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轉 超商可借書,為何點燃出版界怒火?

作者: pillarofsalt (笨蛋!關鍵在文具!)   2016-10-26 07:54:46
我覺得這個政策蠻好的
可以幫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1.
這個服務的使用成本很高,超商物流運費50元,還書45元,來回要95元。
而且還要保證金200元,借期也就一個月
一般熱門新書就不如自己去買了
所以會借的書,大概以絕版不易取得為主
這部分本來就不是出版社能賺到的錢
2.
台北市本來就有免費跨館調閱圖書的機制
所以使用者大概不會住在台北市,而是其他外縣市
眾所皆知,台北市的圖書資源得天獨厚遠勝其他地方
能將多的圖書資源分享給外縣市
也算某種程度的平衡城鄉差距
整體而言,我肯定這項政策的立意
但認為實際會去使用的人應該不多
所以對出版社的影響也不大
========================
至於新聞稿其他部分
例如購書是否用最低標、作者版稅低不易過活、公共借閱權、
圖書館應直接跟出版社採購而非透過中間商……
我覺得只是借題發揮而已
跟這個政策本身關係不大
最後我也借題發揮談幾點延伸想法:
1.
關於圖書館界跟出版業界的利益衝突
台灣圖書館一年借書量也不過7000萬次
但全部圖書館消滅後,就可以多賣出幾千萬冊嗎?
買書跟借書是不同的概念
彼此的關連替代性會有多高?
這部分不曉得是否有正式研究
但我的經驗是從圖書館意外找到自己不知道的好書
看完後自己就上網買了
圖書館比較像是完整試閱
2.
公共借閱權的部分,圖書館界跟出版業界立場不同可以想見
(國外案例參考比較:http://tinyurl.com/h449erg)
但一來實務上圖書館不可能直接回饋給作者,而要透過出版社
(圖書館不可能直接聯絡成千上萬的各方作者,包括死亡、消失、筆名、集體創作)
二來台灣出版界大量仰賴翻譯書
所以公共借閱權即使實施了
真正得到利益的也會是大規模的商業出版社
(當然他們也很辛苦啦不否認,整個產業都在衰退)
而非想像中呦呦待哺的清貧作者
3.
台灣出版業界一直弄不出一套基本的產業數據
連全年銷售額也都是用推估的
其實不止出版業界,大概所有產業都差不多
電影界也是如此,到現在全台電影票房也都是以台北票房為基礎推估而來
身為一個納稅人,我其實對現況非常不滿
這些產業成天向政府要求各種政策補助,卻連自身基本的數字都講不清楚
政府即使有心協助規劃,因為根本沒有基礎數據,做出來也是空中樓閣
4.
既然業界擺不平自身
我其實一直很期待圖書館可以將後台的大數據公開
作為政府的開放資料之一
不同年齡層的讀者,男性女性,會借閱什麼樣的書籍
如果圖書館願意發起正式問卷調查
連收入區間、教育程度、工作類型也可以取得
我曾經有段時間在台北某圖書館幫忙整理上架
當時就發現,所在圖書館借閱量最大的
不是一般人想像的翻譯小說、商業管理
反而是很少在網路上討論的童書、食譜、生活用書
當然這也可能跟圖書館所在區位有關
我所在圖書館不靠近捷運,也不在商業區,性質比較接近社區圖書館
總之這些資料如果開放出來
將會是一分非常好的讀者資料庫
某種程度上是當代台灣民眾思想地圖、流行趨勢的描繪
有心的出版業者可以從中取得非常切實的幫助
甚至其他產業也可以參考受益
※ 引述《darkwindwind (darkwindwind)》之銘言:
: 在library看到的,不會用電腦ptt,只好用手機只好複製貼過來。
: 上次看到版上有貼超商取書,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政策,也許可以幫到需要的人。
: 但看到這個就更疑惑了,這個政策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952
: 超商可借書,為何點燃出版界怒火?
