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推薦指數:★★★★★
網誌: https://bit.ly/2xGX7Pl
購買連結: https://bit.ly/2UXt8KP
https://imgur.com/1uDJNOp.jpg
這本書為人類學家劉紹華
於中國訪問了四十五位資深麻風醫生後
歷經十多年所完成之巨作
初見書名時
我還不太能夠想像後帝國實驗與疾病防疫之間的關係
作者劉紹華所要揭露的是中國如何在二十餘年讓公共衛生成就非凡
將人人懼怕、遭受汙名與歧視的麻風病盛行率降到萬分之一以下
當時中國正值毛澤東到鄧小平的時代(1950-1980)
為了終結中國所謂的百年國恥(1839鴉片戰爭-1940中共成立)
並擺脫帝國殖民時期
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實驗場,政治運動狂飆
一系列革命運動應運而生
像是土地改革、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
使得中國原本的經濟與學術環境受到巨大衝擊
而本書作者另創「後帝國實驗」一詞
來指稱本書主要時間維度的歷史脈絡
雖然從數據上來看
中國的公共衛生的成就相當受人稱頌
但透過作者所集結麻風醫生的訪問資料可以得知
當時中國的成功之道憑藉的是集體化隔離麻風病患
這樣的作法不但沒有改變麻風病所遭受的污名與歧視
反而是更大程度的加深與他者之間的區隔界線
從1950年代開始
中國便將農村衛生防疫納入農業政策之中
「自此,麻風防疫正式進入社會主義時代,
成為全民共同積極防治的目標。」
而國家機器意識形態的轉變也使得
「醫療衛生的政治轉向,
讓多數原本接受西歐與美國醫學教育的中國醫師,
也得配合中央政策,開始在口號與實作上棄美轉蘇。
透過此後帝國的實驗過程,麻風的知識與防疫
亦從受英美影響極深的醫學教育與基督宗教網絡,
逐漸轉型發展為「自力更生」的中國社會主義網絡。」
而作者更是爬梳了當時的中國醫療史
從革命前的醫療衛生基礎、新政權與蘇聯醫學的引入
到由社會主義接管的衛生轉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探討文革對於麻風防治的影響
在紅衛兵與軍管都很混亂的狀態下
許多於1949年投入中國麻風防治第一線的醫學專家
都在文革的時候面臨抄家
不過從作者的另一個角度來看
文革也提供了下放的高階醫師們一個喘息的機會
得以持續培訓基層的防治人力
讓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
重新打下與國際接軌的基礎(後來聯合國主動接納中國)
本書詳細地書寫了麻風病於中國各個改革階段之間的防疫實況
也以多位麻風醫生的過往記憶穿插於文章中
這不僅僅是一部醫療史
更是透過眾多人的生命經驗書寫出在傳染病當前下差異化的心態
與不同社會角色之間所面臨的難題
現今世界也同樣面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危機
汙名化的討論也層出不窮
建議大家不妨也看看此書
在防疫之餘也能夠重新去思索社會對於疫情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