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羅浩原/歐美為何開始關注緬甸文學?——

作者: vikk33 (陳V)   2018-06-20 13:14:33
羅浩原/歐美為何開始關注緬甸文學?——寸步難行的台灣新南向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08/3195803
《緬甸詩人的故事書》本來是一部紀錄片。緬甸自從1962年軍事強人尼溫(Ne Win)發動
政變之後,近半世紀以來處在軍政府的獨裁統治下,直到2010年新憲法公布後首次舉行大
選,才真正朝著自由民主的方向緩步邁進。
2013年捷克籍的紀錄片導演佩特.洛姆(Petr Lom)和荷蘭籍製片人柯琳.馮.艾禾拉特
(Corinne van Egeraat)受邀到緬甸首次舉辦的「人權電影節」播放他們的一部電影時
,意外發現緬甸是個詩歌與詩人的國度,
只要一談到詩的話題,大多數人都會舉手說他們偶爾會寫詩。而認為自己是專業詩人
,或把「詩人」寫在履歷表上的數量更是驚人。
他們聽到許多緬甸詩人精彩的人生故事,其中很多人曾遭受軍政府的迫害,再加上長年對
外封閉,緬甸詩歌極少被翻譯介紹,讓他們興起了將這些詩人的故事告訴全世界的想法。
在緬甸詩人欽昂埃的引導與協助下,兩位來自荷蘭的電影人花了三年時間尋訪、拍攝了17
位緬甸當代詩人的故事。2017年紀錄片《緬甸詩人的故事書》完成,參加「鹿特丹國際電
影節」與「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並獲得「KNF Award」與「Politiken's
Audience Award」等獎項提名。
他們同時出版了同名的攝影與詩文集,將紀錄片中引用的詩作全文英譯,也就是這本由罕
麗姝與廖珮杏翻譯的當代緬甸詩選。
美學不是詩的重點,人權才是
自從緬甸「改革開放」後,緬甸作家重新回到世界舞台,歐美學界也重新燃起譯介緬甸文
學的興趣。例如2015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的《番紅花影與被救回的手稿:言論檢查與
社會轉型下的緬甸文藝生活》(Saffron Shadows and Salvaged Scripts: Literary
Life in Myanmar under Censorship and in Transition),就訪問了緬甸老、中、青三
代共九位作家、編輯,詳細報導了他們的文學生涯。
以詩歌而論,則首推2012年出版的《骨堆終將發鴉嘶:15位當代緬甸詩人》(Bones
Will Crow: 15 Contemporary Burmese Poets),主編此書的緬甸少壯派詩人科科瑟(
Ko Ko Thett)近年來非常活躍,在許多歐美的文學網站上以英文發表介紹緬甸現代詩的
文章。
拜網路發達之賜,年輕詩人貌代在2017年更譯介了一批「90後」的緬甸青年詩人。而華文
世界方面,《緬甸詩人的故事書》介紹的詩人颯雅林(Zeyar Lynn)也曾受邀參加2013年
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與2016年的「台北詩歌節」。
國際上對緬甸詩歌的關注,多半跟緬甸的人權狀況,與近期的民主化等政治議題密切相關
。《緬甸詩人的故事書》也不例外,導演洛姆與製片人艾禾拉特原本關注的就是人權議題
,因而緬甸詩學發展的內在美學歷程並非這本書的焦點,而是透過詩歌來反映緬甸從獨裁
威權邁向民主開放的社會轉型歷程。
台灣人為什麼應該讀緬甸詩歌?
從翁婉瑩為本書撰寫的導讀可以看出,遠流翻譯這本書的目的,主要也在關注當代緬甸的
社會狀況。隨著台灣政府最近的新南向政策,並開始具體獎助相關的學術研究與文化交流
活動,東南亞國家再度引起國內文化界與出版界的關注,但也暴露出國內長期以來對這個
領域的忽視。
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東帝汶台商會的祕書長就感慨台灣缺乏印尼語的翻譯人才,並讚賞
中共商務部2017年的《對外投資合作指南》針對東帝汶這樣的新興小國都提出了61頁的報
告,涵蓋地理、歷史、交通、民生、法律等資訊,抱怨國內的外交部門缺乏調查研究,無
法給予海外台商情報上的協助。
這讓我開始思考像《緬甸詩人的故事書》這樣的書,究竟對當前的台灣有什麼用處呢?