: 天下雜誌 作者:林倖妃 2016-10-24 Web Only
: 台北市和超商合作,市民可以上網借書、超商取書,打造「你家隔壁就是圖書館」氛圍,
: 這樣的便民服務卻引爆出版界怒火,認為會壓縮出版社和作家的生存空間。在圖書館的公
: 共性和出版業界的發展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
: 台北市政府日前公佈和統一、全家和萊爾富三大超商合作,民眾只要持有台北市圖書館借
: 書證,上網登錄借書後可以透過物流送到超商,館內藏書718萬冊供大眾選擇,以打造「
: 你家隔壁就是圖書館」的閱讀氛圍。
: 但看似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借閱書服務,卻引發出版界怒火。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
: 研究所教授邱炯友在臉書上,為文批評這是「一個政府無宏觀政策與方針,坐令產業與事
: 業自相吞食殘殺」。本意在推廣閱讀的政策,為何演變成學者口中「失靈的政策,荼毒本
: 該合作共生的文化、閱讀、資訊的事業體與環境?」
: 出版界的憤怒,首要來自近年來的出版困境。隨著科技發達,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出版
: 產業規模不斷萎縮,文化部長鄭麗君在立法院報告時,曾經提出出版業整體產值大幅下滑
: ,從101年的352億元大幅降到103年的243億元,兩年之內減少超過百億元,伴隨而來的是
: 整體印書量大幅下滑,創作者的版稅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應生活。
: 「市圖的錯誤是完全站在本位主義,」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認為,圖書館和出版業
: 、創作的作家應是夥伴關係,但市圖此舉是犧牲夥伴利益,圖利物流業者和超商。這樣的
: 便利性,造成書借出愈多,買書的人愈少,「讓我們反感的是這樣的剝奪感,讓出版業和
: 作家更弱勢,」他說。
: 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林敬彬也為文痛陳,台灣公共圖書館一年借閱書籍將近七千萬次,
: 大台北地區即超過兩千萬次,無限擴大的借閱機制,成為殘害出版產業鏈的推手。以致連
: 文化部推廣的獨立書店都受害。
: 除影響出版業存亡之外,對推廣閱讀的成效也有限。新經典文化出版社總編輯葉美瑤質疑
: ,物流費一次50元,來回兩次就要100元,一般人會願意嗎?還不如拿來去書店買書,況
: 且這樣的便利性只會吸引原來就會去圖書館的人,根本無法引起不去圖書館的人的興趣。
: 「政府動用這麼多資源想要推廣閱讀,卻於事無補,這才是令我們傷心的地方,」葉美瑤
: 感嘆,台灣社會多以為好心有好報,但推廣閱讀不是便利就可以達到效果,現在圖書館都
: 透過盤商標案採購書籍,根本聽不到出版界的聲音。
: 在圖書館的公共性和維持出版業生存之間,有沒有妥協的空間?
: 愈來愈多專家學者提出應從圖書館採購圖書標案著手。「曾有圖書館館長說因為政府預算
: 有限,他用最少錢買到最多書,這是他對國家的貢獻,」王榮文說,這句話令出版業深惡
: 痛絕,因為連購書都採用最低標(約五折一),造成盤商、出版社倒閉,雖然高雄、桃園
: 圖書館接連採用7折標購書,但其他縣市教育局、學校圖書館卻尚未跟進,仍沿用最低標
: 。
: 因為折扣過低,造成的結果是圖書館所購得書籍,除「暢銷書」外,多是出版社的庫存書
: 或回頭書,而出版社因利潤過低,只好壓縮內部行政成本,造成從編輯到行銷等人才不斷
: 流失,作者的版稅連養自己都很困難。「政府不應該再帶頭砍價,」王榮文強調。
: 其次是引入公共借閱權制度,圖書館每次出借書籍即給予出版社和作家「補償」。「公共
: 借閱權」的概念出自1959年代的英國,北歐國家稱為「圖書館補償金」或稱「圖書館出借
: 權」,簡單說,即圖書館根據每本書的借閱次數,每出借一次就回饋固定比例金額給出版
: 社。
: 現今高雄、台北、新北市、台南等市立圖書館採行,台灣雲端書庫電子書借閱服務即是援
: 用「準公共借閱權」概念,讀者從網路借一本電子書,由圖書館付款給出版社。另外有愈
: 來愈多人提出比照影音產品「公播權」而來的「公閱權」,圖書館以高於圖書定價倍數購
: 入書籍,再提供民眾免費借閱。
: 「但這些都需要立法,」王榮文坦言,尤其是出版業界要達成共識,這是目前最困難的部
: 分。葉美瑤則認為,圖書館花納稅人的錢買書,即使提高折扣,不論是7折或原價採買,
: 賺錢的都是發行盤商,唯有直接跟出版社採購,才有可能打破現在不公平的結構。
: 台北市政府提出的「超商借書」措施,雖然便民,卻沒有顧及從圖書館到出版業,甚至是
: 創作的生態鏈,引發出版界的憤怒。在便民和產業發展之間,有沒有更多的選擇,政策是
: 否可能成為發展產業的槓桿,值得制訂政策時省思。
作者: habodaha (零食)   2016-10-26 08:02:00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6-10-26 08:07:00
然也
作者: sky4961 (S子)   2016-10-26 08:19:00
會去圖書館借不是絕版就是借來看看就好,就算沒圖書館我也不會買,覺得必收的書也懶得去借直接買了童書繪本滿多人借的,我在台南一間總圖一間分館,常看到有人借,這應該跟圖書館使用的主力滿多是親子有關
作者: ddmarine (二是不怕髒的學遊戲)   2016-10-26 08:26:00
推第三點,非常不滿這些以保護之名的資訊不透明。另好奇公共借閱補償制度下圖書館是自行購書還是由出版社無償提供呢?
