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jfsu (水精靈)
標題: Re: [問卦] 有哪些謬論流傳百年後才被揭發真相?
時間: Fri Jun 1 22:28:35 2018
※ 引述《yoyodiy (廢文心得文大師)》之銘言:
: 在歷史上 有哪些謬論 曾經流傳百年以上被奉為真理
: 之後才被推翻揭發真相
: 我只知道地平論超久的
: 還有其他的嗎?
有很多捏...就印象所及,我列一下大家比較知道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冷門的科學家
,
之後,如果有鄉民提及的話,我再來寫~
1.醫學
蓋倫(Claudius Galen, 西元129年-200年,古希臘的醫學家。他的醫學論著雖然主導
了歐洲醫學1400多年,卻是錯誤百出,Ex:上帝用男人肋骨造出女人、耶穌可以用
復活骨讓死人復生、左右心室是相通的、人身上的血是由肝臟製造的,然後流到全身,
由各處吸收,不再返回。一直到維薩里(Vesalius, Andreas)《人體的結構》
哈维(Harvey, William)的《心血循環論》提出反駁之後,才得以劃下休止符。
2.天文
在西元前二世紀,托勒密提出了對宇宙結構的看法,即是「地心說」。(其實,地心說
是亞理斯多德首創的,他認為宇宙的運動是由上帝推動的。)亞理斯多德認為地球
位於宇宙的中心,太陽、月球與其他行星則是繞著地球旋轉。這樣一個宇宙觀十分
受到宗教人士的歡迎,因為上帝依祂的形象創造了人,而作為人類棲息之所的地球,
最理想的位置就是在宇宙的中心,沒有之一。
後來在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推翻了1500多年的地心說,後來經由布魯諾
(活活燒死)、伽利略的《對話》、刻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牛頓的天體力學
才讓大家更深入地對宇宙的認識。
3.化學
燃燒是和空氣有關,為了解釋這個現象,1703年,德國化學家史塔爾等人提出
「燃素說」,指出燃素是無色、無味、無重量的東西,含有然素的物質是可燃的。
當物質被燃燒時,燃素就被釋放,變成了光和熱,這就是火,而剩下來的就是不再
含有燃素的灰,也就不可燃了。例如,木頭或是棉花含有「燃素」,在燃燒時,會從
中跑了出來;而散發了「燃素」的木頭或是棉花就只剩下灰,這些灰勢必比原來的
木頭或是棉花輕。
以目前的眼光來看,這種解釋錯誤百出,因為燃燒並非分解反應,而是氧化還原反應
。灰之所以比較輕,並不是因為「燃素」跑走了,而是燃燒之後生成二氧化碳、
水蒸氣等氣體逸散到大氣中。此外,人們發現一些金屬如鎂,在燃燒後形成灰的重量
卻增加了;這些都是「燃素說」不能解釋的。
在這情況之下,燃素說統治了化學界100多年,即使無法分離或是製造出燃素,也沒有
人見過、偵測過它的存在,甚至連它的創立者史塔爾也說不清。然而,普利斯特利
和舍勒在氧氣的發現,將化學帶入到新的轉折點,最終由拉瓦節創立新的燃燒理論,
推翻了燃素說,開啟了現代化學之路。
4.生物
在19世紀中葉之前,上帝主宰世界和創造生物的觀念橫行歐洲,1859年,達爾文出版
《物種起源》(又譯為「物種原始」)解釋了自然界多樣性是起源於共同祖先的演化。
它向生物的神創說等觀點發起了挑戰;生物不是上帝創造而是生物與自然界適應和
選擇的結果,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它不但挫敗了關於上帝存在的種種論據,
使《創世紀》中的『真理』受到懷疑,也摧毀了整個神學的理論體系。
5.物理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後,碰到了第一個難題:在宇宙真空中,引力是由什麼介質傳播?