若從商業交流的角度來看,《緬甸詩人的故事書》確實「無用」。書中介紹的詩人,有政
治異議份子、社會運動者、女性主義者、前衛藝術家,他們言人所不敢言,進出監獄、衝
撞社會保守價值。從功利面來看,認識這些詩人,可能很難有實際的助益。
《莊子》中有個很經典的句子:「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或許從最「無用」的詩歌著
眼,反而能讓外國人,如台灣,更深刻地看見這個國家,最精湛文化樣貌。
事實上,新南向所面臨的困境,正是台灣長期以來過於膚淺的功利主義所造成的。譬如語
言人才,與歐美日本的語言相比,學習東南亞這些「貧窮落後」國家的語言顯然「無用」
,所以國家平時沒有在大學設立相關學系,企業也沒有投資儲備人才,民間更少人學習。
一旦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才發現連基本的翻譯人才都很缺乏。
在外國語的學習中,相較於英文、日文等強勢語言,印尼語被認為較無用。在東南亞中,
小國東帝汶被認為不需關注,長久下來把地平面「無用」的部分都挖掉了,一朝想要邁步
走出去,才發現新南向寸步難行。
詩歌反映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
那麼《緬甸詩人的故事書》有何「無用之用」呢?我認為首先是建立同情的了解。
台灣也經歷過從威權統治走向自由開放的漫長歷程,也曾為爭取言論自由付出很大的代價
。因此,認識緬甸這段類似的歷程、聆聽具體人物的生命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真正理解緬
甸這個國家,讓我們對緬甸文化產生真實的感覺。這還算是最容易被大眾理解的「有用」
的部分。
再深一層看,《緬甸詩人的故事書》讓台灣讀者接觸到緬甸的詩歌,詩歌其實反映出一個
民族的思維方式。在全球化的時代,要想創立品牌,將產品與服務行銷到另一個國度,了
解該民族的思維方式非常關鍵。這看似抽象的問題非常根本,會廣泛地連結到產品如何設
計、如何廣告行銷等各種「有用」的問題。
正如前文提到洛姆與艾禾拉特的觀察,緬甸是個詩歌的國度,而這本書是由緬甸最富創意
與感受能力的一群詩人,對生活周遭提出各種觀察與洞見,他們還接受訪談,表達出了創
作的動機與思考的過程,若能仔細去品味與體會,從這些看似「無用」的詩歌當中,其實
能淬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此外,這本中緬對照的詩集,讓台灣讀者接觸到緬甸文,接觸到緬甸文學,甚至勾起讀者
去進一步投入學習的慾望。我想要以此為契機,為大家簡介一下緬甸詩學的內在美學歷程
。拉出緬甸近代詩歌史的縱深,才能理解《緬甸詩人的故事書》中的詩人與作品,補充國
際關懷對緬甸詩歌力猶未逮的面向。
愛國詩歌與實驗文學
緬甸現代詩的起源,可追溯到兩個源流,一是被英國入侵所激發出的針砭時事的愛國詩歌
,代表者是愛國詩人德欽哥都邁(Thakin Kodaw Hmaing)。他起初在仰光的印刷場當排
字工人,後來進入報社工作,1911出任新創刊的《太陽報》編輯,開始發表新型態的詩文
。《太陽報》是由一群緬甸大學青年所創辦,是緬甸佛教青年會(YMBA)的機關報,旨在
傳播獨立、自由、民主等思想。
德欽哥都邁為了針砭時事、喚醒國人,運用註解佛經的傳統創造了「注」(htikas)這種
詩歌與論述交錯的新文體。譬如他在1914年發表嘲諷「假洋鬼子」的〈洋大人注〉(Bo
