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提示
這篇文不知是不是歷史久遠的緣故
排版有些混亂
我將兩篇文章結合成一篇以方便閱讀
故文章較長
【國內試駕】HONDA S2000
記者:Vincent、陳光立 2000-09-02
https://i.imgur.com/gd2KSSL.jpg
S2000車身造型源自95年第31屆東京車展之概念車:SSM,此部概念車的設計者正是赫赫有
名的賓尼法利納(所以S2000車身造型帶有一點法拉利的味道),而且SSM亦是法利納的得
意之作。S2000在量產化過程中仍保留SSM的雛形,其不凡的外表立即吸引全球車迷的目光
。
外張輪拱、向後延伸的葉子板折線和銳角頭燈設計,如果以次世代的眼光評析該車,相較
於LOTUS Elise肌肉化弧形線條、M-Roadser鯊魚鰭狀進氣口或者SLK附庸高雅的流線造型
等,S2000外型設計變得太過簡單,甚至嗅不出它的狂爆和霸氣。但就是這種俐落簡潔的
表現,也讓人說不出全車有何矛盾處,這點相信全球各地的車評家都不會反對,且寬扁延
伸的引擎蓋上,總會反映變化多端的景物造型。眼尖的朋友應該可以發現,在S2000畫冊
或者官方推出之攝影集中,S2000引擎蓋常是攝影師大作文章的重點。車尾最令人
https://i.imgur.com/OgX03fm.jpg
印象深刻的是尾燈與左右對稱排氣管設計,筆者喜歡以「科技和機械結合之代表徽飾」形
容。平淡素雅應該是S2000於世界一片科技化包裝中的異數,要以文字描述S2000是件很特
別之經驗,因為乍看該車並無特別需要強調細節可陳述,不過從任何角度望去它就是有把
握將您的視線留在那裡。
https://i.imgur.com/ijQ0xuL.jpg
在座艙設計上,為了顧及駕駛者操作之便利,特別將音響及空調操作介面設計在儀表板兩
側,中控台僅剩空調出風口及音響主機(主機外還有下掀式護蓋保護)。周邊各控制開關
的設計,不論造型或操作方式設計得宜,容易就手,此一設計讓駕駛者不需偏移視線也能
輕易控制。
https://i.imgur.com/oXsHwtr.jpg
儀表板的設計構想來自F1賽車,轉速以儀表板上方的弧形液晶顯示板做呈現,顯示方式以
「長度」來表示,九千轉以上才是紅線區!車速方面以液晶數字顯示,兩者相互搭配下頗
有高科技的感覺。除了儀表板及其兩側的控制開關設計頗具巧思外,在儀表左下方紅色的
「引擎啟動按鈕」,顛覆傳統以鑰匙發動引擎的方式,相當特別。由於S2000的設定是跑
車風格,全車沒有太多奢侈的電子配備(但是海外版S2000配備定速巡航裝置),內裝設
計簡潔並帶有陽剛味,紮實又具有實用性。
https://i.imgur.com/UiRq7lY.jpg
在內裝的配色及造型設計上,本田有獨特的見解:環艙黑色內裝是為了避免干擾駕駛者視
線;排檔頭使用鈦金屬材質,換檔時可以更容易辨別位置;內裝材料以軟式材質為主,在
意外事故發生時,可將人員撞擊傷害降至最低。音響主機的護蓋也是為了隱藏主機面板,
讓中控台簡潔無視覺干擾。S2000令人垂涎之處是在駕駛樂趣上,所以內裝以零干擾、易
操作為優先考量,由這個角度來評判,S2000的內裝設計相當成功,而且使用的材質,觸
摸時的手感都很棒。小型置物盒的設計,也充分利用空間,本田所投入的精神,在小細節
也面面俱到。
https://i.imgur.com/GiT5DV8.jpg
初次見到S2000,就會有一種衝動想打開引擎蓋一探究竟。全新設計的代號F20C、2.0升直
4、DOHC VTEC、16V引擎,日本國內版採用壓縮比11.7設定,動力輸出達250hp/83000rpm
、22.2kg/7500rpm。但海外版將壓縮比調降為11.0,動力輸出為240hp/8300rpm、
21.2kg/7500rpm,雖然略遜一籌,但是仍有每公升120匹馬力的水準,以自然進氣引擎的