為了能有一個解釋,他只好採用笛卡兒的說法,認為以太是宇宙真空引力傳播的介質。
如此一來,許多難題迎刃而解,法拉第的電磁力離不開它,麥克斯韋證明光也是一種
電磁波,當然光的傳播也要靠它。更重要的是,以太的存在正好說明牛頓的絕對時空
觀,它是一個絕對靜止的參考系,地球、太陽等一切運動都相對於它而進行
由於以太涉及的範圍太廣,加上沒有實驗可做為依據,許多物理學家都參與其中,
提出不少研究以太的理論,逐漸變成物理學界中的顯學,甚至最後以太成為啥都能
解決的萬能藥,幾乎可以媲美上帝。
1887年,邁克森((Michelson)與莫立(Morley)的實驗證實了地球相對於以太的運動
並不存在,或者說以太本身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東西。邁克森,本來是想以精確的
實驗為以太的存在提供證據,但卻適得其反。
ps.嚴格來說,單憑這點並不足以斷定以太是不存在,這只是證明了乙太風不存在。
愛因斯坦證明以太存在與否其實並無關緊要,認為可有可無。根據奧坎剃刀
(Occam's Razor)原則,物理學家便從此不提以太了。
我想提一下過去被視為無稽之談的東西:
十九世紀,葬在牛頓旁的凱爾文(Lord Kelvin)(國際單位制中熱力學溫度單位,K,
就是以他的姓氏為縮寫,用以紀念這位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熱力學之父」),
他宣稱,像飛機這樣「比空氣還重」的機器,絕對飛不起來、X光是個騙局、無線電的
發展前途黯淡。其他像,葉子媚是個賢妻良母、二百五最聰明、戈巴契夫頭髮最長、
海珊總統最不愛打仗…
發現電子核的拉塞福(Lord Rutherford),則認為原子彈絕對製造不出來,甚至是
點金石(Philosopher's Stone)在被十九世紀的科學家認為科學上不可能存在。
當時人們對於上述這些論調是深信不疑,因為是權威講的,有專業當背書,打個比方,
當初My Angel的政見我全都信了,這些我當然信啊。
但以目前的科技來看,以上卻全都做到了!啪啪啪啪啪,專家的臉腫得跟麵龜一樣。
至於煉金術,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可以用原子擊碎器將鉛原子變成黃金。
1825年,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也宣稱我們無法透過科學得知星星的組成、
人類無法了解物體的最終構造、無法用數學來解釋生物學與化學、天體研究不可能對
人類生活造成任何影響。
現在呢?我們有了原子論,認識了DNA,也知道外太空的隕石曾經撞擊過地球。不過,
我們不要怪孔德,因為當時的環境對於基礎科學的認知幾乎是無井底之蛙。
時間再拉近一點,1939年,愛因斯坦自己也寫過一篇文章,「證明」黑洞不可能形成。
然而,透過今天的哈伯太空望遠鏡或強德拉X射線望遠鏡(Chandra X-ray telescope),
我們卻看到了數以千計的黑洞存在於太空當中。
拉回到現代,目前所有的科技當中,只有『恆動機』(永動機)與『預知能力』是屬於
偽科學;前者違反了熱力學定律,後者違反因果定律。如果上述兩者能實現,所有的
物理學基礎勢必崩潰,例如牛頓力學。
最後提一下一些不太被重視的科學家所提出的真理:
哈雷慧星
哈雷(Halley Edmond,1656-1742),英國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1720年預測1531、
1607、1682年的慧星是同一顆,並且將在1758年重現。在當時受到半數以上的民眾
質疑。天主教士諷刺他說,「40年之後如果慧星不出現,你要怎麼負責?」
1742年,哈雷過世,但在1758年這顆慧星卻如期而至,他的預言得到証實。
星雲假說
康德(Kant Immanue,1724-1804)德國哲學家,亦是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在他的一書
《宇宙發展史概論》描述了宇宙起源的圖像,將宇宙生成問題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由於多數的科學家並沒有「自然界始終是發展著」這樣一個觀點,他的思想被埋沒了
半個世紀。
生物演化的先驅者
拉馬克(Lamrack, Jean-Baptiste de Monte, Chevalierde,1744-1829)法國生物學家,