Htika),或是以一次大戰後緬甸向英國派出代表團要求自治為契機;發表於1919年的〈
孔雀注〉(Daung Htika),以孔雀象徵緬甸,回顧緬甸的歷史,期待民族自治,頌揚愛
國主義。
另一股潮流則是留學英國歸來的緬甸文學研究者吳佩貌丁(Pe Maung Tin),在仰光大學
所發起的「實驗文學(Khit-San Sarpay)」運動。吳佩貌丁自1922年起在仰光大學擔任
緬文教授,開始積極推動緬甸古典文學研究,讓人們對蒲甘碑銘清晰簡煉的寫作風格產生
興趣,同時帶領校內年輕的教師與學生實驗,以新形式與新內容創作詩歌和短篇小說,展
開了「實驗文學」運動。
吳佩貌丁在1930年代編輯出版了《實驗故事集》(Khit-San Ponbyin-mya)與《實驗詩集
》(Khit-San Kabya-mya)。代表性詩人則是與小說家德班貌瓦並稱「實驗文學三傑」的
佐基和敏杜溫。實驗文學的詩帶有一種以復古為創新的性質,改良了傳統格律中比較貼近
口語的「雅都」(yatu,季節時令詩),回歸緬甸古典「四言詩」的「爬升韻」(
climbing rhyme)形式。
實驗文學之後,緬甸詩壇又有三波文學運動,分別是1948年緬甸獨立前後的「新文學(
Sarpay Thit)」運動、1968年左右開始的「現代詩(khitpor kabya)」運動,以及2000
年之後的「後現代詩」與「語言詩(Language Poetry)」運動。
左翼的影響與現代主義的技藝
1948年緬甸獨立後,原本實驗文學健將之一的詩人達貢達雅,受到左翼文學的影響而開始
鼓吹「新文學」運動,批判「為藝術而藝術」的資產階級文學,認為不該一味追求美學的
境界,應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人民寫作,講究寫作的實用價值。
當時魯迅等中國左翼作家的作品也被引介入緬,這使得當時的緬甸文壇分成兩派,針對文
學該不該有傾向性、宣傳性這點爆發了論戰。然而「新文學」運動的社會寫實主義作品後
來越來越僵化,幾近政治文宣,因此到了1960年代後期又出現了「現代詩」運動。
「現代詩」運動的旗手茅塔諾(Min Thu Wun),在1968年出版了重要的翻譯集《松樹蔭
下》(Htinn Yuu Pin Yeik),介紹了阿波利奈爾、里爾克、艾略特、馬雅可夫斯基等國
外詩人的作品,為緬甸引進了自由詩與浪漫派、前衛派、意象派、超現實主義等歐美流派

「現代詩」立即被「新文學」指責是頹廢的、資產階級的、親西方的文學,雙方爆發了論
戰。後來在達貢達雅的調解下,雙方取得共識,「現代詩」的自由詩與豐富的藝術形式獲
得接納,而創作的內容必須反映普羅大眾的生活與社會的問題亦被「現代詩」所接受。
事實上,1962年軍事強人尼溫當權後,由於政府對內部的鎮壓越來越強,以豐富意象、巧
妙譬喻反應社會日常現實的「現代詩」成為一種暗中表達反政府情緒的方式。達貢達雅在
當時留下了一句名言:
你或許可以拋棄韻律,但無法拋棄意識形態。
後現代與網際網路的衝擊
然而,當「現代詩」成為主流之後,也陷入了創意遞減的螺旋。詩人颯雅林因此批評「現
代詩」喪失了原本實驗前衛的部分,成為過於專注詩人個人情緒的抒情詩,發表作品的口
吻、色調、內容與表達方式同質性高到遮去姓名簡直難以分辨作者的地步。
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現代主義」在2000年之後傳入緬甸。詩人颯雅林則譯介了
「紐約詩派」(New York School)的艾希伯里、「語言詩派」的查爾斯.伯恩斯坦、辛