量產車而言,目前居於首位。車壇上唯有法拉利(360 Modenau 112匹德制馬力/升)能與
之較勁。
https://i.imgur.com/v5wlRq0.jpg
至於BMW M3、Porsche 911 GT3(100匹德制馬力/升)就不得不俯首稱臣了。
S2000的底子非同小可,底盤採用X形骨架設計,採高剛性鋼樑,結構非常粗壯。所以在
S2000雙座間有一道又粗又高的阻隔,正是X形骨架設計的緣故。此外,在車身側邊也設計
了厚實的鋼樑,使的車門下的門檻顯得特別寬大;車底部份也有縱向的副樑,加上原有X
形骨架,形成立體結構三叉式撞擊力道分散結構,如此才能確保意外事故發生時,座艙不
會變形。橫向結構上也設計了一道鋼樑,當座進S2000後,就會發現地毯上多了一道橫向
隆起物,正是此鋼樑的位置。座艙在重重鋼樑包圍之下,上車前需高抬貴腳,跨過高高的
門檻後,一坐上那質感優異的筒型皮椅,就有一種身陷其中的包覆感。試想:當駕馭
S2000暢快奔馳之際,其X形骨架的高度與駕駛者腰部同高,車側鋼樑與座椅面同高,此等
紮實感受是其它敞篷車無法相比的。
https://i.imgur.com/HAXuNcl.jpg
長車頭短車尾設計的FR正統佈局,將四缸F20C引擎縱置引擎室中,近似中置的車體配重造
就前後「50:50」的完美格局,極盡所能詮釋賽車的設計手法,筆者可以果斷的形容
S2000是部非常賽車的新生代敞篷跑車,感謝開頂的敞篷設計,除了讓筆者飽受路人的注
目禮外,也能夠全程聆聽引擎室裡呼嘯的八千轉嘶吼,自然進氣之精髓表現就在這一氣呵
成的加速反應裡,超短的排檔行程、略微重腳的離合器與密集的踏板設計,握感紮實的方
向盤,乘坐於S2000中即使尚未發動引擎也是一種感動,這種微妙的滿足感久違了!自前
年駕駛RENAULT Spider後,雖然也陸續接觸過一些高性能車種,但那種迎風呼嘯之加速感
與接近賽車般操作介面配置,卻在近幾年上市的車輛中消失殆盡,如今在S2000身上又再
度浮現出來,我想對於追尋真跑車定義車迷來說,S2000無疑是份大禮。
如前所述,雖然兩百四十匹馬力已經不算稀奇,但從進入S2000座艙中之情緒轉折,卻是
市場同級對手之最,若您將它視為一部拉風時髦的高性能敞篷車可是大錯特錯,因為他所
賦與駕駛者的竟是「一級方程式賽車模擬場景」,此話怎說?從其數位儀表顯示到低伸駕
駛視野,以及被密實包覆的駕駛環境,您不妨取一張F-1賽車座艙照片來比對,答案是否
揭曉?!正如台灣南陽實業表示,S2000其實就是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市售縮小版,
https://i.imgur.com/bxnrjIO.jpg
從駕駛層面可體驗如MR賽車的操控表現,動輒竄向一萬轉速的加速表現,再在證明以自然
進氣科技著稱的本田,就是擁有打造賽車的功力,F-1六連霸冠軍頭銜亦是因此而來。
駕駛席左側的紅色按鈕是啟動F20C引擎的鑰匙,轉動鑰匙踩下離合器再按下啟動鈕的動作
,就已將氣氛營造到高潮,之前曾聽國外媒體評價HONDA這種設計乃畫蛇添足行為,但在
筆者操作過程中卻對這種設計感到有趣,我想…不必用這種嚴肅態度看待吧!駕駛S2000
應該是種「藝術」而非機械化運動。
https://i.imgur.com/CpZXTHW.jpg
S2000坐姿相當低,若不熟悉駕駛跑車或改裝賽車椅的人也許感到突兀,實則不然。這種
充分掌握路感、轉向的駕駛座設計,正是玩家在高速激烈行駛下判斷的依據。皮質三幅方
向盤握感極佳,至於轉向為遷就一定實用性,並沒有那種切彎自如的犀利感,但終究此為
市售車種,保有相當的動力輔助還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筆者在試駕當日於淡水塞入車陣中
的保命工具,
在公路上行駛隨轉速換檔,檔位排列精確、行程短,讓駕駛人右手不需花太多時間即可入
檔,尤其在高速入彎時搭配配置密集的金屬踏板,駕駛人可瞬間完成「減速、退檔」動作
