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swyn (Oswyn)》之銘言:
: 有看過一個比較特別的假說,義元會被信長輕易得手是因為戰況不利信長向義元提出議
: 和(此假說好像沒有認為是投降)。而今川方已達成出兵目標所以也同意在桶狹間停下
: 準備雙方進行協商。
: 但議和一事純粹是信長的計略,認為戰事將息的今川方軍隊開始放鬆。正在QK並準備
: 雙方接下來的議和時就突然受到了織田軍的襲擊所以完全陷入了混亂。
: 也因為正在準備議和,所以本陣集中了今川方的高層將領。所以部隊失去指揮完全無法
: 抵禦,大量的指揮階級被討取連大將義元都授首。
: ※桶狹間有個特殊的地方是今川方的上層將領大量陣亡,這顯示將領們很有可能因故被
: 集中了起來。是會餐、酒宴、陣議還是本說的準備議和?
: 所以此假說認為桶狹間是個騙討,對信長來說也不是件光彩的事所以被隱瞞了起來。
: 算是有趣又合理的推論,但沒有實據。沒有能佐證的可靠史料就只能當成假設,就跟信
: 長是從什麼方向桶桶狹間的都因諸說紛紜而無定論。義元為什麼會在桶狹間停下也沒有
: 直接證據。
: 不過信長之棺既然是以小說出版,那就以小說來輕鬆看待就好不是嗎。就算有做再多研
: 究終歸也是以小說的分類來出版,這就說明了作者本身也明白跟所謂的史實有距離。
: 在小說中提出自己的推論,真真假假和在一起讓讀者分辨不出也是小說的樂趣。小說有
: 趣最重要,比明智家把自己的想法跟意向包裝出書要正經多了。(誤
個人認為「騙討」只是類似「天海就是信長」的推論,並無任何有力的佐證與實證。
1,類似於紂王的罪名,累世增加。
除非是因為近代科技進步而考證或辨偽更正,例如恐龍,無毛的蜥蜴更正成有羽毛鳥類的
祖先,否則都只是穿鑿附會甚至天馬行空的個人看法。
就像我以前也「認定」秀吉一定有參與甚至知情本能寺事件,但無任何佐證實證,只是個
人想法。
2,「騙討」或「騙襲」,會比殺弟弟、放逐將軍、火燒比叡山、長島投降後屠殺,還要
嚴重嗎?
我個人的認知是不會。
殺弟弟就算日本當代可算司空見慣,放逐將軍可不是簡單或一般的事,總共也才三個幕府
。
火燒比叡山一直是六天魔王形象,甚至也是諸多認同屬於明智光秀反叛考量的因素,代表
這個舉動、命令,在當時甚至後代,都認為是非常嚴重的惡行之一。
長島一向宗都棄械投降了,還下令屠殺。
這遠比「騙討」或「騙襲」議員嚴重數百倍,騙討或騙襲的對象是實力、軍力遠超過的敵
軍時,套句電影經典語錄:「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對方都棄械投降而且無力抵抗(明明還是抵抗的很威,信長不屠殺確實可能是後患無窮XD
),還下令屠殺,不只失信於天下、而且屠殺手無寸鐵(悍刁民),如果不是反撲殺了幾
個織田家族,可能罵名與惡行會被罵更兇(不還手挨打才叫傷害、屠殺,反撲抵抗就變成
互毆,有能力撲殺織田高級指揮官,被屠殺的色彩會減弱)。
火燒比叡山、長島投降屠殺,都敢說,為何騙討或騙襲議員,就不敢承認有失光彩?
3,受降、軍議、宴會、其他因素,哪一項能合理化?
眾說紛紜,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史料能佐證,但真相只有一個,而且論述要符合當代氛圍
、邏輯。
受降,不管是詐騙、有城主想西瓜偎大邊而將計就計、或不是投降但輸誠(我不是投降但
我認輸,跟投降哪裡不同XD),甚至是有城主騎牆派(我覺得這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線,但
不是奇襲成功的關鍵),我都歸為這一區。
我們在敵營的勢力範圍紮營,受降、接見、商討,會白目到大家都不要帶武器、準備被坑
?
應該反而是嚴加防範怕詐降吧!
怎麼會行軍到地區、地區輸誠,就完全卸下武器跟心防,還被偷襲成功?
議員不是丁丁,就算議員是丁丁,他的幕僚也不至於腦殘到不帶武器陪你一起死。
通說是宴會。
但許多人認為宴會不太合理才有軍議甚至受降一說,有一個關鍵人物此時也有參陣,他叫
松平元康。
如果是軍議之類的,不論織田或豐臣是隱瞞或美化,德川幕府時代就能導正通說吧?
何況當代的氛圍,受降或軍議時,心態上應當不至於鬆懈到敵襲毫無防備,縱使未全副武
裝,至少也一定攜帶配刀。
要短時間襲殺大量上級軍官,恐怕很難。
也許能擊殺總大將或一兩個上級軍官,但不至於死傷大量軍官而且對方能退。
要衝殺一群軍官跟衝殺一群只能拿酒杯反擊的醉漢,後者的可能性與達成率比較高。
今川三國聯姻,只剩下「西」面可擴張,順勢上洛。
【感謝板友指正,一直以織田當基準結果東西不分XD】
織田家幾乎連年的紛亂、耗鬥,電腦AI都知道要先打誰,但與武田、上杉、六角、毛利、
織田等有上洛或能上洛的各家不同,他們都要保留部分甚至一半以上的兵力鎮守,今川三
國聯姻後除非被反骨,可傾全國兵力上洛,震懾沿途地方勢力。
桶狹間事件的故事可能與水野家密不可分。
地方勢力的投誠應該大大超乎織田與今川的預期,而織田抵抗的力道與意志,應該能用垂
死掙扎、各個擊破來形容,乃至於織田軍的通說是無下令,今川軍的通說是盛宴慶祝。
會有其他說法出現,不外乎在敵營紮營為何要在雨天盛宴,讓織田有劃時代扭轉乾坤的轉
機。
無史料或足夠證據的情況下,也要合理化。
雨夜,受降或軍議,會不會提防敵軍偷襲?
當然更不應該盛宴,史實也證明了只是找死。
以下是個人猜測的看法:
如果當時局勢放給丁丁的電腦AI都知道要打,議員無後顧之憂,更想藉機向群雄示威、震
懾地方勢力,但收到的情資與遇到的抵抗,看似織田無力抗衡。
議員可能被水野的情資誤導,或織田方反骨擔心被察覺催促議員快點,反而覺得大勢已定
而鬆懈,雨天就紮營停歇,正因為覺得無力抵抗才會鬆懈戒備提防,因為不是對手設局,
是自己挖坑。
換句話說。
死因是議員方疏忽大意,不是織田設下圈套,水野屬今川陣營,反骨也是真投誠,所以死
後也只能啞巴吃黃蓮。
若是誘取、騙襲,即使氏真懦弱,家臣應該也會有力主報仇,甚或武田、北條聯手假稱幫
今川討公道真詐財。
松平元康:他太蠢了!我們獨立吧!
嘿~嘿~吼~~!
北條氏康:親家,我們是不是要……
武田晴信:這樣都能死,我出家,改名信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