波絲卡,乃至於運用網路搜尋引擎創作的「夫拉夫詩」(Flarf Poetry)等多元的創作參
照點。
透過引進世界的新思想、新創作潮流的努力,再加上網路出現後的便利,當代緬甸詩歌呈
現眾聲喧嘩的盛況,出現了像是Pemskool、Be Untexed等國際化、以網路為媒介的創作社
群。
出版審查是譬喻之母
最後,回歸到《緬甸詩人的故事書》探討的主題——「言論自由」與「社會轉型」。軍政
府獨裁統治時期的緬甸雖然沒有言論自由,但緬甸詩人卻想方設法繞過嚴格的出版審查。
例如緬甸女詩人愛茵德拉在回顧這段時期時,引用阿根廷作家波赫士的名言「出版審查是
譬喻之母」,認為出版審查反而激發詩人以更多隱喻、創意的方式抒發心聲。
如今雖然廢除了出版審查,但言論自由在緬甸仍然相當脆弱。詩人莫偉表示:
現在已經不需要等好幾個月,就只為了審查批准,你隨時都能出版……但是,如果你
出版了可能冒犯到人的書,你可能會被起訴。
詩人百則說:
在民主政府的統治下,我有言論自由,然而現實生活中,它並不存在。在審查制度的
時代,一旦他們核准了你的作品,那就是沒問題了,之後不會再有追究。然而現在,你可
以自由寫作,他們則可以隨時因為你寫的東西逮捕你。
市場經濟也對文學的出版帶來巨大的衝擊。茅塔諾就感嘆,在將近5200萬人口的緬甸,一
本小說僅僅銷售超過3000本就算暢銷書了,詩集更慘,超過500本就算大熱門。
如今市面上充斥著教人成功致富或星座命理的書,動輒銷售上萬冊,緬甸詩人卻大多僅能
出版50頁以下薄薄的詩集,印刷數量不過500本,其中一半還是拿去贈送給朋友。文學雜
誌也大為沒落,以往每期主題固定的嚴肅中篇小說已不復存在,僅會刊登兩頁以下的短篇
故事和幾首詩而已,內容則充斥著影歌星的全彩拉頁照片和八卦消息、星座命理等專欄。
望向亞洲的詩壇
對熱愛文學的台灣讀者來說,緬甸現代詩發展的軌跡不難令人聯想到「五四新文學運動」
、「新月社」、「創造社」等社群,或是「鄉土文學論戰」等對應的歷史。而文學出版市
場的萎縮和網路文學的蓬勃發展,也同樣令人在興奮之餘十分徬徨。可以說亞洲國家之間
的比較,甚至比看向歐美更能刺激我們去省思過去與瞻望未來。
受邀評論《緬甸詩人的故事書》時,我起初相當惶恐。一看到這本書中的緬文,就像韋小
寶看到「蝌蚪文」時那樣頭痛。不過轉念一想,這或許是個難得的機會,勿因語言陌生,
而放棄閱讀。緬甸詩歌的確令人非常驚艷,讀者能從中感受到緬甸民族的特長,他們偏好
史詩般的生動敘事、擅長繁複的思維辯證,同時追求戲劇對話的效果。
當代緬甸詩人吸收世界各國詩歌藝術的熱情,也令人驚嘆。一些前衛的詩歌運動,像是「
夫拉夫詩」,鮮少被台灣讀者認識。緬甸年輕一代的詩人透過英文走向國際的努力,更令
人佩服。若把目光放得更長遠,這些都是詩人國度緬甸帶給我們的「無用之用」,端看我
們有沒有能力去運用。
正如詩人欽昂埃所言:
翻譯是讓我們攀登到自己的樹上擷取果實的途徑。
至於《緬甸詩人的故事書》究竟「有用」還是「無用」,從中究竟能擷取到怎樣的果實,
則留待讀者去探索了。
(原文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標題為:何不來讀緬甸詩?台灣「新南向」早
應被關注的「無用之用」)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18-06-25 13:01:00
台灣有出譯本真是太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