切入,而FR配置與前後雙A臂驅動底盤設定,為S2000帶來最佳化的操控表現,乍聽FR會讓
人聯想到過度轉向一詞。有拜高科技成就驅動藝術,
https://i.imgur.com/gnFYFCH.jpg
S2000在裝上LSD後轉向修飾得頗為中性,駕駛者想要嘗試高技巧性的甩尾入彎,必須搭配
車體動態慣性和適時的大腳油門才能辦到,否則在高速入彎時車頭還是會乖乖地照您吩咐
指向出彎點,並不會肆意地如大馬力FR車般難以駕馭。
而加速過程中為S2000重頭好戲,240匹最大馬力並非浪得虛名!銜接綿密的六速手排可讓
換檔變成遊戲,密齒比加上輕量化飛輪、高鋼性傳動軸,S2000隨著轉速上升、VTEC作動
開始爆發扭力,咆哮的高轉速聲浪不決於耳,駕駛S2000最期待的就是這一刻,衝刺中彷
彿有種駕馭賽車的滿足感,這就是其魅力所在。評價總有正負之分,不諱言高輸出自然進
氣引擎總需要大排氣量輔助,S2000的2.0排氣量使該車在中低速域時表現過於冷場,一檔
時速約六十、二檔速度即可破百,為了保持一定的扭力表現,筆者必須在一二檔間遊走,
市區中等待七千轉的時機相當漫長,也因此在時間有限狀況下,筆者當日並未和四檔以後
打過招呼,眼看者金屬排檔頭上的六檔字樣,心中倒是有幾分失落感。
https://i.imgur.com/vqQ56cy.jpg
HONDA S2000推出已有一段時日,這次台灣地區一次拿到了二十五輛配額,對於台灣車迷
來說無疑為一大喜訊。而國外針對這東方嬌客也作了一番剖析,在它同級對手中就包括了
PORSCHE Boxster(S)、LOTUS Elise、MERCEDES SLK 320、TVR Griffith、BMW
M-Roadster…等,或許以品牌血統論述S2000還沒有這些歐洲車來得高貴,不過在德國以
本身高科技沾沾自喜、義大利浪漫以及英國人過於保守等潛在問題作祟,亞洲的日本可以
開發出這樣一部純正的FR高性能跑車,並受到全球車壇的注目實屬不易,相信在未來幾年
中,以日本車廠這幾年的表現,仍會在車壇中發表一款又一款的鉅作。
https://i.imgur.com/3crWQsw.jpg
S2000台灣地區售價為207萬台幣,競爭對手有BMW Z3、M-Benz SLK、Audi TT Roadster等
3款敞篷車型。
在車壇上,敞篷車擁有電動或可拆式硬頂已是時勢所趨,S2000也不例外。Honda新設計的
S2000專用硬頂重量只有20公斤,與車身連結處共有前方及側邊共四個接點,車頂採用柔
軟材質,具有保護頭部的作用。在日本更酷的是S2000 Type V車型,採用VGS(可變齒比
轉向機構)設計,需要路邊停車時,小幅度轉動方向盤就能得到足夠的轉向。當行駛時,
系統會自動感應車速,調整轉向齒輪比,讓方向盤的轉向帶動比例隨車速而降低,方向盤
的操作上,不論是高速或低速都不需大幅轉動,增加操控靈活性。Type V在操控性能上也
有所提昇,包括專屬避震器、防傾桿、鋁圈、LSD、方向盤VGS式樣外緣,駕駛樂趣再度提
昇。
https://i.imgur.com/ijQ0xuL.jpg
心得:
22年前的新車試駕心得
跟我從身邊車友身上聽到得差不多
簡而言之 就是上下限差距極大
會開的神擋殺神 即便在如今的山路與賽道上
S2000仍是非常神猛的比賽機器
不會開的.....可能都已經填海了
這也印證在跑山的經驗上
我遇到的S2000雖然數量較為稀少
但每個都是鬼神等級的技術
只能說 應該算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某位車友曾說
不是開S2000的技術都很好
而是技術不好的S2000車主都已經撞死了
而外觀設計 內裝質感 在22年前的今天看來
仍然是非常酷炫帥氣的
不得不感嘆一代神車 後繼無人 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