敵對雙
方的角色面貌。
但是在秀吉死後,事態演變到開戰前的描繪,或許出於時間限制,個人覺得急躁了些,諸
如五大老及五奉行、襲擊三成的福島正則等七人,在劇情篇幅已不多的情況下,其實可以
在登場時於旁邊註明一下身份,否則全靠劇情形容,除了比較有台詞的人物外,常讓人看
了好段時間才能斷定其身份,像宇喜多秀家就一直到他站在兒字旗前指揮作戰,我才認出
他來。而且也讓一些隱藏的情節真的被隱藏了,像劇情中毛利輝元受有和家康內通的增田
長盛影響而未出陣關原的情節,由於只靠旁白描述,若事先沒猜到輝元身邊的人是增田長
盛,也沒注意到石田三成有看到內通名單的情節,再來跟史實對照,這隱喻的情節十之八
九會被忽略。
個人覺得關原之戰最大的優點在於一些戰場情節上的細節處理極優,像洋槍隊跟長槍隊,
盾牌隊的交互運用,長槍用拉打人,使用鐮刀作戰,戰備軍糧的準備,減少音量等,過往
在大河劇的殺陣鮮少能看到的場景,在這部電影裡都能難得地看到重現。
除了針對主角石田三成重情重義的刻畫外,有關德川家康的呈現,個人也覺得堪稱一絕,
把表面是道貌岸然的君子忠臣,實則暗有謀略的一面敘述的很好,像是家康接納被七將追
殺的三成時,明明他仍因為過去拾起竹杖卻被三成無視一事火冒三丈,但家康卻在憤怒至
極後語氣一步一步平緩下來,替他出面安撫福島正則等人保全石田三成性命,這一段裡家
康情緒的變化是一絕,家康對家臣們道出他刻意樹立石田三成這敵手(或者該說滿是破綻
的敵手),以便將辨明敵我將不服者一網打盡,這謀略的敘述也是一絕,最後即將敵對的
兩人在同一屋簷下成眠的情節,也隱含了如今皆是假象,後續將真正揭曉的感覺。
開戰前,家康編著母衣籠,講起上一次編母衣籠也是在本能寺之變後性命交關之時,這一
刻輕易地把山雨欲來的感覺帶出。
與之相較,石田三成仍要奔波至小早川陣地用關白之位利誘又用仁義來勸說秀秋,也顯出
了三成準備不足的一面,雖然看似襯托石田三成心志高潔的一面,但從對毛利家成為五大
老之首的條件妥協跟此刻他對秀秋先用利誘才道德勸說來看,不斷聲稱將以正義要對抗不
義的石田三成,他為了對抗家康也使用著他不喜愛的手段,或許那時就埋下他最終失敗的
伏筆,又或者是編劇對石田三成天真心態的嘲諷,又或者反照了古往今來,勝利者才會成
為正義的無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