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茂呂美耶《戰國日本Ⅱ─敗者的美學》中 對日本姓氏的解釋,比較簡單好懂。日本
人會因應情勢改姓名,譬如所謂的一字拜領,都是其習俗、慣例,可《明朝那些事兒》這
書作者不知是否有意還是無知,在跟日本相關的章節,很愛拿這點開低級玩笑,這實在是
低了檔次,不然這套書其實還不錯。
※※※
日本的「姓」與中國的「姓」意義不同。日本原為氏姓制度,掌握政權的貴族及其血
緣親族均為同一「氏」,後來按血緣親近與功勳大小,天皇再賜予「姓」。這個「姓」表
示門第、社會地位或職稱,相當於爵位,是世襲制度。之後「姓」底下又分枝為眾多「苗
字」,此「苗字」,正是漢語中代表家名的「姓」。
「苗字」大多取自地名。
千年前的平安時代是母系社會,貴族家的孩子均由母親娘家撫養,為了區分自己的品
官階級,通常冠宅邸所在地名為「苗字」。例如公卿很常見的「近衛」姓,其實是京都地
名,而「近衛」家的原本氏名應該是貴族階級的「藤原」。之後,「近衛」底下又分枝為
「鷹司」,這也是地名,原為平安京的鷹司小路。但無論「近衛」或「鷹司」,追溯至老
祖宗那一代,就都是貴族階級的「藤原氏」。
武士興起後,「苗字」成為統治階級的勳章。只是,一個家系若不停分枝下去,根本
無法存續好幾代之前的老祖宗門第地位,有些分家會沒落為半農半武身分,有些分家則完
全成為農民或商人。因此戰國時代之前的封建領主,不得不經常下達「非武士者不准冠姓
」之令。既然必須發禁令,表示當時的老百姓有冠姓的習慣。
時代進入亂世後,此禁令更無法徹底實行。正式明令老百姓不准冠姓,施行「兵農分
離」政策的人,其實是原本沒有姓氏的豐臣秀吉。繼秀吉之後,將「冠姓禁令」實行得更
徹頭徹尾的人,則是創立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康。
許多戰國大名很愛強調自己是「源氏」或「平氏」後裔,目的正是要別人信服他的祖
先是中央貴族世家出身。當然這個「源氏」或「平氏」的血緣關係已不可考。
例如織田信長全名是「織田彈正忠平朝臣信長」,其中「織田」為家名的苗字,「彈
正宗」為通稱,「平」是代表貴族世家的氏,「朝臣」則是代表門第的姓,「信長」才是
本名、真名的諱。
當時的人均稱織田信長為「織田彈正忠」,而朝廷正式公文則寫為「平朝臣信長」。
現代人雖以現代習慣稱織田為「信長」或「織田信長」,但此稱呼在當時是一種禁忌,只
用在咒術等特殊場合。
明治維新後,新政府認為國民沒有姓很不方便,不僅無法編造戶籍,也無法課稅徵役
,只得制定「凡國民都必須取姓」的法律。
新政府的新法律剛好和德川幕府的幕令背道而馳。結果弄得鹿兒島縣某村落的人全部
都姓「島津」,京都公卿出身的人全部都姓「藤原」,武家人也都擅自冠上「源」姓。
全國的「姓」幾乎集中在「源」、「平」、「藤原」、「橘」這四個古代貴族的「氏
」上。明治政府只得再度下令,命國民重新取姓,這也是為何現代日本人的姓會如此繁多
的主要原因。
不過日本古來即有「真名」代表神聖靈魂之「靈格」的信仰,不能隨便叫喚對方的真
名,所以現代日本人的名字即便統一為「姓」和「名」,一般稱呼對方時都只稱「姓」,
不會連名帶姓叫出對方的全名,也不會光叫姓底下的名,除非你是對方的父母或兄弟姐妹
、夫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