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推 darkwindwind: 我說的出版社也包含獨立出版社喔 02/06 04:53
: : 推 darkwindwind: 跟獨立書店比起來,還比較想知道獨立出版會不會因為 02/06 05:42
: : → darkwindwind: 這個制度有甚麼負面影響。 02/06 05:42
: 大出版社:新書不能打折? 簡單,我就直接壓低定價啊
: 獨立出版社:天啊,大出版社的新書價格是我的書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這怎麼可能
: 書店還要吃掉60%,這樣連紙的錢都不夠啊...
圖書定價制這問題出現好一段時間了,
因此衍生而出的討論也很多,同時有著許多不同切入的角度。
不過看到P大的回文內容,才提醒了我一個自己疑惑許久的問題,
就是不論"獨立書店"或是"獨立出版社",究竟該如何定義"獨立"二字?
以我個人的理解,"獨立"二字感覺起來就等同於"小"而已,
跟背後是否有合夥人,或者是財團的挹注無關。
大家能不能就自己心中的標準,說說看怎麼樣叫做獨立書店及獨立出版?
同時,能不能舉個例子,按照自己的標準,
現在哪間書店或出版社,可以勉強冠上獨立二字?
也就是說,該書店或出版社,自己還勉強認為它是獨立出版社或獨立書店,
但是在某個標準下,它已經快要不能被加上獨立兩字了。
至於不管是獨立(小)書店或是獨立(小)出版社,
若要以保護文化的角度為出發,因而要求政府提出政策保護的話,
個人淺見認為,那麼前幾篇中有人提到的雜貨店,
是不是也可以用保護文化的角度加以保護,來對抗超商這樣的大財團?
自己的成長經驗裡,雜貨店其實佔據了不少記憶,
幫媽媽買醬油買米酒不說,拿一塊去玩抽兩抽,換得幾塊番薯糖,
一小包麵茶,幾條麵粉做得魷魚絲,
或者是買個裝在塑膠夾鏈袋裡的酸梅冰,綠豆冰。
這些不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難道不是創造了比現代化超商,更多更美好更溫暖的回憶?
所謂獨立書店自己逛得少,不敢加以說嘴,
不過獨立出版社來說,這幾年最欣賞的是以出版俄國文學為主的櫻桃園文化,
翻譯品質因自己也不懂俄文,難說是翻得好或不好,
但是至少每一本看過的作品,讀起來都覺得很通順(其實也只有一本沒買),
符合這個時代在台灣的用語與詞彙,不會像某些老一輩所翻的版本,
唸起來會有種卡卡之感。
櫻桃園文化應該是獨資出版社(?),甚至好像還是一人公司(?)
但他們的書也是有在博客來跟誠品上架,
不知道這樣算不算獨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