演化論者。他認為所有的生物都是從原始的小個體演化而來,並首先使用「生物學」
一詞。他認為:「動物器官用進廢退,以及環境影響的獲得性狀可以遺傳」。這樣一個
觀點違背了宗教的教義,學術界的保守派、反動政權與教會勢力一面倒地對他進行
人身攻擊,死後因無錢租墓地,屍體被挖出丟棄。直到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出版後,他的理論成為爭論的焦點。
卡諾熱機
卡諾(Carnot, Sadi, 1796-1832)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他提出熱力學的重要理論
基礎「卡諾循環」,之後經克勞修斯的創建,把卡諾原理發展成熱力學第二定律。他
工作過勞+得了猩紅熱,但每天仍不停地推演定理與計算數據。之後患了霍亂,因為
傳染病防疫的關係,他死的時候,連同遺體與辛苦工作的文稿與資料幾乎全被銷毀。
後來他的兄弟冒險偷藏了一部份研究成果,使得他獨創的思想才得以問世。
求根方程
阿貝爾(Niels Henrik Abel,1802-1829),挪威數學家。他以證明五次方程的根式解
的不可能性和對椭圓函數論的研究而聞名。生前,他曾將論文寄給高斯、科西與帕松,
卻不被重視。積勞成疾的他最後因病過世,年僅26歲。15年後,猶太數學家雅各比收集
了他寄給科西的超越函數論文,並將之發表,爾後更將橢圓函數論命名為阿貝爾函數。
同年代的一位少年數學家伽羅華在讀了他的著作後,在代數方程論方面創立了
伽羅華理論,推進阿貝爾的研究。
第五公設
鮑耶(Bolyai, Janos, 1802-1860)奧地利數學家。他運用歸謬法證明歐基里德的
第五公設(過直線一點,可引一條且只能引一條平行線)是一個獨立的公設,用其他公設
來證明它是不可能的。之後,他更提出與歐氏幾何不同的幾何學。鮑耶新的公設是:
過直線外一點,可引無窮多條平行。同樣是數學家的父親只因傳統守舊的觀念而漠視
他的成果,鮑耶試著將自己的著作出版,手稿卻在寄送過程中遺失。後來他的父親寫信
給高斯,希望他好好地指教鮑耶,但高斯卻回信說,這項創新的觀點自己也研究了
三十年,但不願發表,怕引來責難。鮑耶在服兵役時因車禍而殘廢,加上與父親的意見
相左,最後隱居在偏僻的地方貧困而終。直到20世紀,非歐基里德幾何學的空間概念在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得到應用甚至在天體大範疇觀測與原子微觀領域研究中也得到
證實。
群論
伽羅華(Galois, Evariste 1811~1832),法國數學家,被法國人喻為「法蘭西科學
之光」。他十七歲時發表第一篇關於群論的初步理論,在送當時主持法國科學院的柯西
。他答應會發表,但最後卻弄丟他的論文。之後,又寄了幾篇論文給傅立葉,但不久
傅立葉卻去世了。十九歲那年,寫了一篇「論方程式可用根式解的條件」的文章送交
帕松,但他竟然以「無法理解」的理由打發了伽羅華。雖然受到如此對待,伽羅華
仍勇往前進,發展了群論,創立「伽羅華域」、「伽羅華群」與「伽羅華理論」。
二十一歲時,他死於與他人的決鬥,留下了一份不足60頁的手稿。一直到十四年後,
這些遺稿流到大數學家路唯爾的手裏,才將之刊行於〔純粹和應用數學雜誌〕,
人們才發現伽羅華在決鬥前夕所寫的這份遺稿實在意味深長,頗具價值。
遺傳理論
孟德爾(Mendel, Greogor Johann, 1822~1884)奧地利遺傳學家。他在修道院的小花園
用豌豆進行雜交實驗,藉以研究遺傳的關係。他在1865年發表了《植物雜交實驗》,但
未引起注意。孟德爾晚年曾對其好友說:「看吧!我的時代即將來到」。他死後16年,
有三位生物學家同時提出相似的結論,他的論文才重新被重視。
集合論
康托爾(Cantor, George, 1845-1918)德國數學家,創立集合論。他在1873年證明了
有理數是可列的,後來出版《集合一般理論的基礎》。由於承認了「無限」的存在
有理數是可列的,後來出版《集合一般理論的基礎》。由於承認了「無限」的存在
他受到數學界的反對與攻擊,嘲笑他的集合論是一種病,嚷嚷著要把數學
「從疾病中恢復過來。」甚至阻礙了柏林大學對他的聘用。他的晚年是在病痛折磨
中度過,直到二十年後,康托爾的集合論才被承認,更是成了函數論、分析與拓樸學
的基礎。它被稱讚為「可能是這一時代所能誇耀的最巨大的工作」。
以上。
Reference:
1.Wiki
2.PTT 八卦版 科普文