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amsheep (??)》之銘言:
: 記得不是古人都要避諱
: 不只避諱皇帝 還有皇后太后 王爺等
: 那不是平民最後什麼字都不能用嗎?
: 皇帝還好避 古代會故意取冷門字 那如果皇后呢?
: 不可能早知道他會當皇后吧 而且萬一皇帝先死了是其它皇子即位
: 你怎麼知道哪個皇子會當皇帝? 名字不是很難避了
: 尤其是姓氏可以跟皇帝同一個姓嗎? 如果不行
: 那再加上皇后貴妃 那不是民間一堆姓都不能用了
: 那所以現在姓劉的都是劉邦子孫 姓朱都是朱元璋子孫?
避諱的事情,唐人韓愈就寫過一篇<諱辯>,裡面有一句很經典。
「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就韓愈的觀點而言,避諱的規律有「二名不偏諱」及「不諱嫌名」兩種。
二名不偏諱,是指比如太宗皇帝叫「李世民」,若「世」「民」單用,各不須避諱。但若
「世民」二字連續出現,則須避諱。漢唐之時,如果皇帝單名,確實會避諱,但是會有一
定的規定,所以可以猜出原本是某字。如漢武帝劉徹在位時,「徹」改為「通」。
不諱嫌名是指,如果我名字叫「李士岷」,雖然與「李世民」同音,亦不須避諱。
另外,「家諱不出門」是指家中婦女的避諱無須在外遵守,皇后是天子家中的人,因此外
人不須避皇后諱。又以「君前臣名」,所以在朝廷就算是父親的名諱,也無須避。
姓氏不須避諱。
前朝皇帝名諱無須避。如史書不諱言周文王「昌」、周武王「發」、秦始皇帝「政」。
王爺因為不是國君(有王號但實為人臣),名諱一般人在公開場合均不需避。但若是王爺
的親屬僕役等,就需要避。嬪妃同理。
年號不須避諱。廟號不須避諱。諡號不須避諱。這三種東西如果要避諱,會造成很大的困
擾。一是年號,避諱則無法記載日期。避諱廟號則無法言及「祖宗」二字。諡號也會有一
些常用字出現,如「文武聖仁孝」等,所以也不能加以避諱。如西漢有孝文帝,不聞有諱
「以孝道治國」之「孝」字,或「文武百官」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