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珍.凱西 Jane Casey《替身律師》

作者: Addidas (天堂 地獄 一線間)   2023-06-22 11:14:00
網頁好讀版:https://vocus.cc/article/64834ac0fd89780001f445e6
救救我,跟蹤狂大人—讀《替身律師》
脫罪幫兇
約翰˙韋伯斯特喜好把獵物玩弄於股掌間,看著她們欲拒還迎、驚慌失措的樣子,可
以令他感到滿足。憑藉著俊俏的臉蛋、高 的身材、三寸不爛之舌,步步將對方納入自己
的控制之中。對方不堪其擾就變本加厲,等到興致銳減、食之無味,再反向操作來個放置
play,摧殘對方搞得精神失常,十足的愉悅犯。一位女性受不了他欲擒故縱的態度,便來
個情緒勒索告上法院,出庭律師英格麗在這場代表被告約翰的訴訟中,展現高超的辯論技
巧與言詞誘導,因原告證詞顛三倒四及信用評價不良,成功爭取到不起訴處分確定,但也
同樣「爭取」到這個男人的目光。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新的玩具出現在他面前,如同嘴邊肉哪有不吃的道理,更何況我在暗她在明,約翰打
算挑戰更艱難的目標,期待擊毀她時,會顯露出怎樣的神情與態度,想到便欲罷不能。納
許警員已見識過此「大名鼎鼎」的人物多次,官司與私情飽受爭議,但外在言行表現得玉
樹臨風,騷擾對象拿捏在情場騙子的程度,認為替他打贏審判是縱虎歸山,卻也只能耳提
面命告誡英格麗要特別留心。
果不其然,強勢又在事業上發光發熱的女性引來約翰覬覦,肆無忌憚地張貼個人資訊
於色情網站,還鉅細靡遺的捏造不存在的性妄想,直到被捕入獄後才暫告一段落。但是,
疑心有不甘遭此對待的約翰,千方百計地持續渴求英格麗關注,開始以無聲電話、破壞轎
車、住宅烙印、造謠訊息等不易追蹤來源的衰事連番轟炸,像是甩不掉的陰魂隨侍在側,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讓她與未婚夫馬克寢食難安,尋求警方援助不是遲遲沒有下文,就是
罪證不足。
請鬼拿藥單
情況一發不可收拾,自宅起火,裏頭還有一具焦屍,是未婚夫馬克公司的前檯小姐。
雙方互相指控對方出軌、及縱火等罪刑,導致箭在弦上的婚姻以決裂坐收,但沒有找到嫌
疑人這件事就塵封在記憶裡,直到兩年後又有人死在英格麗的眼前,惴惴不安恐懼又竄爬
上來。
身形背影與自己相似的律師前輩,借用自己的傘卻遭遇死劫、墜落的鷹架差點砸到自
己、被當成嫌疑犯偵訊,一連串的身心俱疲事件,快要促使創傷壓力症候群發作,這不就
跟當初質詢被約翰騷擾到快發瘋的原告心境一樣嗎?在人跡罕至的聖殿廣場被跟蹤,約翰
這時救駕嚇退對方,示好的同時展現保護欲,英格麗好歹不是溫室的花朵或學院的女大生
,不知他是英雄救美營造機會,還是利用吊橋效應另有所圖,總之沒有因一時的解脫就飲
鴆止渴。好在納許警官跟自己站在同一陣線,對虎視眈眈的約翰一直懷有敵意,在馬克離
自己遠去時可以當作心情抒發的窗口,透過關係觀看前輩事故前的影像鎖定幕後兇手及關
鍵證人。
訂婚派對的女性友人薇琪因緣際會下投宿英格麗家,隔天就被殘忍謀殺,自己則因和
納許追查證據而逃過一劫,據此讓警方重新檢視約翰的行蹤,而不是英格麗的疑似孟喬森
症候群裝可憐。身邊的人接二連三離世,折磨當事人甚鉅,容易轉為自我檢討「是不是哪
裡做錯了」、「不該牽連無辜的旁人」、「究竟招誰惹誰」等自我信心喪失,進而對人產
生疏離感,無非正中兇手下懷。殺人誅心,看著獵物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這時放下救命
的稻草或是給予痛快的會心一擊,彷彿置身神座居高臨下,快感不言而喻,代表性角色就
是蝙蝠俠中的小丑。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長期「觀察」英格麗的約翰,在被警方調查排除嫌疑後挺身而出,有一種此獵物只有
我才能下手的佔有慾強制介入。扮演偵探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觀點,像是馬克的回歸與案發
時點相近、專業能力也可做到監控剪輯,警員納許知曉妳的背景與對我的成見可以製造假
象、當面找出家裡安裝竊聽器及失蹤手鍊彰顯警方採證不確實等,霎時公說公有理、婆說
婆有理。英格麗內心的警鐘與天秤出現矛盾:約翰雖然是惹人厭又有控制欲的跟蹤狂,但
事實證明不管在過去認罪、警方盤查命案、挑撥對峙時都未曾撒謊,而這種自尊心高的人
自我原則也高,重點是若要對自己下手早就執行了。馬克的不忠與納許的偏頗則不然,對
前科犯的既定印象就像對班級學業成績不好的小孩一樣,暈輪效應所有的嫌隙都往你身上
栽。
法官之死串起了整起命案,從審理過的案件尋找關聯性,若是連續殺人案件一來需警
告可能遇害的關係人等,二來要提防潛在真兇(群)繼續施暴,這讓約翰的為人像詩歌班
的男孩那樣無辜,即便如此有前車之鑑的英格麗還是無時無刻提防他,小心駛得萬年船。
像亞森羅蘋的約翰不僅資訊情報通達、進出場所自如,連警方遍尋不著或不願深究的
人事物都有所斬獲,幕後黑手與多起命案真相,就像俄羅斯套娃版潘朵拉之盒潛藏玄機。
雖然刑事專長的律師常與死亡為伍,甚至因死亡而享有利益。但口口聲聲說的正義可
能僅止於「程序正義」、「法理正義」、「職業道德正義」而已,與當事人認為希望被告
承受的「罪刑正義」、避免自己受再度傷害的「指責正義」、法官及陪審團採信說詞的「
信任正義」有別。發生在法庭以外的事律師無從知曉,只能傾囊相助委任人,麻痺自己說
服法官端看個人功力,不知不覺間就成了對造憎恨的魔鬼代言人。體制內的事後制裁有辦
法稱為正義嗎?即將香消玉殞的英格麗作何感想?
作者: brella (府城嚴選臭懶趴)   2023-06-26 04:46:00
作者: brella (府城嚴選臭懶趴)   2023-06-25 20:46:00
作者: amandating (阿曼達ting)   2023-06-27 14:54:00
感謝推薦,好看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