作者: hgs1906 (受遺棄之子)   2016-10-26 08:37:00
推原論1 2點 圖書館的類型如原PO所說的 我要找的也是絕版書 不會想去爭熱門書 對非台北人來說這真的很有助益而且一年確實也借不到幾次 到圖書館借熱門書很累人的真的讓人有借題亂發揮 想多要一點的感覺…
作者: pillarofsalt (笨蛋!關鍵在文具!)   2016-10-26 09:25:00
公共借閱權參考:http://tinyurl.com/h449erg
作者: k800i (K800i)   2016-10-26 09:45:00
這對非大台北地區是好事。曾經派駐花蓮幾個月,想找租書店都要騎車二十多分。
作者: s9041200 (小明阿)   2016-10-26 09:59:00
作者: jasonchangki (阿特拉斯聳聳肩)   2016-10-26 10:22:00
真正有閱讀習慣的會去圖書館找絕版書,書店翻閱
作者: glenna9305 (凡雲)   2016-10-26 10:42:00
童書繪本跟食譜真的是所有圖書館都前幾高的借閱種類!
作者: iverboy (WW)   2016-10-26 11:07:00
聽說台灣出版一本書~作者平均只能拿到10萬~不知真的假的
作者: ChiehKuo (Jas)   2016-10-26 12:07:00
作者: AppleAlice   2016-10-26 12:16:00
如果是用心寫的書拿10萬真的少,如果是那種減肥美妝自述生活瑣事的書也能拿10萬那還蠻好賺的
作者: Tayako (+ 陌生人工作室 +)   2016-10-26 12:21:00
減肥 美妝 寫真書那種銷量真的超好
作者: zimmerman (ZOO)   2016-10-26 12:35:00
推沒有實質數據 這問題真的很大..
作者: flyingwhale (____)   2016-10-26 12:55:00
推之前聽出版社同事說以前待命理相關出版社, 超賺
作者: segabandai (where's my id?)   2016-10-26 14:01:00
只有我在意超商店員的業務量嗎...把超商店員當甚麼了?
作者: rkbey (Kai)   2016-10-26 14:04:00
比較鄉下的圖書館,即使是文化中心,藏書也不多或是靠舊書在衝數量
作者: darkwindwind (darkwindwind)   2016-10-26 16:45:00
跟圖書館的地區有關,我家附近的圖書館大多是小說,跟食譜之類的。學校圖書館是小說、教科書、語言學習、程式學習,暑假才比較有養生、食譜、童書繪本。
作者: medama ( )   2016-10-26 19:51:00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6-10-26 21:54:00
愈用心寫愈專業的書拿的錢愈少 減肥美妝食譜這種才賺作者自己要懂 讀者的普遍水平就是愛泡麵書 愈認真愈輸
作者: glenna9305 (凡雲)   2016-10-27 08:53:00
其實到超商端就像是處理包裹一樣,反而是圖書館員工作變多...
作者: cassiopiea (dreamer)   2016-10-29 15:54:00
我去台中西屯圖書館每次都看到有人一次借幾十本童書
作者: tizzie36 (TIZZIE)   2016-11-02 14:16:00
好文推,要是關閉圖書館,只靠出版社以利益取向進書,閱讀權益不就大大減損了嗎?兩者互惠才是最好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